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深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会展经济因其强大的关联效应和平台作用开始成为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业的合作,既是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会展业发展的新动力。那么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会展发展及合作现状到底如何,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会展合作;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2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概况
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MekongSub-regionCooperation,简称GMS)是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大湄公河次区域六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该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方面的主要代表是云南省,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也是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五国以及与东南亚、南亚等其他国家相互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会展经济具有强大的关联效应和平台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发展现状,分析其会展合作主要方式的优缺点,为会展合作提供一定思路。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发展及合作现状
GMS经济合作机制的目标就是加强次区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次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而会展“通过关系渠道和信息交流,引导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进而创新技术,改善经营,推出品牌,开辟渠道,形成价格,制定标准,运作资本,发展供需,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激励创新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贸合作的重要途径”。 对于推动此区域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文化展示与交流、旅游宣传与推广等都具有很好的平台服务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可见,会展开始逐渐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的新的增长点。
由于次区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会展总体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会展发展相对落后,泰国和中国云南会展发展相对快速。
越南的国际性展会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市,主要会展中心有胡志明市国际展览中心、河内国际会展中心。就展会的行业规模及参展效果来讲,主要有机械工业、建筑工程及电子类展会三大展会类型;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会展业也是处于起步阶段,会展发展主要特点是利用本国特有的优势资源和产品,例如老挝红木以及老挝传统的节庆展览交易会,展览发展方式需要轉型和升级;柬埔寨经济发达程度偏低,展会大多是小规模的边境贸易展会,规模小、档次低,但是也有稍具规模和特色的展会,如由柬埔寨商务部直接主办的柬埔寨国际进出口商品展会;近几年缅甸会展发展加快,主要是因为新政府出台的各项贸易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等措施,为缅甸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缅甸知名会展有缅甸国际畜牧展览会、缅甸玉石珠宝展销会、(缅甸)中国工业产品展览会等。仰光展览中心是最主要的会展中心。
泰国会展业的发展主要是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一流会展场地及成熟服务的推动。目前所举办的各类展会平均每年约为400~500个,一类是由官方、民间机构和企业所举办的展览,一类是由其他国家赴泰国举办的展览。目前泰国拥有6个世界级的展览中心(IMPACT会展中心、曼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中央世界会展中心、ROYALPARAGON展览中心,以及芭提雅会展中心),这六大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具备“超一流”服务水准。
云南会展业起步较早,1993年8月,由云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成都六省区市七方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成为云南现代会展业转型发展的标志。1999年成功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云南会展大发展的里程碑,云南会展开始步入稳步发展阶段。2005年GMS在昆明的顺利举行标志着云南发展开始进入提升发展的阶段,2013年中国南亚博览会永久落户昆明标志着云南会展步入了突破发展阶段。现在,云南已有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昆明国际珠宝展、泛亚家具家居博览会、春秋两季的车展和房交会等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展会。此外,还有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中缅(瑞丽-木姐)边境交易会、中越(河口-老街)边境贸易交易会等边交会。这些会展活动吸引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参与,加强了云南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会展合作与经贸合作,也推动了云南省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大力发展本国会展业的同时,也积极开始开展次区域内的会展合作,这是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例如中越(河口-老街)国际贸易交易会,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与越南工贸部于2000年6月在昆交会上确定的中越两国区域性重要合作内容之一。柬埔寨国际进出口商品展会是由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为促进柬埔寨进出口贸易发展联合举办的区域性国际展会等等。在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南亚博览会,它由中国国家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六省区市八方人民政府联合东盟、南亚成员国联合承办。参展国涵盖了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南博会作为一个实现次区域各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合作方式分析
所谓会展业国际合作,就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城市会展业主体为满足各自实际的或预期的需求而进行联系,并寻求合作,进而相互调整政策和行为的过程,会展业国际合作具有省时间、低成本、多资源的优势,这种合作的思想基础是设法把会展产业相关市场做大,而非与竞争者争夺现有的市场。
从次区域各国会展现状来看,次区域会展合作的开展主要是两种形式:
(一)由合作主体来看,次区域会展合作主要以各国政府为主导、相关行业协会参与的方式。从世界会展业先进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一些会展业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政府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如新加坡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动员各部门、各行业来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吸引会展主办者和参展商,从而使新加坡成为亚太地区一流的会展中心 。这种合作方式是基于GMS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会展业起步较晚、专业会展人才缺乏、没有会展品牌的现状。例如中越(河口-老街)国际贸易交易会,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与越南工贸部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在于由政府主导,人、财、物各类资源调动能力强。有行业协会参与,专业化程度较高,专业资源相对丰富。缺点是合作展会市场化不足。
(二)从合作形式来看,以签约项目合作为主
以南博会为例,首届展会期间,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67个,签约金额5956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签约项目58个。第二届南博会签订外来投资项目508个,项目签约资金总额为7082亿元人民币,比首届增加1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签约项目56个,签约项目涵盖旅游、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商贸、教育、环保等领域。外資项目合作伙伴主要来自泰国、缅甸、德国等国家。
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在于资源互补、互通有无,经济效益最大化。缺点是仅仅是单纯的签约项目合作,没有以项目为纽带设代表处、办事处和品牌输出,不利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合作国的各方面情况,没有为大规模的合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年度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徐丹.城市会展业国际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3]蔡礼彬、贾君刚.地方政府在会展经营活动中的角色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作者简介:降雪棉(1990-),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现为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民族文化产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会展合作;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3-00-02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概况
