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特利尔是很多新移民的避风港湾和读书圣地,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训国度来的移民,满城魅力更大,成为全加第二大吸纳移民城市。法语学习COFI,和助学金Bursary成了许多在黑暗中摸索的移民的希望之光,由于中国境内的信息量不大,许多人登陆加拿大其他城市后才知道还有个读书给钱的蒙特利尔,于是从四面八方向蒙特利尔涌来。有些满城老移民,则久久不能定位,又不敢面对残酷的就业的现实,依然坚持读那些明知没出路的学习项目,自我调侃为:“职业学生”。
3月30日魁省财政部公布新的财政年度预算,拉开财政改革序幕,其中COFI学习补助骤减,力度之大令人震惊,以至于习惯当顺民的中国移民也被逼上梁山,加入了抗议游行的队伍。接下来助学金Bursary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最后敲定和出台,改革带来的冲击波,不仅仅是对读书的中国人,对蒙特利尔华裔族群经济也将带来深刻影响,笔者通过探访各方面的反应,深入新移民,追踪报道这一与中国移民密切相关的事情。
多伦多辗转而来的移民
贵州来的刘小姐在多伦多呆了3个月后来蒙特利尔。据她讲多伦多更像美国,节奏很快,中国人很多,国语成了通用语言。工厂很多,找工作机会多。大家都在打工,很多人觉得打工没出路,就半工半读,有些还未辞职的,就直接回国了。僧多粥少,读大学都很难,读书全是贷款,不过将来不用全还,免除的部分实际相当于魁省的Bursary,只是比例相当于魁省过去的贷学金Loan的比例。.多伦多华人都传魁省读书政策好,很多在国内不清楚的,到多伦多以后了解到魁省读书政策,就搬来了。
“大约百分之十的新移民从多伦多搬到了蒙特利尔”刘小姐说。当笔者问怎样得来的数据时,她说,“我在多市报了个中国人的托福班,班上有百分之十来了蒙特利尔。另外,住的地方,很多中国人房客,也搬到了蒙特利尔。”刘小姐现在读晚上的职业培训,正在等大学录取通知,不过现在申请读书很难了。对于COFI, Bursary的改革,刘小姐告诉我,“最近多伦多来的人少了,蒙特利尔去多伦多的人多了。”
后悔来蒙特利尔的准地产经纪
陈夫人是随在温哥华失业的丈夫,一起来的蒙特利尔。原计划小两口都读书,谁知先生一到蒙特利尔就发现了合作伙伴,做起了生意。陈女士听人讲蒙特利尔房价飞涨,干地产经纪很来钱,就高价报了个学习班,5月将要毕业。陈女士说,“对华人地产经纪,这次改革决不是好消息,没有COFI, Bursary的优惠,很多华人移民不会来魁省,加上现在其他一些省学英语也给钱,对新移民吸引力很大,华人新移民是华人地产经纪的重要客户,没有客户。一年管理费,交通费,通讯费等,都要1-2万,这活还怎么做?”
面对改革陈夫人后悔两口子没抓紧读书,生意什么时候不能做?可没了读书优惠政策,以后想读既没精力也没经济实力了。她最后说,“温哥华很美丽,干嘛来这里?”,可惜这世界没有后悔药,谁都只能当事后诸葛亮。
“现在的学生都该管我叫叔叔。”
40岁的老胡在国内做外贸,38岁登陆蒙特利尔,学了10个月法语,又学了一年会计职业培训,后来又报了个康大国际贸易专业,已学习一年有余,要毕业还得两年。
法语班的同学中有5人买了店做生意,又全卖了,长的干了两年,短的三个月;现在同学们要么读书,要么打零工,还有个别回国,没人安居乐业。会计班的同学中有15个中国人,只有一个人找到工作,另一个会计班找没有一个人找到工作。
几年来,老胡一直想做些外贸或其他实业,比如便民店、房地产、留学中介、餐馆,老胡逐个考察了个遍,最后定为开个餐馆,老胡想边学边考察饭馆。找到合适的馆子,就不读了。“现在的学生都该管我叫叔叔,其实学习是个苦差事;有出路谁也不愿干耗着。”胡先生坦率地道出心声,他又说:“洋人学什么都好找工作,华人移民学什么都很难找到工作。”
他现在的康大同学,情况不一。有的不打算念了,就业不乐观,再背一身债,在加拿大攒钱可不容易;有的继续读,但希望多选课,尽快念完;有的不准备读耗时长的本科,计划找个一年制的项目,早毕业少负债;也有的人不在乎,认为欠债就欠债,到时候哭哭穷,签个长一点的还债合约,慢慢还呗!还有的干脆打算回国。
庆幸的卡尔加利女移民
胥女士在国内搞进出口,出国的第一站去了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卡尔加利,到了以后,发现她的专业在卡尔加利没什么用,读书也很难,当地只有一所卡尔加利大学,名气不大,想进还难。后来得到信息,贸然来蒙特利尔,进了麦吉尔大学读一年制研究生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的diploma。5月份刚毕业就找了个外贸公司的工作。对于COFI, Bursary的改革,胥女士庆幸自己打了个短平快,又找到了工作。要不多麻烦。
感觉喜忧参半的李先生
在麦吉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的李先生,详细研究了出台的部分政策,认为喜忧参半,特别是两点:一是打支票工不扣税,每年有5000元的额度,这样大家暑期可以找份支票工,既挣钱又增加工作经验。过去的政策是暑期不学习不打工也有钱,打工扣完税,所剩无几。逼得大家要么光学习,啥也不干,要么打点低的可怜的现金工;二是带小孩的新移民比单身汉日子更难过,这比较符合实际,拖家带口开销大,时间也不富裕,确实应该有政策倾斜。李先生表示对政策改变,早有心理准备。
“靠读书生活可笑!”
