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那么多高帽你累不累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民国之后无大师”;还有人说,“季羡林之后无大师”。这话对吗?清人赵翼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以,人们大可不必焦虑,在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大师。
   不过最近一名人的网上条目还是吓我一跳,这里不妨原条录下:范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鉴赏家、杂学家、讲演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诗人。
   天哪,涉猎领域之广,桂冠光环之多,真是够惊世骇俗了。我不是那种看不得人家好的人,中国这些年,很有一些决心,要复兴传统文化。文化要复兴,没有大师是万万不能的,大师少了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范先生的头衔如此之多,这是好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这样的人才,国之幸也。只要名副其实,就是再戴上几顶,又有何妨?但是,古人早告诫过我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话是否适合范曾,我们不妨细细甄别一下。
   书画巨匠,这个我没意见,因为在《范曾自述》中,他这样写道:“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如此说来,范曾先生的书画巨匠之称谓,还是当之无愧的。
   慈善家,这个简单,只要有钱,只要肯捐,只要经常捐,慈善家这个称号不会有人吝惜的;社会活动家,这个也不难,不老在家里呆着,什么活动都参加一些,就可以认领这个头衔;讲演家,这个要求也不很严格,多发发言讲讲话,注意一下抑扬顿挫,就可以称为讲演家;杂学家,这个我不太明白,不知杂学家为何物,大概是人家知道的多,三教九流,阴阳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吧;鉴赏家,这个也不难,你把书画或者什么杂物拿来,让我看一看,瞅一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行。
   诗人,过去这个称谓十分神圣,但是现在也廉价起来。现在的诗人门槛也不是很高,写了几首诗,便可以称诗人。比如余秀华,虽然出生时因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但因为写了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便成了当代知名度很高的诗人。
   教育家,这个我不太认可,我不知道中国当代可否有教育家,学校是国家办的,教材是国家编的,讲课内容是经过审定的,教育经费是国家统一划拨的,还有多少是你的呢?
   散文家,这个称谓比诗人,比作家都有点难。要成为散文家,得在这个领域有极特殊的建树才行。中国写散文的人最多,但能称得上散文家的也就朱自清、冰心、余光中、余秋雨、汪曾祺那么几位吧。范曾先生的散文,有点特点,但并不出类拔萃。
   哲学家,虽然英文的含义是爱智慧的人,但并不是爱了智慧便是哲学家。在我眼里,哲学家过于深奥,这门学科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那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所以范曾先生是不是哲学家,是大哲学家还是小哲学家,还是哲学爱好者,需要那些哲学家们说了算。
   美学家,美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的一门科学,与哲学靠得最近。当然,画画是艺术活动,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但是,是不是只要画了画,只要进行了艺术活动,只要进入了审美过程,你就是美学家了呢?肯定不是。
   历史学家,说到历史学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范文澜,因为他写了历史巨著《中国通史》,再往前推,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撰写《二十四史》的那些人,理所当然的可以称为历史学家。否则,即便能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通读数遍,甚至倒背如流,运用得出神入化,也不能称为历史学家。
   思想家,这个头衔就比较难了,需要有原创思想,需要有自身体系,需要有广泛传播和认可,需要有独立之精神,需要对真理的坚守,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所以,在中国能称得上思想家的,古往今来,寥若晨星。尤其当代,没听说过范曾先生拿出过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引领了什么时代潮流。
   国学大师,这个称呼应该是指在国学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比如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等等。但是这个称谓现在已经不是那么荣耀了,就像小姐称谓的变迁一样,现在的国学大师一般都会被看成是骗子。
   所以,高帽选择需谨慎,不能因为中国画是哲学的,画家就是哲学家;不能因为中国画是诗性的,畫家便是诗人。不能因为名气大了,无论什么领域,只要涉猎,便是大家,只要出门旅游,便是旅行家;只要吃饭,便是美食家;只要讲几句话,便是演说家;只要上了几天课,便是教育家;只要瞅上几眼,便是鉴赏家……
