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ibo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一轮语文课改以来,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仁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1.开讲激趣,引人入胜
  开讲也叫“课引子”、“导入新课”,指的是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对学生讲述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它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文而异地精心设计开讲,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安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以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运用以下几种开讲方法。
  1.1由揭示题旨开讲。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名不正,言不顺”,作者选题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因而标题常是文章的精义所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为揭示文章的“主脑”,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按“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步骤来板书,从形状、材料、空间地域上对所要写的桥进行了限定,规定了明确的选材范围。简洁、明了的开讲语,为学生学习课文把关定向,起到了学习的引路作用。
  1.2由作者、时代背景开讲。
  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知人论世”,在理解上才较为准确。所有诗、文大都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大都因事因时而发,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1.3由故事、趣事开讲。
  学生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实际,从听故事、趣事、轶事、寓言、典故等方面开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2.培养朗读能力,感受语感
  2.1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要加强朗读示范,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以满怀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从而带领学生观赏春天的景色。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雅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2注重朗读技巧。
  把握了朗读技巧,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第一,要注重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第二,要留意停顿。如读《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感慨,有深刻的思考。因此读完这句后要停顿。第三,要留意语气。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所不同: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这样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机智和“见多识广”;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第四,要留意语速适当。语速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第五,要留意语调抑扬。“激情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避免“千文一腔”。
  3.合理利用多媒体
  3.1多媒体应用要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
  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向学生传输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增加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3.2多媒体的运用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发散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但教授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陶冶情操,又可提高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入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
  4.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接受式和储备式学习。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被动性和机械性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语文学习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主动式学习、互助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训练。
  主动式学习就是学生主体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断地自我调控,对学习效果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反馈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认识基础。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习惯是主动式学习得以形成的关键,自主阅读、个性化表达则是主动式学习的重点。
  互助式学习是指为完成某项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学生之间相互开展的既独立又互助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助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新式学习是学生独立地质疑发问、分析研究、探究创新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对学习材料(如教材、课外读物、声像材料等)进行个性化解读,所以提倡创新式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作为执教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生、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到,要周全地组织教学,科学地看待教学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下面我就如何组织初中语文教学谈谈教学心得体会。  一、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才能深化学习能力。考试时基础知识是重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
太空科幻电影承载着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幻想.从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4:新希望》(1977)开始,太空科幻电影就从偏小众猎奇的B级片,跻身成为顶级制作的代表.看看如今影史票
期刊
摘要: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普遍较弱,受广大教师高度关注。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要求,文章针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1)扩大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2)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
摘要: 中学语文学习方式不但要有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而且要有与生活相沟通的学习方式。学生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学习,面临的挑战更大,意义也更大,收获也更多。与生活相沟通的语文学习方式,就是把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课堂,在生活中汲取语文的营养。  关键词: 素质教育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沟通学习    在新课程校本教研改革中,中学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出现了许多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语文学习方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