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合格双语师资的匮乏是制约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瓶颈之一。因此,在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造就合格的双语师资队伍,是迫切而必要的。本文将结合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涵义、发展概况、现状来论述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贵州省;师范院校;双语教育;双语课程;必要性
一、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涵义
双语教育是指多民族国家或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主体民族这两种语言的教育。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主要指贵州少数民族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即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的双语、双文化教育。
(二) 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概况
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源于清代,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清代改土归流以后,随着一批规模大小不等的学校在贵州少数民地区被创办,私塾这种儒学启蒙学校也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开办起来。私塾教师多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能熟练地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在教学中能自发地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本民族语言口头翻译,讲解汉语的字、词、句、篇,以便学生学习汉语汉文。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贵州传统的双语教育通常被称作“民族语言辅助教学”。
1981年,国家恢复少数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苗文、布依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开始进入贵州省的中小学课堂,于是“‘双语文’教学”出现了。所谓“‘双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同时教授少数民族语文课和汉语课两门课程。这是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不是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语。而在这一时期内,“双语文”课教师的平均学历达标人数还不及一半。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
贵州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居全国第四,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五。
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小学生在校人数为169.8万人,其中67%的学生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在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中,双语儿童占四分之一。贵州省双语学生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几乎占全省双语小学生的四分之三。并且,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儿童学习成绩明显低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双语儿童在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低,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留级率高,复读率高。近年来,贵州省民宗委等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举办双语教师培训班,培训了一定数量的双语教师,但这远远满足不了贵州地区对合格双语教师的需求,也没能改变贵州省双语教育中出现的“三高三低”的教育现象。
二、贵州省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双语教师匮乏这一难题
由上文可知,目前贵州双语教育的状况是,农村双语儿童数量多,双语学生分布较集中,双语教育质量并不理想,合格双语教师奇缺。而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量的合格双语教师,在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双语课程的开设,这些具备了双语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优秀师范生,将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需要他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既能满足民族地区对双语教师数量的需求,也能满足民族地区对双语教师质量的需求。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省合格双语教师缺乏的状况。
(二)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
政府在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落实教育公平。贵州省的双语学生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三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的贵阳、遵义等市,而双语儿童又主要分布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一方面,需要双语教育的学校,往往教学设备并不特别完善,这将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双语教学的学校,往往教学环境也不是特别理想,多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前往工作。即使有少数愿意前往的,也因为不懂少数民族语言而无疾而终。而留下工作的,大多是当地本民族的知识分子,懂少数民族语言,但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技能,使得双语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经济欠发达,教学设备落后,环境艰苦,合格双语师资匮乏,这将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贵州省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师范生就业观念,培养大量对口双语教师,技能缓解师范生就业压力,又能满足贵州农村偏远地区对师范生的迫切需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是一个拥有者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贵州双语教育相对落后,大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偏差,辍学率居高不下。这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间的团结,社会的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双语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双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才能改变双语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双语教育是贵州省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双语教师的匮乏是制约贵州双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唯有在贵州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打造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语师资匮乏的难题,才能进一步推动贵州双语教育的发展,进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维护教育公平,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周真刚. 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 (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Z〕2010(6).
[3] 李小平.2013 年贵州省教育厅调查报告〔R〕.
[4] 戴庆厦.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及任务[J]. 民族教育研究,1996,(2).
任丽容(1989.2.27---):女:26岁:汉族:籍贯四川;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201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贵州省;师范院校;双语教育;双语课程;必要性
一、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涵义
双语教育是指多民族国家或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主体民族这两种语言的教育。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主要指贵州少数民族正规教育(即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即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的双语、双文化教育。
(二) 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概况
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源于清代,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清代改土归流以后,随着一批规模大小不等的学校在贵州少数民地区被创办,私塾这种儒学启蒙学校也在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开办起来。私塾教师多为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能熟练地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在教学中能自发地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本民族语言口头翻译,讲解汉语的字、词、句、篇,以便学生学习汉语汉文。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贵州传统的双语教育通常被称作“民族语言辅助教学”。
1981年,国家恢复少数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苗文、布依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开始进入贵州省的中小学课堂,于是“‘双语文’教学”出现了。所谓“‘双语文’教学”,是指教师需要同时教授少数民族语文课和汉语课两门课程。这是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不是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语。而在这一时期内,“双语文”课教师的平均学历达标人数还不及一半。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
贵州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居全国第四,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居全国第五。
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小学生在校人数为169.8万人,其中67%的学生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在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中,双语儿童占四分之一。贵州省双语学生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几乎占全省双语小学生的四分之三。并且,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儿童学习成绩明显低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双语儿童在学习上有困难,学习成绩低,入学率低,巩固率低,升学率低,辍学率高,留级率高,复读率高。近年来,贵州省民宗委等相关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举办双语教师培训班,培训了一定数量的双语教师,但这远远满足不了贵州地区对合格双语教师的需求,也没能改变贵州省双语教育中出现的“三高三低”的教育现象。
二、贵州省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双语教师匮乏这一难题
由上文可知,目前贵州双语教育的状况是,农村双语儿童数量多,双语学生分布较集中,双语教育质量并不理想,合格双语教师奇缺。而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大量的合格双语教师,在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双语课程的开设,这些具备了双语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优秀师范生,将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需要他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既能满足民族地区对双语教师数量的需求,也能满足民族地区对双语教师质量的需求。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贵州省合格双语教师缺乏的状况。
(二)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
政府在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强调要落实教育公平。贵州省的双语学生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这三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的贵阳、遵义等市,而双语儿童又主要分布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这就导致:一方面,需要双语教育的学校,往往教学设备并不特别完善,这将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双语教学的学校,往往教学环境也不是特别理想,多數高校毕业生并不愿前往工作。即使有少数愿意前往的,也因为不懂少数民族语言而无疾而终。而留下工作的,大多是当地本民族的知识分子,懂少数民族语言,但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教育技能,使得双语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经济欠发达,教学设备落后,环境艰苦,合格双语师资匮乏,这将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在贵州省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师范生就业观念,培养大量对口双语教师,技能缓解师范生就业压力,又能满足贵州农村偏远地区对师范生的迫切需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是一个拥有者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贵州双语教育相对落后,大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偏差,辍学率居高不下。这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间的团结,社会的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贵州省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提高双语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双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才能改变双语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双语教育是贵州省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双语教师的匮乏是制约贵州双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唯有在贵州各师范院校开设双语课程,打造优秀的双语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语师资匮乏的难题,才能进一步推动贵州双语教育的发展,进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维护教育公平,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周真刚. 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 (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Z〕2010(6).
[3] 李小平.2013 年贵州省教育厅调查报告〔R〕.
[4] 戴庆厦.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及任务[J]. 民族教育研究,1996,(2).
任丽容(1989.2.27---):女:26岁:汉族:籍贯四川;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2014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