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学反思;案例;得失;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0(B)—0025—0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反思呢?
一、从案例入手
要求教师每节课课后都要撰写案例。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如,在教“□和□的和是8时”,教师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5+3=8或3+5=8个小朋友在游泳。当教师为之叫好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还可以列成其他算式。图中套游泳圈的有2个小朋友,没套游泳圈的有6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2+6=8或6+2=8个小朋友。”受这个学生的启发,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图中戴泳帽的有1个小朋友,没戴泳帽的有7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1+7=8或7+1=8个小朋友。”这时,我突然醒悟,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动态的课堂教学,应找出传统教育教学观的弊端所在,重建新的教育教学观。
二、从教学的得失入手
“得”的方面,重点反思: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当;③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④教学评价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进步;⑤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⑥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各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得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得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从评价入手
1.课堂中的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体现个性化。如,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用“你讲得很好,不错,加油!”鼓励那些内向型的学生;将“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送给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用“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种方法值得学习!”来鼓励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用“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来关爱那些反应较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等。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个性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能行。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1)对一些优秀学生,采用“优秀”、“真能干”、“真聪明”、“思维敏捷”、“解法妙”等评语,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其继续奋发向上。
(2)对各方面表现都一般的学生,采用“良”、“进步真大”、“成功了一半”、“争取再努力”、“细心些会更好”等评语,这样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不足,激励其不断进步。
(3)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再努力”、“多动脑筋”、“书写认真,如学习也这样认真就更好了”等评语,激励其重拾信心,不断进步。
3.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
在成长记录袋中,设计一个“评价”栏,在“评价”栏中有“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同学对我说”,并且还让学生自己根据评价进行反思,并定下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10(B)—0025—0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反思呢?
一、从案例入手
要求教师每节课课后都要撰写案例。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如,在教“□和□的和是8时”,教师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又来了3个小朋友,一共有5+3=8或3+5=8个小朋友在游泳。当教师为之叫好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还可以列成其他算式。图中套游泳圈的有2个小朋友,没套游泳圈的有6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2+6=8或6+2=8个小朋友。”受这个学生的启发,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图中戴泳帽的有1个小朋友,没戴泳帽的有7个小朋友,图中一共有1+7=8或7+1=8个小朋友。”这时,我突然醒悟,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动态的课堂教学,应找出传统教育教学观的弊端所在,重建新的教育教学观。
二、从教学的得失入手
“得”的方面,重点反思: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适当;③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④教学评价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进步;⑤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⑥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各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得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得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从评价入手
1.课堂中的个性化评价
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体现个性化。如,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很好!”送给外向型的学生;用“你讲得很好,不错,加油!”鼓励那些内向型的学生;将“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送给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用“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这种方法值得学习!”来鼓励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用“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来关爱那些反应较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等。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个性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能行。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1)对一些优秀学生,采用“优秀”、“真能干”、“真聪明”、“思维敏捷”、“解法妙”等评语,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其继续奋发向上。
(2)对各方面表现都一般的学生,采用“良”、“进步真大”、“成功了一半”、“争取再努力”、“细心些会更好”等评语,这样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不足,激励其不断进步。
(3)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再努力”、“多动脑筋”、“书写认真,如学习也这样认真就更好了”等评语,激励其重拾信心,不断进步。
3.成长记录袋中的评价
在成长记录袋中,设计一个“评价”栏,在“评价”栏中有“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同学对我说”,并且还让学生自己根据评价进行反思,并定下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