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为认知法”纠正学习挫败中的错误和行为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行为法”是通过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辅导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在对学习受挫者的认知问题上,通过对话启发、演绎推理、重构认知、行为跟进等辅导手段,改变这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及其呈现的心理问题和错误行为。
  一、案例描述
  小琪,是一位文静且学习勤奋的女孩。小学里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担任班长。进入初一,学习成绩基本上在班级前几名,大家一致推选她担任班长。进入初二后,小琪虽然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名次却不进反退,为此她感到很迷茫,上课精神恍惚,自习课常发呆。
  二、分析诊断
  根据小琪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出她是由于学习动机过强,从而导致了学习效率降低和成绩不尽如人意。研究发现,学习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当学习动机过强时,人的生理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其焦虑水平升高,这样,必然会限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常活动,进而降低其思维和记忆的效率。小琪认为: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回报?我努力了就应该成功。问题的根源在于她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导致心理状态的失衡,因此要着力调整她的思维和行为认知模式。
  1.对话启发,发现忽略的隐性问题
  小琪因为近期考试成绩退步,情绪异常低落,课堂上无精打彩,课间也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置上,与同学几乎没有什么交流。鉴于她的状况,我利用晚自习时间与她有了一次深入的谈心,通过交流,启发小琪进行自我反思和寻找原因。
  师:“小琪,从小学到初中,你在学习、工作上都很出色,老师们对你的评价都很高。”(赞美)
  生:“以前成绩还可以,现在可不行了。”
  师:“为什么说成绩不行了呢?”(求证)
  生:“初一的时候我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班上前3名,而现在我只能在前10名左右。”
  师:“班级前10名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績,好多同学还以能考进前10名为荣呢。”(回应)
  生:“可是我学习已经非常努力了,初一的时候学得还比较轻松,而现在却好累,成绩还没有进步,每天都觉得好烦。”
  师:“你觉得你勤奋了,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虚拟与假设)
  生:“是啊,付出就是为了回报。”
  师:“如果不努力,前10名也不一定能保住,所以现在的成绩就是对你的回报。”
  她沉默了。
  师:“你的同学中只有你一个在勤奋学习吗?”(预设)
  生:“不是,有许多人比我还努力呢!”
  师:“那么,他们都比你成绩好吗?”(旁敲侧击)
  生:“也不完全是。”
  师:“别人可以接受考试失败,为什么你不能?”(追问)
  生:“我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些!”
  师:“想要成功,除了努力,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更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一般化技术)
  生:“我明白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还要考虑周围环境和自己的学习效率。”
  我微笑地点了点头。
  师:“是呀,努力不是万能的,但不努力是万万不能的。”(回应与肯定)
  接下来的聊天变得轻松多了,我们交流了关于初二与初一在学习内容、深度、难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的话题,她还和我讲了她的家庭生活,因为自己的压力大,导致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她很想改变这一现状……后来,我们继续讨论缓解焦虑、放松情绪的方法,练习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技巧。布置给她一项作业:每天练习呼吸和肌肉放松两次,每次10分钟。
  2.演绎推理,检验表层错误的观念
  第二、三次辅导中,小琪暴露出一些表层错误观念和判断偏差,如:“我这么努力,成绩却退步了,同学们一定会看不起我。”“父母一定对我非常失望。”对于这些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认知行为法常用建议、演示和模仿技术进行检验。
  首先我建议小琪通过不同方式收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小琪通过询问好友了解到大多数同学非常关心她,不明白她为什么闷闷不乐,大家对她的成绩并不在意,更没有因为她的成绩退步而轻视她。我又将学生对班干部的民意测评结果告知小琪,民意测评回馈的信息小琪感到意外,同学们非常欣赏她,因为作为一班之长,她为班级做了许多事情,她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一致肯定,同时还有同学鼓励小琪要自信,不要过分在意成绩。通过信息收集环节,小琪多了一份自信。
  其次我告诉小琪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认识自己,回顾与父母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感受父母的心意。通过一段时间的回顾、感知、反思,小琪认识到爸妈还是非常理解自己的,对于她学习上的退步也是一种包容的态度。同时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里过于任性与冲动,渐渐地学会了克制,再也没有出现向父母吼叫的现象。
  最后我要求小琪在数学学习上制定“一小步”,从订正错题和整理错题集开始改变数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小琪也逐渐发现:虽然有些事情没有达到她的期望,但是也没有原先她认为的那么可怕。
  3.重构认知,纠正核心的错误观念
  辅导进行到这里,深层错误观念往往以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表现出来。第四次辅导,小琪不再用具体事件来解释自己的不行,但还是坚持认为“我不行,努力也没有实现目标”。我尝试运用认知行为法的语义分析方法,促进小琪重新归因,重构认知,合理认识自我。
  师:“你说你不行,能说说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的?”(预设性询问)
  生:“初二以后吧,以前我觉得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师:“那再说说具体点,什么不行?”(再次询问,探索本源)
  生:“数学不行,总是拖我的后腿。”
  师:“也就是说,只有数学不行,其他学科还行,是吗?”(反问求证)   生:“明白了,我只是数学存在问题,成绩没有达到目标,但并不是所有学科不行,更不是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师:“现在感觉好些了吗?接下来你如何打算?”(肯定启发)
  生:“嗯,我明白了,我要自信些,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症下药。”
  这次布置小琪的家庭作业是:当那些自我否定性概念出现时,马上用新的思維方式重新造句,并体会这其中的感觉变化。
  4.跟进行为,激发潜在的成长动能
  利用认知和行为的相互作用性,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这一认知行为法的特点,我更多地用在了第五、六次的辅导中。这两次辅导中,小琪明显开朗了许多。她说现在每次数学作业都是老师面批面改,自己能够订正错误,纠正了许多错误的理解,自己对数学知识理解更清晰了,解题方法更熟练了,少了许多烦恼,心情变得轻松了。这两次的讨论重点是数学学习的自我期待和制订进一步的学习步骤,强化巩固学习成果。
  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按商定的办法行动起来,体验行为,改变更多积极情绪,巩固正确的自我概念。学会获得积极体验的方法,实现自我成长。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小琪的学习烦躁情绪明显好转。不再一味地陷于“努力”就等于“好成绩”的思想纠缠中不能自拔,通过学习方式的调整和老师的帮助,数学成绩也不断提升,即使遇到波动,也会积极寻找原因,总结得失。小琪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再也没有出现闹情绪的事情。
