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要勇于创新,切实做到利用政策前瞻化、设计目标智慧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设施管理模块化、实践教学风险化,从而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 新型 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
G647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着眼解决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用地、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设施管理、实践教学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利用政策前瞻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地紧缺问题
由于农业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校属土地十分紧缺的农业高校,基地建设用地不足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勇于创新,提前预测到将要出台的政策,赶在政策出台之前抢占先机,探索在非校属土地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子。
2、设计目标智慧化,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陈旧落后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多为学科(院系)型基地,保障对象范围有限,已经难以承担保障农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的任务。因此,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顶层设计时就要以“智慧化基地”为目标,将基地建成融合绿色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和信息化“物联网”的复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复合型”要求基地要做到多学科共享、多平台共用,既满足分专业、分学科实践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科交叉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还满足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共性需求。“循环经济”则要求校内基地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以“3R”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上具有可持续性[1]。“信息化”则要求校内基地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设施中配置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设施内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情况,再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目前,北京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已多处实现了循环经济示范和物联网应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建设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需要在建设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以缓解建设经费不足问题。例如,建设校内基地可采取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模式,或者采取农村、高校、企业和财政多方共同投资模式。前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高校提供校属建设用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校企对等投入共同建设,由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优先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双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的双赢结果。后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租赁土地上,高校提供租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政府和企业分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高校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基地经营,优先保障实践教学,投资各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农民获得地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赢结果。
4、运营主体企业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编制内人员专职管理,运行经费多为财政划拨。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运行机制,加上基地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最终多会导致基地因运行经费不足而举步维艰。北京农学院提出将校内基地运营主体企业化,探索了“引企入园、产学协同”的高效运行新機制:校内基地为企业提供空间、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企业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合作条件,保障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并为基地提供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最终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在基地运行实践中,北京农学院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了70余家涉农企业,作为基地运营主体维护各种教学科研设施,在优先保障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的基础上,减少基地配备的高校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数量,每年为基地提供充足的水电暖、物业、办公等运行经费,极大地缓解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
5、设施管理模块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多被教学科研人员圈占,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之间不共享被圈占的设施。这种落后封闭的“四合院”管理模式导致教学科研设施使用率不高,效益低下。为解决此类问题,部分高校探索了基地教学科研设施“模块化”管理模式,即将基地内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按照一定规则细分为一个个“模块”,这些设施“模块”不属于任何特定老师或指定院系,而是对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平时由具备专业知识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入园企业分“模块”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一旦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需要,则优先保障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待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结束后,这些设施模块继续移交入园企业维护管理,直到新的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再继续使用。
6、实践教学风险化,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农业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练,通过开展可能导致破坏和损失的风险性实践实习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关键技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企业对于这种风险性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承担高校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活动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因此,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正确看待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损失和收益,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利用学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设施,开展带有破坏性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基地承担这种实践教学的风险,让学生们做到敢于“动手”,通过风险性实践实习学到“活”的知识,在风险性实践中提高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实施了“3+1”(3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年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性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参考文献:
[1]智慧乡村智慧新生活 [J].北京农业,2014,6:19
[2]农民也可做个轻松的懒汉[J].北京农业, 2014,6:38
关键词:建设 新型 校内 实践教学基地 创新
G647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着眼解决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用地、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设施管理、实践教学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利用政策前瞻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地紧缺问题
由于农业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校属土地十分紧缺的农业高校,基地建设用地不足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勇于创新,提前预测到将要出台的政策,赶在政策出台之前抢占先机,探索在非校属土地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子。
2、设计目标智慧化,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陈旧落后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多为学科(院系)型基地,保障对象范围有限,已经难以承担保障农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的任务。因此,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顶层设计时就要以“智慧化基地”为目标,将基地建成融合绿色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和信息化“物联网”的复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复合型”要求基地要做到多学科共享、多平台共用,既满足分专业、分学科实践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科交叉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还满足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共性需求。“循环经济”则要求校内基地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以“3R”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上具有可持续性[1]。“信息化”则要求校内基地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设施中配置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设施内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情况,再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目前,北京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已多处实现了循环经济示范和物联网应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建设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需要在建设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以缓解建设经费不足问题。例如,建设校内基地可采取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模式,或者采取农村、高校、企业和财政多方共同投资模式。前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高校提供校属建设用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校企对等投入共同建设,由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优先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双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的双赢结果。后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租赁土地上,高校提供租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政府和企业分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高校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基地经营,优先保障实践教学,投资各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农民获得地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赢结果。
4、运营主体企业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编制内人员专职管理,运行经费多为财政划拨。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运行机制,加上基地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最终多会导致基地因运行经费不足而举步维艰。北京农学院提出将校内基地运营主体企业化,探索了“引企入园、产学协同”的高效运行新機制:校内基地为企业提供空间、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企业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合作条件,保障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并为基地提供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最终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在基地运行实践中,北京农学院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了70余家涉农企业,作为基地运营主体维护各种教学科研设施,在优先保障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的基础上,减少基地配备的高校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数量,每年为基地提供充足的水电暖、物业、办公等运行经费,极大地缓解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
5、设施管理模块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多被教学科研人员圈占,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之间不共享被圈占的设施。这种落后封闭的“四合院”管理模式导致教学科研设施使用率不高,效益低下。为解决此类问题,部分高校探索了基地教学科研设施“模块化”管理模式,即将基地内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按照一定规则细分为一个个“模块”,这些设施“模块”不属于任何特定老师或指定院系,而是对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平时由具备专业知识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入园企业分“模块”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一旦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需要,则优先保障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待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结束后,这些设施模块继续移交入园企业维护管理,直到新的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再继续使用。
6、实践教学风险化,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农业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练,通过开展可能导致破坏和损失的风险性实践实习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关键技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企业对于这种风险性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承担高校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活动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因此,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正确看待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损失和收益,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利用学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设施,开展带有破坏性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基地承担这种实践教学的风险,让学生们做到敢于“动手”,通过风险性实践实习学到“活”的知识,在风险性实践中提高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实施了“3+1”(3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年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性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参考文献:
[1]智慧乡村智慧新生活 [J].北京农业,2014,6:19
[2]农民也可做个轻松的懒汉[J].北京农业, 201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