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策略的兴起是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本研究基于心理角度,探索课堂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训练,尝试通过激励等心理因素对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学习策略 人格心理 学习动机 外语教学 作用
一、学习策略研究背景
1966年,在Aaron Carton出版的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外语学习中的推理法》)一书中,他首次提到了不同的外语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学习外语。20世纪70年代初,学者们对学习者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2年Gardner和Lambert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研究,1973年Richards和Carroll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外语学能的研究。70年代中期和后期转向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成功外语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特征。如1971年,Robin对优秀学习者所运用的策略做了一项调查。1975年,Rubin开始着手研究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Rubin,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TESOL Quarterly 9(1):41-45,)开创了国外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并成为了学习策略研究先驱。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开展的大规模教育调查显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直接影响到语言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效果。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30年代末、70年代初所倡导的“回复基础”运动作出深刻的反思,认为“回复基础”运动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而忽视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训练。到80年代初,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提交“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呼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更多是从促使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方法只是学习的外部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而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Red Ellis(1994)认为策略是由整个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相关的心理和行动活动所组成的。本文分别从人格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探讨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因或动力,而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性系统。学习,贯穿了个体的毕生发展,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从多角度摸索青少年学习方面的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往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在学业成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同个体的学习动机类型和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如学生的学习行为既可能是受内部动机的激发,也可能是受外部动机的激发,有的学生有着对新知识的无限好奇,而有的学生并无追求真理的方向。皮连生(2003)认为学习动机目标定向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采取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的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发馈、监测和调节。
自主学习能力实质上就是自我监控能力,其发展主要体现在认识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上。而提高认识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来培养。先前研究提供了人格特征与某些学业动机(如成绩目标)之间关系的富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探索跨出了如何实现教学模式与学业动机(因人格特征而引起的差异)最佳匹配的第一步,同时,对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及发展更有效的教学策略等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丰富的教育启示,包括:
(1)切实加强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遗憾的是当前教育表面上似乎认识到人格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性,实际上却很少把人格作为增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在致力于提高学生成绩时,通常忽视其人格的塑造。
(2)帮助学生辨认出他们的优劣势;判断出学生的自信究竟偏差在何处,有多大程度;通过人格培养改变他们对自身能力的感知状况及自信程度。
(3)使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等与个体差异尽可能匹配,包括与学生的动机偏好、评价方式偏好等的匹配。
(4)慎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及未来发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人格特征选择其偏好的考核方式,使其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以充分发现不同个体的潜能或优势偏向。
三、教学培养策略与激励策略
教师如何陈述自己的教学要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要求可以更好地被学生转化为其个体的学习目标是教师课堂授课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将自己心中的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良好陈述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可采用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或态度)。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而应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如果一些行为动词将会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目标陈述就可具体化。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应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反映记忆、理解和运用(包括简单运用和复杂运用)三个层次。在态度领域的目标应尽可能反映接受、反应和评价三个层次。
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需要培养一定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效率。初学者可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的方式,如心中默念:“我喜欢英语,我一定要学好英语,我一定要记住这一课的单词。”学生可通过这种暗示来增强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种内心的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y),这种情感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以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语
外语课堂的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有机的整体,涉及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双方面情感、心理乃至于行为语言的互相配合外语学习,是一项浩大、繁琐的“工程”,学习者必须在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艰辛的努力才能完成。当然,上述观点是笔者自己学习研究的体会,很难全面反映普遍的状况,希望其他研究者可以就这一课题展开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志.策略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可性实验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3]彭杜宏,刘电芝.人格是如何影响学习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3.
[5]王初名.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肖建壮.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学习策略 人格心理 学习动机 外语教学 作用
一、学习策略研究背景
1966年,在Aaron Carton出版的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外语学习中的推理法》)一书中,他首次提到了不同的外语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学习外语。20世纪70年代初,学者们对学习者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可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2年Gardner和Lambert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研究,1973年Richards和Carroll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外语学能的研究。70年代中期和后期转向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成功外语学习者的一系列学习特征。如1971年,Robin对优秀学习者所运用的策略做了一项调查。1975年,Rubin开始着手研究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Rubin,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TESOL Quarterly 9(1):41-45,)开创了国外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历史,并成为了学习策略研究先驱。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开展的大规模教育调查显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直接影响到语言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效果。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30年代末、70年代初所倡导的“回复基础”运动作出深刻的反思,认为“回复基础”运动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而忽视学习策略等高级技能的训练。到80年代初,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提交“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呼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更多是从促使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方法只是学习的外部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而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Red Ellis(1994)认为策略是由整个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相关的心理和行动活动所组成的。本文分别从人格心理、学习动机等方面探讨学习策略在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因或动力,而人格是促进个体行为一致性的持久的、内在的特性系统。学习,贯穿了个体的毕生发展,学习型社会里学习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从多角度摸索青少年学习方面的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往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在学业成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同个体的学习动机类型和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如学生的学习行为既可能是受内部动机的激发,也可能是受外部动机的激发,有的学生有着对新知识的无限好奇,而有的学生并无追求真理的方向。皮连生(2003)认为学习动机目标定向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采取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的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发馈、监测和调节。
自主学习能力实质上就是自我监控能力,其发展主要体现在认识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上。而提高认识水平和元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来培养。先前研究提供了人格特征与某些学业动机(如成绩目标)之间关系的富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探索跨出了如何实现教学模式与学业动机(因人格特征而引起的差异)最佳匹配的第一步,同时,对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及发展更有效的教学策略等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研究给了我们丰富的教育启示,包括:
(1)切实加强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遗憾的是当前教育表面上似乎认识到人格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性,实际上却很少把人格作为增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在致力于提高学生成绩时,通常忽视其人格的塑造。
(2)帮助学生辨认出他们的优劣势;判断出学生的自信究竟偏差在何处,有多大程度;通过人格培养改变他们对自身能力的感知状况及自信程度。
(3)使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等与个体差异尽可能匹配,包括与学生的动机偏好、评价方式偏好等的匹配。
(4)慎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及未来发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人格特征选择其偏好的考核方式,使其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以充分发现不同个体的潜能或优势偏向。
三、教学培养策略与激励策略
教师如何陈述自己的教学要求,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要求可以更好地被学生转化为其个体的学习目标是教师课堂授课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将自己心中的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良好陈述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可采用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或态度)。教学目标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而应陈述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或会说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如果一些行为动词将会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目标陈述就可具体化。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应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反映记忆、理解和运用(包括简单运用和复杂运用)三个层次。在态度领域的目标应尽可能反映接受、反应和评价三个层次。
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需要培养一定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效率。初学者可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的方式,如心中默念:“我喜欢英语,我一定要学好英语,我一定要记住这一课的单词。”学生可通过这种暗示来增强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种内心的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y),这种情感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以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语
外语课堂的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有机的整体,涉及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双方面情感、心理乃至于行为语言的互相配合外语学习,是一项浩大、繁琐的“工程”,学习者必须在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艰辛的努力才能完成。当然,上述观点是笔者自己学习研究的体会,很难全面反映普遍的状况,希望其他研究者可以就这一课题展开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志.策略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可性实验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
[3]彭杜宏,刘电芝.人格是如何影响学习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3.
[5]王初名.应用心理语言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肖建壮.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