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百读不厌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初级时期,正是接受思想与知识的关键阶段。此时引领幼儿开展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使幼儿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对幼儿的人文教育。但是,在引导幼儿诵读经典时,还需要注意趣味性元素的融入,才可切实提高幼儿的学习成效。就幼儿国学经典趣味诵读方法展开探究,以期使幼儿保持积极心理进行经典诵读,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时间长河中积累下的智慧,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幼儿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学经典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幼儿期是孩子们语言、文化等学习的最好阶段。基于此,以游戏等多种幼儿喜爱的形式引领其诵读,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参与诵读经典的主动性,深化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培养幼儿的正确价值观念。
   一、游戏诵读
   幼儿天生对游戏有好感。因此,在教学中,尝试将游戏与诵读进行综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主动诵读。游戏可有效激发幼儿的诵读兴趣[1]。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之中,应结合幼儿的喜好合理设计游戏环节,使幼儿一直保持对诵读的积极性。
   (一)复读法
   此种方法也可称为“跟读法”,将其取名“复读”,就是将此种模式形象的比作复读机,具体来讲,在开展经典诵读时,教师念一句,幼儿就要进行跟读。只是这样开展诵读,幼儿的诵读动力无法被调动。所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加入一句:复读机要开始工作了。幼儿会在教师语言的刺激下立即集中精力,对教师的语速、情感等进行全面的模仿展开诵读。此种诵读形式一般在幼儿刚刚学习时使用,使幼儿在积极心理的作用下对国学内容进行感知,提升幼儿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当然,幼儿具有差异性特点[2]。所以,一定会有部分记忆能力强的幼儿先于他人掌握诵读内容,可使其成为大家的“小老师”继续诵读,不仅能够增强全体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幼儿形成成就感。
   (二)图片法
   在开展对国学经典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针对相应的内容提前准备图片、句卡等。一般情况下,一句话一張卡片。当幼儿实现对国学经典内容的初步感知之后,教师需要利用图片的排序让幼儿回忆,从而使幼儿有效建立图片与诵读内容之间的关联。在幼儿将诵读内容掌握之后,教师可利用藏图这一模式让幼儿对藏起的内容进行回想。为了提升幼儿的诵读热情,也激发幼儿的挑战欲望,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地决定藏起卡片的数量,使幼儿在与自己能力相适当的挑战之中不断地展开对经典的诵读。
   (三)接龙法
   此种方式简单地来讲就是一方说上句,一方说下句,互动接着进行诵读一直到最后的诵读模式。此种方式通常在复习时应用,能够以结对、一对多等不同方式开展。通过此方式,幼儿能够保持高度的关注。因为,幼儿若是想要有效地开展这一游戏,不仅需要倾听他人表达的内容,也要以极快的速度将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思考并表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保持既愉悦又紧张的心情,也能对反应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
   (四)节奏法
   这一方法是幼儿一边拍打着节奏一边进行诵读。最为容易的形式就是对身体上的某一部分进行敲击,进而展开诵读,如拍手、跺脚等。利用此种模式能够使幼儿充分感知国学经典的韵律,也能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诵读热情,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其感兴趣的乐器,也可以将教室之中的物品应用,成为幼儿进行拍打的器材。
   (五)表演法
   幼儿有着较强的表演欲望,有着想要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喜好为其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国学小故事、国学歌曲等,使幼儿以更灵活的形式诵读国学经典。
   二、生活诵读
   生活诵读这一模式较为随机,通常是由教师、家长等依据相应的场景组织幼儿开展即兴的诵读。此种模式虽然看似简单、随机,但其发挥的作用也很明显,其中蕴含着较强的趣味性。在幼儿园开展的一日活动中,有诸多的整理、等待等环节。如,在早晨锻炼之后,会进行收拾、整理等,必然出现等待。此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诵读古诗、《三字经》等,让幼儿一边整理,一边进行诵读,原本因整理发出的杂乱声音被动听的诵读声所取代,不仅能够使幼儿充分利用时间,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另外,教师也要推荐家长应用此方法,能够更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深化其文化素养。在国学经典中,有着很多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只要细心地挖掘,应用有趣的教育形式,自然就能有效开展对幼儿的诵读教学。
   三、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怎样使幼儿百读不厌,是一门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究的教学难题。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只要站在幼儿的立场,结合幼儿的喜好以及实际需求设计,以多种趣味形式组织幼儿学习,就一定能够使幼儿一直保持诵读的热情,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为幼儿的终身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促进文明礼仪养成[J].才智,2020(10):34.
   [2]魏永.国学经典诵读路径[J].文学教育(上),2019(12):110.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亲子关系;曼陀罗绘画技术;焦点解决技术;家庭会议   前段时间,一部关于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电影《狗十三》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因为在里面好像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中国式父母和孩子看似关系亲密,实质却隔阂很深。只因为父母和孩子在很多时候是缺乏沟通的。其实,世界上的每一种关系都需要经营,血缘关系亦是如此。   一、案例简介   青,小学五年级,父母白天上班,她每天自己在家,迷恋上了手机,学习一落千丈
摘 要:在开展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时,教师的站位对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站在课中央”开展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讲授式教学同师生互动对话教学的高效开展,进一步凸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分析教师“站在课中央”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师生、生生互动关联等,有助于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站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态课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常态课阅读教学展开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到来,传统的常态课阅读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方位提升,更加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课本知识。为此,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提高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教学实效的具体策略,从而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常态课阅读中落地生根,提高学
摘 要:童诗童谣是儿童文学重要的体裁之一,它的语言充满童趣,内容以描述童年的喜乐、新奇发现与感悟为主,且篇幅短小,想象丰富,深受低年段孩子喜欢。因此教学时尝试将童诗童谣教学与阅读牵手,在儿童诗主题教学中拓展阅读,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童诗童谣;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摘 要: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初中生来说,更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因子,切实搭建起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平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把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注入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用情感来点燃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意识,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也确保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之路,中学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尤其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重视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新课标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里明确提出了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因此,作为数学老师一定
摘 要:健康需要人的生理、心理、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幼儿的健康是其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不仅会影响到幼儿当前的健康成长,还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为此,幼儿园要意识到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明确教育活动的实施路径,用心呵护“种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路径   陶行知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健康的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是促进初中学生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树立团队合作共同提高的思想观念。为了充分地使课堂变得灵活有趣,让初中生能够在学习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按照“优差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组合成以优补差、优差互助的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进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合理选择与运用助读材料,有助于“利学”和“便教”,降低文言文教学难度,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爱莲说》一文为例,探讨了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助读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助读材料;选择;运用   文言文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不仅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作了较大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综观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那种纯粹说明某一知识,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或者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的说明文很少被选用,命题者通常会依据两条标准选择材料:1.内容方面,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在介绍说明某一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的同时,体现出一种科学精神,或者蕴涵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文内容以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为主,适当关注社会热点。2.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