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也就是今人所说的“师生互动”。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板书,学生听、朗读、记忆,教师提问穿插其中,即讲读法。这种陈旧的方法俨然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上开展互动式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现行初中历史新教材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新教材的设计,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同时,随着初中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必将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一个新台阶。具体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要求和趋势:首先,要从探究问题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历史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最后,注重史料的作用,训练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
师生互动教学正是顺应改革,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运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由教师主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新知,在学生头脑并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基本规律。这种模式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真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1.转变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要想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往往轻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沉溺于教科书、课标考纲和大卷中。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课余修炼些杂书(文史,时政等)把时政、故事、典故融入教学中,学生也很满意、乐听,同事们评价课讲得好,加之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乐于与学生联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新理念、我都能理解、接受,但怎样转变历史课堂教学行为,怎样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呢?在课题研究中,深入学习,在网上找到《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赵亚夫主编的书。学习后思路开阔,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练一遍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在新课改下,课堂中心是学生,要让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必须扮演好学习促进者、倡导者这一角色,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要对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帮助;要制止学生参与中的霸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最后要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善于把个人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起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鼓励质疑,使学生有动力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并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漫画情境、教学手段情境、艺术情境等。
3.开放五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获得快乐。
如果说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体验性的话,那么,这里的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性和意识,它要求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组织者、管理者,课堂中可以通过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得出自己心中满意的答案,掌握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挖掘教育资源,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映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同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例如:商周时期的《封神榜》;战国时期的《马陵道》;秦朝时期的《秦俑情》;汉朝时期的《大汉天子》《曹操与蔡文姬》;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小子》《少林寺》《唐明皇》;宋朝的《杨家将》《少年包青天》《岳家子弟》;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明朝的《大脚马皇后》《欢喜姻缘》《新龙门客栈》;清朝的《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自古英雄出少年》《神医喜来乐》《黄飞鸿》《火烧圆明园》;近代的《走向共和》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養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积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要创设适合初中生思维特征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既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秀范例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做到井然有序,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构建师生双主互助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之人。多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新颖材料,把考点故事化、情景化、形象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意义的训练题,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教学内容。
构建师生双主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我在教学中学习探索了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预习、整合、提升教学模式,一种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利用前一种教学模式较多。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建构师生双主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现行初中历史新教材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新教材的设计,呼唤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同时,随着初中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必将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一个新台阶。具体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要求和趋势:首先,要从探究问题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历史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最后,注重史料的作用,训练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
师生互动教学正是顺应改革,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运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由教师主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索新知,在学生头脑并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基本规律。这种模式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按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真正激活历史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二、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1.转变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要想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往往轻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沉溺于教科书、课标考纲和大卷中。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课余修炼些杂书(文史,时政等)把时政、故事、典故融入教学中,学生也很满意、乐听,同事们评价课讲得好,加之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乐于与学生联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新理念、我都能理解、接受,但怎样转变历史课堂教学行为,怎样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呢?在课题研究中,深入学习,在网上找到《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赵亚夫主编的书。学习后思路开阔,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看一遍,听一遍,说一遍,练一遍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在新课改下,课堂中心是学生,要让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师必须扮演好学习促进者、倡导者这一角色,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要对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帮助;要制止学生参与中的霸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最后要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善于把个人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李政道博士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起来。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鼓励质疑,使学生有动力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并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漫画情境、教学手段情境、艺术情境等。
3.开放五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获得快乐。
如果说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体验性的话,那么,这里的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性和意识,它要求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组织者、管理者,课堂中可以通过辩论等方法,让学生得出自己心中满意的答案,掌握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挖掘教育资源,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古装娱乐片,并要求他们从中找出能反映某一阶段历史状况的素材,如剧中的人物、政权机构、民风、民俗等。同时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推荐相应的电视剧。例如:商周时期的《封神榜》;战国时期的《马陵道》;秦朝时期的《秦俑情》;汉朝时期的《大汉天子》《曹操与蔡文姬》;三国时期的《三国演义》;隋唐的《少林小子》《少林寺》《唐明皇》;宋朝的《杨家将》《少年包青天》《岳家子弟》;元朝的《射雕英雄传》;明朝的《大脚马皇后》《欢喜姻缘》《新龙门客栈》;清朝的《雍正王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自古英雄出少年》《神医喜来乐》《黄飞鸿》《火烧圆明园》;近代的《走向共和》等。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诱。”让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样有助于培養学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积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要创设适合初中生思维特征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既继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秀范例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做到井然有序,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构建师生双主互助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做有心之人。多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新颖材料,把考点故事化、情景化、形象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意义的训练题,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教学内容。
构建师生双主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我在教学中学习探索了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预习、整合、提升教学模式,一种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利用前一种教学模式较多。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建构师生双主互动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