   过去那个特殊时期,一顶高帽便足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可见这帽子的含金量是极高的。而现在范曾戴了这么多的高帽,却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可见这帽子有多么廉价。
   也许范曾先生对此并不知晓,只是被人高级黑。所以,假如范曾先生能够站出来,怒斥一下那些黑他的主,我们的疑惑便会立刻烟消云散。
   【原载《本溪日报》】
   插图 / 称谓与身份 / 佚 名
其他文献
1  1933年,才子沈从文和学生张兆和在北京结婚。时年,张兆和的妹妹也来了北京,赋闲在家,便去北大旁听。后来,索性报考了北大。北大入学考国文、史地、英文和数学,共四门。前三门她都不在话下,国文还考了满分。这三门加起来总分就远超分数线。最后一门数学,不加也罢,因为她考了零分。  北大有明文规定,考生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这可急坏了一众爱才的阅卷老师。他们率先向阅卷的数学老师施压,让他找补几分。
期刊
考试在即——想想做弊。   面试在即——托托关系。   汇报在即——摆摆成绩。   提拔在即——送送钱币。   接见在即——拍拍馬屁。   换届在即——拉拉人气
期刊
“回来吧!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妈妈的时间不多了。” 这是一个身患癌症妈妈的悲怆呼唤。  曾经的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高考状元——杨仁荣,在九年前突然失联,身在家中的父母百般焦急。这些年,其父母一直没有停下寻找的步伐,妈妈每每想起失踪的儿子,都数度晕厥。如今,他的妈妈身患癌症,时日已不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再看你一眼”。母亲盼儿归  江西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的杨崇生一家如今笼罩在一片悲
期刊
一副笑臉,讨好上级;   一副假脸,敷衍同级;   一副冷脸,吓唬下级;   一副凶脸,装显威力;   一副油脸,对待民黎。
期刊
老舍出生在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阵亡。全家人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老舍九岁的时候,母亲打算送他去私塾读书。但在当时,一家人节衣缩食才仅够吃饭,根本拿不出余钱来读书。见母亲为难,老舍表示:“我不去私塾读书了。”母亲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不用担心,说自己会想办法解决。  几天后,母亲高兴地对老舍说:“我们有钱了,你可以去私塾读书了。”老舍
期刊
傍晚,散步至城北的“夕阳红公寓”,在门口稍作犹豫,走了进去。  十几位老人围坐成一圈,正聚精会神地听一个年轻姑娘读书。我好奇,就近了前去,站在老人外围听起来。  姑娘见我这不速之客,微笑着把书合上。我看了书名《一片叶子落下来——关于生命的故事》,是写给孩子的绘本。  我不解地问姑娘:“这是孩子的书,你怎么读给老人们听呢?”  姑娘依然微笑:“这你就不懂了,老人们最喜欢听的就是童话故事。”说完,又继
期刊
当面称兄道弟,背后互相妒忌;   当面信誓旦旦,背后背信弃义;   当面彼此合作,背后争权夺利;   当面诚心真挚,背后假心假意;   当面和颜悦色,背后阴色密密;   当面温文尔雅,背后超過恶痞;   当面关心爱护,背后满心算计;   当面礼尚往来,背后忘恩负义。
期刊
那一年,她病了,他用板车拉着她去镇上找诊所看病。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掏出口袋里所有的硬币,郎中终于给她打了针,再塞给她两副黄竹纸包着的中药。  他拉着板车往回走,她依旧坐在板车上。穿过一条小街,向右拐,再穿过一条街,好香好香的气味儿飘过来。他狠狠咽了口唾沫,迟疑几秒,止了步,回头:“你想吃油条不?”  板车上的她本来也在偷偷咽唾沫,忽而听到他的问话,愣了愣,摇头:“不吃,不想吃。”她摁摁布包里那几个
期刊
龚自珍是近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一名坚定的爱国者。但他的长子龚橙却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大汉奸,晚年穷困潦倒,最后因精神失常,发狂而卒,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要让它长成参天大树,就要毫不留情地砍掉树干周围长出的枝杈,否則树就会长成浑身是杂枝的无用之材。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小树一样,也要“砍掉”孩子不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  (读2018年9月《虎父有犬
期刊
清晨,去公园散步,会途经一条街道。一天,散步返回,距离垃圾桶两三米远时,装运垃圾的车子已经停下,垃圾清运工随即从车上跳下来,对着我跟老公说:“你们快走几步,等你们过去了,我再打开垃圾箱的门,要不然气味太难闻。”我们快步走过,见我们走出一段距离,清洁工才把桶里的垃圾装上车。  这次散步,使我不仅有了好心情,还有了满心的感动。我不禁这样想,工作永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善良,才是一个人高贵的衣衫。  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