福建来的新移民林先生,在读一个电子方面的职业培训,也在准备继续升学。据他讲,“班上25个人,中国人有15人。中国人都靠Bursary读书。班上还有几个读完硕士,找不到工作,又来读书度日,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现实一点,靠读书生活可笑呀。”他询问过5个班上的蒙特利尔当地人。5人中没有一个申请Bursary,都在晚上或双休日打工,还有一个刚失业,靠失业金读书。
他们一般比较年轻,父母有收入,他们既不能申请,也没想过申请。
笔者问:他们业余打工能挣多少? 答:“每月都在一千加元以上。”
“没有Bursary,我早发财了。”
万先生刚刚结束了汽车修理Training 的学习,老师教学有方,学完肯定能独立修车,找工作会容易些。万先生很容易地找了个每小时8元的修理工的活,但他没去,他说:“我都40多岁了,不想给别人干了,我正考察准备买店。”当笔者问其对Bursary改革的想法时,万先生坦率地讲,要是“没有Bursary,我早发财了。”问及原因,原来因为有Bursary可以支撑生活,万先生缺乏一种紧迫感,先学了10个月法语,又学了1年英语,还等了半年才学了1年的汽车修理。一晃就是3年,现在发现如果当初直接开店,3年能挣不少钱,现在店价涨了很多,里外算来亏了很多。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年龄小的要读书,年龄大的一定要早工作。
“政府真傻,花钱让移民读完书去美国”
洪先生早年留学来加,经过多年痛苦的挣扎后,与文化不高的妻子开了个很小的家庭餐馆,主要卖些快餐给邻近办公楼的洋人顾客。交完高税后,日子很紧巴,洪先生总说,“我们辛辛苦苦地干活,政府收那么高的税,让移民读书,政府真傻,花钱让移民读完书去美国。”
谈到新政策影响,洪先生断言:来蒙特利尔的华人减少,唐人街或专做华人生意的商家会受影响,而像他们做洋人生意的却无所谓,政府早该这么干了,这样大家才会抢活干。”通过采访,我们感觉这一次政策变革对华人新移民影响很大,同时我们也对很多华人移民读书族的移民生存现状和出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是到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3月30日魁省财政部公布新的财政年度预算,拉开财政改革序幕,其中COFI学习补助骤减,力度之大令人震惊,以至于习惯当顺民的中国移民也被逼上梁山,加入了抗议游行的队伍。接下来助学金Bursary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最后敲定和出台,改革带来的冲击波,不仅仅是对读书的中国人,对蒙特利尔华裔族群经济也将带来深刻影响,笔者通过探访各方面的反应,深入新移民,追踪报道这一与中国移民密切相关的事情。
多伦多辗转而来的移民
贵州来的刘小姐在多伦多呆了3个月后来蒙特利尔。据她讲多伦多更像美国,节奏很快,中国人很多,国语成了通用语言。工厂很多,找工作机会多。大家都在打工,很多人觉得打工没出路,就半工半读,有些还未辞职的,就直接回国了。僧多粥少,读大学都很难,读书全是贷款,不过将来不用全还,免除的部分实际相当于魁省的Bursary,只是比例相当于魁省过去的贷学金Loan的比例。.多伦多华人都传魁省读书政策好,很多在国内不清楚的,到多伦多以后了解到魁省读书政策,就搬来了。
“大约百分之十的新移民从多伦多搬到了蒙特利尔”刘小姐说。当笔者问怎样得来的数据时,她说,“我在多市报了个中国人的托福班,班上有百分之十来了蒙特利尔。另外,住的地方,很多中国人房客,也搬到了蒙特利尔。”刘小姐现在读晚上的职业培训,正在等大学录取通知,不过现在申请读书很难了。对于COFI, Bursary的改革,刘小姐告诉我,“最近多伦多来的人少了,蒙特利尔去多伦多的人多了。”
后悔来蒙特利尔的准地产经纪
陈夫人是随在温哥华失业的丈夫,一起来的蒙特利尔。原计划小两口都读书,谁知先生一到蒙特利尔就发现了合作伙伴,做起了生意。陈女士听人讲蒙特利尔房价飞涨,干地产经纪很来钱,就高价报了个学习班,5月将要毕业。陈女士说,“对华人地产经纪,这次改革决不是好消息,没有COFI, Bursary的优惠,很多华人移民不会来魁省,加上现在其他一些省学英语也给钱,对新移民吸引力很大,华人新移民是华人地产经纪的重要客户,没有客户。一年管理费,交通费,通讯费等,都要1-2万,这活还怎么做?”
