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48例接受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资料,将其中80例行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全腔镜组)病例,与同期行附加腹部小切口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小切口组)6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263.3±71.5)min vs(273.3 ±73.7)min,t=-0.750,P=0.454]、术中出血量[(246.9±150.4)ml vs(252.9±159.7)ml,t=-0.238,P=0.812]、淋巴结清扫数目[(19.2±4.3)枚vs (19.0±4.5)枚,t=0.272,P=0.786]、胃肠减压时间[(11.0±3.4)d vs(11.9±3.3)d,t=-1.647,P=0.102]、胸引管留置时间[(6.6±2.7)dvs(6.3±2.6)d,t=0.544,P=0.587]、术后住院时间[(13.2 ±3.4)dvs(14.0±3.4)d,t=-1.493,P=0.138]及早期胃排空障碍发病率[6.25%(5/80) vs4.41%(3/68),x2=0.016,P=0.898]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腔镜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较小切口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后90 d内)均未出现吻合口瘘、胸胃残端瘘、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无腹部小切口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中下段食管安全、可行,可以进一步减少腹部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腹部切口更加美观.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殖功能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方法临床确诊为1期(1a-1b)的宫颈癌患者在全麻或双持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经腹膜外,分别清扫双侧髂总、髂外、
早产儿脑损伤可继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能减轻早产儿脑损伤,对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主要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限制.近年研究表明,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能有效预防与治疗GVHD.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进展,核因子(NF)-κB作为多效转录因子,对Treg增殖与活化均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影响GVHD的防治.笔者拟就近年关于NF-κB通过Treg在GVHD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肠造口术是胃肠外科经常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患者往往需要二期还纳造口,由于肠造口还纳术是在肠管残端开放状态下进行,切口感染率较高,文献报道为1.5% ~ 41%[1-2].有研究表明,荷
期刊
甘油三酯(脂肪)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储能与供能,而其供能作用是通过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实现的.甘油三酯在体内的分解首先是进行脂肪的动员,即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
近年来,手机高频率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在不否认其有效功能的同时,本文从手机表面病原菌的数量、种类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医务人员手机表面携带的病原微生
目的 鉴定中国深圳地区人群中新发现的1个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类相关基因A位点(MICA)等位基因,并对该新MICA基因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于深圳市血液中心行组织配型的供、患者中,1例MICA基因分型异常的健康供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建立的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碱基序列直接测序(PCR-SBT)法对本例供者MICA基因第2~5外显子进行测序分型,利用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