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小学生学业情绪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来源 :现代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小学生学业情绪现状以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对浙江地区和云南地区407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小学生学业情绪有显著差异;留守小学生体验到的希望要比非留守的小学生多,而非留守小学生体验到的满足要比留守小学生多,留守小学生在学习中所体验到的焦虑和沮丧都远远多于非留守小学生;独生的小学生在学习中所感受到的平静和放松均多于非独生的小学生;年级越高,学生所体验到的积极高唤醒、高兴、希望、生气、厌倦、心烦—疲乏越多。小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其学业情绪各维度呈显著相关。小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对其学业情绪各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目标专注对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有最大正向预测作用,积极认知对自豪正向预测作用最大;情绪控制对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有最大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通过目标化的课堂管理、积极关注以及根据性别差异分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
其他文献
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袭师”事件却时有发生,教师职业变成高危职业。师生冲突、相关法律不健全、家庭教育缺失或媒体的不正常发声和噤声等导致袭师事件的发
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教科书存在差异。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分单元编排,采用横排简体和汉语拼音的排版与注音方式,编写人员以专家学者为主;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科书以单
"助发现"教学遵循预备律、校正律、渐进律的操作原则,旨在通过教师对学习者自身学习行为与过程的元认知监控、自觉性规划、能动性参与的协助与指导,在发现式学习中促进学生形成
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国家间、地域间所受到的环境污染侵害规模并不相同,并且随着性别、收入、年龄、阶层的不同而呈现差异,于是便出现了"环境正义"这一新道德
基于全县开展教师晒课活动的课堂调研和观摩,发现当前偏远山区大班教学“生本化”现状整体良好。“生本化”依托的是学生的生命本能,关注的是学生主体权利的充分实现,学生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