面对改革陈夫人后悔两口子没抓紧读书,生意什么时候不能做?可没了读书优惠政策,以后想读既没精力也没经济实力了。她最后说,“温哥华很美丽,干嘛来这里?”,可惜这世界没有后悔药,谁都只能当事后诸葛亮。
“现在的学生都该管我叫叔叔。”
40岁的老胡在国内做外贸,38岁登陆蒙特利尔,学了10个月法语,又学了一年会计职业培训,后来又报了个康大国际贸易专业,已学习一年有余,要毕业还得两年。
法语班的同学中有5人买了店做生意,又全卖了,长的干了两年,短的三个月;现在同学们要么读书,要么打零工,还有个别回国,没人安居乐业。会计班的同学中有15个中国人,只有一个人找到工作,另一个会计班找没有一个人找到工作。
几年来,老胡一直想做些外贸或其他实业,比如便民店、房地产、留学中介、餐馆,老胡逐个考察了个遍,最后定为开个餐馆,老胡想边学边考察饭馆。找到合适的馆子,就不读了。“现在的学生都该管我叫叔叔,其实学习是个苦差事;有出路谁也不愿干耗着。”胡先生坦率地道出心声,他又说:“洋人学什么都好找工作,华人移民学什么都很难找到工作。”
他现在的康大同学,情况不一。有的不打算念了,就业不乐观,再背一身债,在加拿大攒钱可不容易;有的继续读,但希望多选课,尽快念完;有的不准备读耗时长的本科,计划找个一年制的项目,早毕业少负债;也有的人不在乎,认为欠债就欠债,到时候哭哭穷,签个长一点的还债合约,慢慢还呗!还有的干脆打算回国。
庆幸的卡尔加利女移民
胥女士在国内搞进出口,出国的第一站去了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卡尔加利,到了以后,发现她的专业在卡尔加利没什么用,读书也很难,当地只有一所卡尔加利大学,名气不大,想进还难。后来得到信息,贸然来蒙特利尔,进了麦吉尔大学读一年制研究生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的diploma。5月份刚毕业就找了个外贸公司的工作。对于COFI, Bursary的改革,胥女士庆幸自己打了个短平快,又找到了工作。要不多麻烦。
感觉喜忧参半的李先生
在麦吉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的李先生,详细研究了出台的部分政策,认为喜忧参半,特别是两点:一是打支票工不扣税,每年有5000元的额度,这样大家暑期可以找份支票工,既挣钱又增加工作经验。过去的政策是暑期不学习不打工也有钱,打工扣完税,所剩无几。逼得大家要么光学习,啥也不干,要么打点低的可怜的现金工;二是带小孩的新移民比单身汉日子更难过,这比较符合实际,拖家带口开销大,时间也不富裕,确实应该有政策倾斜。李先生表示对政策改变,早有心理准备。
“靠读书生活可笑!”
福建来的新移民林先生,在读一个电子方面的职业培训,也在准备继续升学。据他讲,“班上25个人,中国人有15人。中国人都靠Bursary读书。班上还有几个读完硕士,找不到工作,又来读书度日,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现实一点,靠读书生活可笑呀。”他询问过5个班上的蒙特利尔当地人。5人中没有一个申请Bursary,都在晚上或双休日打工,还有一个刚失业,靠失业金读书。
他们一般比较年轻,父母有收入,他们既不能申请,也没想过申请。
笔者问:他们业余打工能挣多少? 答:“每月都在一千加元以上。”
“没有Bursary,我早发财了。”
万先生刚刚结束了汽车修理Training 的学习,老师教学有方,学完肯定能独立修车,找工作会容易些。万先生很容易地找了个每小时8元的修理工的活,但他没去,他说:“我都40多岁了,不想给别人干了,我正考察准备买店。”当笔者问其对Bursary改革的想法时,万先生坦率地讲,要是“没有Bursary,我早发财了。”问及原因,原来因为有Bursary可以支撑生活,万先生缺乏一种紧迫感,先学了10个月法语,又学了1年英语,还等了半年才学了1年的汽车修理。一晃就是3年,现在发现如果当初直接开店,3年能挣不少钱,现在店价涨了很多,里外算来亏了很多。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年龄小的要读书,年龄大的一定要早工作。
“政府真傻,花钱让移民读完书去美国”
洪先生早年留学来加,经过多年痛苦的挣扎后,与文化不高的妻子开了个很小的家庭餐馆,主要卖些快餐给邻近办公楼的洋人顾客。交完高税后,日子很紧巴,洪先生总说,“我们辛辛苦苦地干活,政府收那么高的税,让移民读书,政府真傻,花钱让移民读完书去美国。”
谈到新政策影响,洪先生断言:来蒙特利尔的华人减少,唐人街或专做华人生意的商家会受影响,而像他们做洋人生意的却无所谓,政府早该这么干了,这样大家才会抢活干。”通过采访,我们感觉这一次政策变革对华人新移民影响很大,同时我们也对很多华人移民读书族的移民生存现状和出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是到寻找出路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