  三、案例反思
  辨清根源,是方法的运用准则。对症才能下药,青春期诸多的核心和源头就在自我意识。小琪过于勤奋,特别渴望成功,但容易自责、情绪波动和紧张焦虑。根源在于表层的边缘概念和核心概念认知混乱,缺乏逻辑性。理清其层次和秩序,纠正认知是本案例取得效果的基本保障。
  随机应变,是实操的核心理念。辅导的精妙在于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整合。本案例中,借助家庭作业把行为矫正分散于整个辅导过程,较好体现认知和行为的相互强化效应。而引入“对话提问”“小步走”“向未来”等焦点解决的方法和理念,则促使小琪自我反省,主动调整心态,消除焦虑,重拾信心,快乐学习。
  行之有效,是辅导的价值所在。解决问题才是辅导的关键。要在辅导中引导目标思想不断感悟升化,从而做到正确认知自我的重构。当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带来良好的体验时,被辅导者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迈向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今,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政策不断推动的背景下,通过生命与德育层面设计一系列教育主题活动,不但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强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生命教育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全面改革和创新。对此,若要真正地发挥生命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价值及意义,则必须对其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探讨。
期刊
[摘要] 小學《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现已全面启用,以“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要适应新的教材,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统一,教学理念需要实现三个转变:更强调让德性在情境与冲突中生长;更重视通过生活联结唤醒生命体验;更聚焦个体德性智慧的培育分享。这三个转变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上,而应该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内容,扎根于每一个教学细节,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德性生长;体
期刊
[摘要]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让中小学生通过适量的劳动走出舒适圈,在劳动中获得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体验,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创造“新我”的成长快乐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探索,寻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策略;保障  劳动对于培养青年的道德、智力、政治、社会四
期刊
“学生讲堂”是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的学生素养发展平台,通过“教与学”的换位,让学生站在“教”的立场,在促进“学”的同时,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引导学生大胆表达思想、勇于展示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才情,释放学生研学情怀;形成学生一起释疑解惑、互动学习、收获经验的平台。  一、“学生讲堂”:素养发展指导的平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带有感性的个性问题。以往,对于这
期刊
教育背景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他们胸怀祖国、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淡泊名利,铸就了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气质。一个人的小学阶段是打好人生底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均处于萌芽期,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传递给学生,安放于他们的内心中,付诸他们的行动,这是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
期刊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融合教育思想基于西方多元、机会均等的社会基础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倡导“零拒绝”的哲学,呼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重新组合、融为一体,使普通学校成为所有儿童都能成功學习的地方,成为能够满足社区内所有儿童多样、独特的学习需要的教育机构。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
期刊
近日,获赠黄正平先生的新著《立德树人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捧读这本泛着墨香的专著,在服膺黄正平先生精进不止、笔耕不辍的研究精神的同时,更感佩其且行且思、时研时新的学术品质。  黄正平先生专于德育研究,尤擅班主任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便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班主任文库”的编写工作。甫一进入21世纪,黄正平就将研究视角转向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成为全国最早一批把班主任作为一个专业来进行
期刊
《论语·雍也》有言:“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要自己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强,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学生——沉默学生。他们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多疑、阴郁、不合群。他们的自尊心极强,但受挫能力极差;他们一般不轻易对人发泄感情,情郁于中,平时默默无闻、少言寡语,将自己封锁起来,往往受到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
期刊
[摘要] 《守株待兔》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寓言故事”,本文是首篇课文,在单元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围绕单元主题和目标任务,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以形式多样、环环相扣的“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与文本多重对话,从而有效落实了目标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通过五个板块深入细致地将教学思路展示出来,并在一些重要环节处,加入九
期刊
朱小蔓教授的教育探索涉及很多领域,情感教育是她最具特色的学术标签。她在每个领域的研究无不打上情感教育的烙印,构成了其情感教育思想体系的丰富内涵。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应用哲学、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前沿思想,探索了个体情感发生、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又对人类生命价值、伦理生活的情感方面进行理性思考,最终以情感之眼看教育,提出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培养情感人文精神的教师、情感性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