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學《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现已全面启用,以“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要适应新的教材,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统一,教学理念需要实现三个转变:更强调让德性在情境与冲突中生长;更重视通过生活联结唤醒生命体验;更聚焦个体德性智慧的培育分享。这三个转变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的层面上,而应该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内容,扎根于每一个教学细节,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德性生长;体验唤醒;智慧分享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在基本原则的第六条指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1]围绕这一原则,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至少有三点改变:一是改变了以往的论证结构、说服风格,不再单一地指向儿童的理性认知能力;二是紧扣学习活动来设计,重构了学与教的关系;三是贴近儿童生活,指向了儿童全部的生命理解。基于此,笔者认为:当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该相机做出三点改变。
一、更强调让德性在情境与冲突中生长
新教材中开辟了法治专册,这对于师生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挑战:小学阶段的“宪法”教育如何实施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宪法教育无缝对接,又能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起点呢?如何在严肃而陌生的法治话语环境和小学生的童言童语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对话呢?
1.在情境中对话,引领儿童的德性生长
以《人大代表为人民》(六年级上册第6课)为例,人大代表以及人大会议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很难和自己的生活发生关联,而“人大代表为人民”更是这一课的理解难点,如果以告知的方式传达到学生,这样的教学势必只是隔岸观火,“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法治认知便很难入心,更难走心。教师不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对法治概念的建构和生长。
师: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为什么他们可代表人民?
生:因为他们是领导呗!(学生们笑)
师:你觉得人大代表是干什么的?
生:一群领导开会。(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
师:开什么会?
生:(一脸茫然、摇头)
师: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不妨一起去看看他们开什么会?如何?(学生纷纷点头,好奇极了)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以本地一位人大代表的经历,进入她的人大身份和现场。开会前正装,看时间,准时进场;开会内容:讨论议题。大屏幕定格其中部分议题,并提问)。这些议题中,哪些事和我们有关?哪些事和我们的家庭有关?如果代表们不认真会怎么样?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代表?
……
生: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事需要他们去负责并完成,所以要有这么多的代表。
生:我觉得是为了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虽是片段,但不难看出,此例以生活为入口,以人大代表的现场情境来搭建学生与人大代表之间沟通的平台,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却又不止于儿童原来的生活经验。在情境中打开认知的通道——人大代表与我有关,在对话中获得自我认知的建构——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如此,法言法语便自然地转化成了童言童语,突破了“人大代表为人民”这个理解难点,比纯粹地说教讲解更加深入浅出。而对于“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理解又是基于儿童个体生活(和我们有关的事,和我们家庭有关的事)的关联和思辨形成的。因此,这样的德育过程从理性引领走向了儿童自我建构的德性生长。
2.以认知冲突为突破口,在思辨中走向道德成长
道德教育中的思辨是德性获得深度发展的重要渠道,抓住儿童的认知冲突,才能让学生在思辨中走向德育的深度发展。以《我们受特殊保护》(六年级上册第8课)为例:
师:×××,你多大了?
生:13岁。
师:《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称为未成年人,你们都属于未成年人。为了对我们未成年人有更多的保护,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课前大家围绕它们已经做了相关的研究,请各小组围绕你们的研究来进行介绍。
每组分别到讲台上围绕名称、修订时间、目录、主要内容、意义、案例六个方面来交流各自小组研究的法律。
整个过程看起来以学生为主角,也以各项法律为依据进行教学,但是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依旧与儿童之间关系生硬,这样的理性引领让学生身动了,却无法心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法治启蒙,除了让学生获得法治认知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法治获得认同感,认同法治国家,获得安全感。不妨看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父母长辈说: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能一个人骑车上马路、不能玩手机、不许一个人单独出门……是这样吗?
(生纷纷点头)
师:还有哪些事也被限制?大人可以吗?
生:他们很多事都可以,不公平。(有人笑,有人摇头)
师:是啊,就因为我们小,我们处处被限制。可是为什么却说我们受到特殊保护呢?
生:(先是一脸茫然)是不是因为我们还小,有些事我们还不能辨别或者没有能力做好?
师:是啊,因为我们还未满18周岁,我们被称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呢?和小伙伴讨论讨论。
……
师:正因为我们是未年成人,比起成年人,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发育还没有成熟,对生活中的很多突发状况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能健康成长,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特殊保护呢!你猜我们会有哪些特殊保护呢?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咱们来研究一下和我们未年成人有关的三部法律吧!(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各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一,对照“请你帮帮我”的闯关题寻找法律助手吧! (生兴趣盎然地阅读、查询、讨论、闯关)
该教学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究竟是被限制还是被保护”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求解的欲望,在思辨中获得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和认同感,这是儿童法治启蒙中的难点。而“请你帮帮我”的闯关题更是以范例为引入,激发了学生挑战自我、发扬正义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对法律条文的阅读、查询、讨论、闯关都是学生自我的主动探索,也是儿童自我整理、加工、建构和提升的过程,为儿童法育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更重视通过沟通生活丰富实践经验
新教材的突破之一就是一改过去教材中道德先行,事例证明,再加总结性论说的风格。因此,旧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教师的说教及直接引导,而新教材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理念,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形成关联与沟通,强调个体的生命体验过程,并在体验中形成实践的经验。因此,“在思想与现实生活的推荡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抓住两个关键点:其一,发现思想与现实关联点;其二,设计唤醒思想兴奋点的学科活动。”[2]以《正确认识广告》(四年级上册第9课)一课为例,看看如何从过往显性的引导教学走向生命体验的唤醒。
广告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话题,从课题便可以看出,本课重点是通過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使学生了解广告、识别广告,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既是正确认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便以“广告并不都是可信”的来告知学生,并以不少的虚假广告为例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广告。但是“堵不如疏”,对广告的认知需要辩证地看待,广告对生活的积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通过独特的体验获得对广告的正确认知并使之服务于生活,那便是实践了“德育是为了儿童更好地生活”的课程宗旨。不妨以这样的三个情境梯度来实现教学目标:
情境一:旅游带回来的山核桃真好吃,可惜吃完了还想吃,你能通过广告解决这个问题吗?