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MekongSub-regionCooperation,简称GMS)是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大湄公河次区域六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在该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方面的主要代表是云南省,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者,也是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五国以及与东南亚、南亚等其他国家相互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会展经济具有强大的关联效应和平台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发展现状,分析其会展合作主要方式的优缺点,为会展合作提供一定思路。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发展及合作现状
GMS经济合作机制的目标就是加强次区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次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而会展“通过关系渠道和信息交流,引导商品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进而创新技术,改善经营,推出品牌,开辟渠道,形成价格,制定标准,运作资本,发展供需,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市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激励创新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商贸合作的重要途径”。 对于推动此区域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文化展示与交流、旅游宣传与推广等都具有很好的平台服务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发展。可见,会展开始逐渐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的新的增长点。
由于次区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会展总体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会展发展相对落后,泰国和中国云南会展发展相对快速。
越南的国际性展会主要集中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市,主要会展中心有胡志明市国际展览中心、河内国际会展中心。就展会的行业规模及参展效果来讲,主要有机械工业、建筑工程及电子类展会三大展会类型;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会展业也是处于起步阶段,会展发展主要特点是利用本国特有的优势资源和产品,例如老挝红木以及老挝传统的节庆展览交易会,展览发展方式需要轉型和升级;柬埔寨经济发达程度偏低,展会大多是小规模的边境贸易展会,规模小、档次低,但是也有稍具规模和特色的展会,如由柬埔寨商务部直接主办的柬埔寨国际进出口商品展会;近几年缅甸会展发展加快,主要是因为新政府出台的各项贸易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等措施,为缅甸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缅甸知名会展有缅甸国际畜牧展览会、缅甸玉石珠宝展销会、(缅甸)中国工业产品展览会等。仰光展览中心是最主要的会展中心。
泰国会展业的发展主要是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一流会展场地及成熟服务的推动。目前所举办的各类展会平均每年约为400~500个,一类是由官方、民间机构和企业所举办的展览,一类是由其他国家赴泰国举办的展览。目前泰国拥有6个世界级的展览中心(IMPACT会展中心、曼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中央世界会展中心、ROYALPARAGON展览中心,以及芭提雅会展中心),这六大会展中心设施先进,具备“超一流”服务水准。
云南会展业起步较早,1993年8月,由云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成都六省区市七方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成为云南现代会展业转型发展的标志。1999年成功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云南会展大发展的里程碑,云南会展开始步入稳步发展阶段。2005年GMS在昆明的顺利举行标志着云南发展开始进入提升发展的阶段,2013年中国南亚博览会永久落户昆明标志着云南会展步入了突破发展阶段。现在,云南已有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昆明国际珠宝展、泛亚家具家居博览会、春秋两季的车展和房交会等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展会。此外,还有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中缅(瑞丽-木姐)边境交易会、中越(河口-老街)边境贸易交易会等边交会。这些会展活动吸引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参与,加强了云南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会展合作与经贸合作,也推动了云南省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大力发展本国会展业的同时,也积极开始开展次区域内的会展合作,这是会展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例如中越(河口-老街)国际贸易交易会,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与越南工贸部于2000年6月在昆交会上确定的中越两国区域性重要合作内容之一。柬埔寨国际进出口商品展会是由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为促进柬埔寨进出口贸易发展联合举办的区域性国际展会等等。在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南亚博览会,它由中国国家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六省区市八方人民政府联合东盟、南亚成员国联合承办。参展国涵盖了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南博会作为一个实现次区域各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平台,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成员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会展合作方式分析
所谓会展业国际合作,就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城市会展业主体为满足各自实际的或预期的需求而进行联系,并寻求合作,进而相互调整政策和行为的过程,会展业国际合作具有省时间、低成本、多资源的优势,这种合作的思想基础是设法把会展产业相关市场做大,而非与竞争者争夺现有的市场。
从次区域各国会展现状来看,次区域会展合作的开展主要是两种形式:
(一)由合作主体来看,次区域会展合作主要以各国政府为主导、相关行业协会参与的方式。从世界会展业先进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一些会展业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政府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如新加坡把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动员各部门、各行业来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吸引会展主办者和参展商,从而使新加坡成为亚太地区一流的会展中心 。这种合作方式是基于GMS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会展业起步较晚、专业会展人才缺乏、没有会展品牌的现状。例如中越(河口-老街)国际贸易交易会,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与越南工贸部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在于由政府主导,人、财、物各类资源调动能力强。有行业协会参与,专业化程度较高,专业资源相对丰富。缺点是合作展会市场化不足。
(二)从合作形式来看,以签约项目合作为主
以南博会为例,首届展会期间,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67个,签约金额5956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签约项目58个。第二届南博会签订外来投资项目508个,项目签约资金总额为7082亿元人民币,比首届增加1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签约项目56个,签约项目涵盖旅游、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商贸、教育、环保等领域。外資项目合作伙伴主要来自泰国、缅甸、德国等国家。
这种合作方式的优势在于资源互补、互通有无,经济效益最大化。缺点是仅仅是单纯的签约项目合作,没有以项目为纽带设代表处、办事处和品牌输出,不利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合作国的各方面情况,没有为大规模的合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年度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徐丹.城市会展业国际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3]蔡礼彬、贾君刚.地方政府在会展经营活动中的角色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作者简介:降雪棉(1990-),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现为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民族文化产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