情境二:我们班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跳蚤市场活动。你们准备卖什么?如何卖出去?想一想,怎么应用广告让你们的“生意”更好?
情境三:元旦快要到了,老师想给班级选择一些装扮物品,面对太多的广告选择很困难,请你们来根据广告帮助选择。
情境一从儿童喜欢的生活话题——购买外地的核桃为例,以解决真实生活情境的需要为体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广告的便捷,以及如果没有广告,这样的生活问题就只能留遗憾。这样的体验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对广告有了基本正确的认知:广告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情境二以儿童的跳蚤市场活动为挑战平台,让学生应用广告,并享受广告带来的利益,在合作、创作、应用、创利的体验中,唤醒儿童的多维感知,引发儿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广告带来的乐趣及收益,广告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人心。这些积极的体验带给儿童对广告的正确认知,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告知和对广告的反面围堵,但有了思辨学习才更易深刻。因此,在情境三中以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室布置激发学生对于广告的辨析和理性思考,如何从众多的广告中识别真伪,需要的是学生经历其中的“真枪实战”的体验,儿童对生活的经验才会形成。在比较和筛选中,练就的便是正确看待广告的理性认知。这样的三级情境体验启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真实触感,对广告的真实对话,对自我生活的经验梳理和认知建构,从而形成生命个体的独特实践经验,而这,便是德育需要留下的印迹。
三、更聚焦个体德性智慧的培育分享
小学德育过程中少不了是非辨析,因为它是儿童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初始奠基阶段,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需得一一厘清,但儿童的认知、情感等德性的生长是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是非辨析的德育导致的后果就是“知行不一”。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讨论与互动,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3]如何在课堂的实践中让儿童真正走向这种智慧的生长呢?《分享真快乐》(一年级下册第15课)的课例值得借鉴。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分享”这个概念的生活经验是有的,但孩子们往往只有浅显的是非辨析能力,知道好东西要和别人分享,但是能真正做到,并乐于分享的不多,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一,而且他们对于“分享”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物”的层面。如何通过课堂的活动实践让一年级的学生对“分享”及“分享真快乐”有切身的体验,从而唤醒更多的认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呢?如何实现儿童通过体验达成德性智慧的自我生长呢?这位教师通过不同层面的分享活动实现了儿童的分享德育目标的一一达成。
整个课堂以儿童喜欢的角色“小灰灰”为活动主持人,以不同的时间节点来串起不同时段的活动安排:上课时间、美食时间、故事时间、阅读时间、游戏时间……情境完整、自然、连贯。
活动一:学生现场品尝自带的食物,并允许现场分享美食,采访:你分享了什么?为什么要分享?分享后获得了什么?可是老师没有带食物,你为什么愿意分享给我呢?(分享可以获得更多美食、更多快乐)
活动二:除了美食,你还愿意现场分享什么给大家吗?(有学生上台唱歌、诵读、讲故事,掌声雷动)和大家分享后,你有什么感受?以班级图书角为例,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分享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很快乐;分享可以带给别人快乐,自己变得快乐)
活动三:我们还可以分享什么?(书籍、玩具、文具、游戏、心情、才艺……相机形成分享花的花瓣板书)你还有不一样的分享吗?继续现场分享。
活动四:撕纸游戏——撕一张彩纸,要保证不断。撕得最长的孩子来分享方法,孩子们玩得兴趣盎然,分享的孩子也很自豪。老师也分享一种方法,再次玩游戏。两次撕纸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呢?有什么诀窍?有什么方法让这一袋碎纸变得有用呢?谁愿意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如果可以,你在生活中还愿意分享什么?(爱)你和谁分享过爱?
活动五:关于分享,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最后听一个分享故事——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分享给千家万户;蔡伦,把造纸术分享给世人,我们享用到轻薄方便的纸张;诗人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分享给大家,让这么多年后的我们也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好;科学家屠呦呦分享她的科学研究,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
本课设计从物的初级分享到特长、心情、爱、智慧的深度分享,让学生在不断地却又是自发地分享中学习“分享”,在分享别人的和分享给别人的体验中,感受着“分享真快乐”。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简单的是非辨析,儿童在“分享的快乐”中浸润、沉醉,其“分享真快乐”的认知、情感、态度、行动在一次次的分享中建构并巩固。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一样可以有着深入且深刻的“分享”智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培育这样的德性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陈明青.用合力上出思政课的魅力和活力[J].人民教育,2020(6):19.
[3]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l.
姚国艳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南通市师德标兵,南通市德育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