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民国之后无大师”;还有人说,“季羡林之后无大师”。这话对吗?清人赵翼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以,人们大可不必焦虑,在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大师。
不过最近一名人的网上条目还是吓我一跳,这里不妨原条录下:范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鉴赏家、杂学家、讲演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诗人。
天哪,涉猎领域之广,桂冠光环之多,真是够惊世骇俗了。我不是那种看不得人家好的人,中国这些年,很有一些决心,要复兴传统文化。文化要复兴,没有大师是万万不能的,大师少了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范先生的头衔如此之多,这是好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这样的人才,国之幸也。只要名副其实,就是再戴上几顶,又有何妨?但是,古人早告诫过我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话是否适合范曾,我们不妨细细甄别一下。
书画巨匠,这个我没意见,因为在《范曾自述》中,他这样写道:“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如此说来,范曾先生的书画巨匠之称谓,还是当之无愧的。
慈善家,这个简单,只要有钱,只要肯捐,只要经常捐,慈善家这个称号不会有人吝惜的;社会活动家,这个也不难,不老在家里呆着,什么活动都参加一些,就可以认领这个头衔;讲演家,这个要求也不很严格,多发发言讲讲话,注意一下抑扬顿挫,就可以称为讲演家;杂学家,这个我不太明白,不知杂学家为何物,大概是人家知道的多,三教九流,阴阳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吧;鉴赏家,这个也不难,你把书画或者什么杂物拿来,让我看一看,瞅一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行。
诗人,过去这个称谓十分神圣,但是现在也廉价起来。现在的诗人门槛也不是很高,写了几首诗,便可以称诗人。比如余秀华,虽然出生时因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但因为写了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便成了当代知名度很高的诗人。
教育家,这个我不太认可,我不知道中国当代可否有教育家,学校是国家办的,教材是国家编的,讲课内容是经过审定的,教育经费是国家统一划拨的,还有多少是你的呢?
散文家,这个称谓比诗人,比作家都有点难。要成为散文家,得在这个领域有极特殊的建树才行。中国写散文的人最多,但能称得上散文家的也就朱自清、冰心、余光中、余秋雨、汪曾祺那么几位吧。范曾先生的散文,有点特点,但并不出类拔萃。
哲学家,虽然英文的含义是爱智慧的人,但并不是爱了智慧便是哲学家。在我眼里,哲学家过于深奥,这门学科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那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所以范曾先生是不是哲学家,是大哲学家还是小哲学家,还是哲学爱好者,需要那些哲学家们说了算。
美学家,美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的一门科学,与哲学靠得最近。当然,画画是艺术活动,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但是,是不是只要画了画,只要进行了艺术活动,只要进入了审美过程,你就是美学家了呢?肯定不是。
历史学家,说到历史学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范文澜,因为他写了历史巨著《中国通史》,再往前推,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撰写《二十四史》的那些人,理所当然的可以称为历史学家。否则,即便能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通读数遍,甚至倒背如流,运用得出神入化,也不能称为历史学家。
思想家,这个头衔就比较难了,需要有原创思想,需要有自身体系,需要有广泛传播和认可,需要有独立之精神,需要对真理的坚守,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所以,在中国能称得上思想家的,古往今来,寥若晨星。尤其当代,没听说过范曾先生拿出过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引领了什么时代潮流。
国学大师,这个称呼应该是指在国学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比如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等等。但是这个称谓现在已经不是那么荣耀了,就像小姐称谓的变迁一样,现在的国学大师一般都会被看成是骗子。
所以,高帽选择需谨慎,不能因为中国画是哲学的,画家就是哲学家;不能因为中国画是诗性的,畫家便是诗人。不能因为名气大了,无论什么领域,只要涉猎,便是大家,只要出门旅游,便是旅行家;只要吃饭,便是美食家;只要讲几句话,便是演说家;只要上了几天课,便是教育家;只要瞅上几眼,便是鉴赏家……
过去那个特殊时期,一顶高帽便足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可见这帽子的含金量是极高的。而现在范曾戴了这么多的高帽,却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可见这帽子有多么廉价。
也许范曾先生对此并不知晓,只是被人高级黑。所以,假如范曾先生能够站出来,怒斥一下那些黑他的主,我们的疑惑便会立刻烟消云散。
【原载《本溪日报》】
插图 / 称谓与身份 / 佚 名
不过最近一名人的网上条目还是吓我一跳,这里不妨原条录下:范曾,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美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鉴赏家、杂学家、讲演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诗人。
天哪,涉猎领域之广,桂冠光环之多,真是够惊世骇俗了。我不是那种看不得人家好的人,中国这些年,很有一些决心,要复兴传统文化。文化要复兴,没有大师是万万不能的,大师少了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范先生的头衔如此之多,这是好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这样的人才,国之幸也。只要名副其实,就是再戴上几顶,又有何妨?但是,古人早告诫过我们,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话是否适合范曾,我们不妨细细甄别一下。
书画巨匠,这个我没意见,因为在《范曾自述》中,他这样写道:“当我有了这样的明确的发现之后,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如此说来,范曾先生的书画巨匠之称谓,还是当之无愧的。
慈善家,这个简单,只要有钱,只要肯捐,只要经常捐,慈善家这个称号不会有人吝惜的;社会活动家,这个也不难,不老在家里呆着,什么活动都参加一些,就可以认领这个头衔;讲演家,这个要求也不很严格,多发发言讲讲话,注意一下抑扬顿挫,就可以称为讲演家;杂学家,这个我不太明白,不知杂学家为何物,大概是人家知道的多,三教九流,阴阳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吧;鉴赏家,这个也不难,你把书画或者什么杂物拿来,让我看一看,瞅一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行。
诗人,过去这个称谓十分神圣,但是现在也廉价起来。现在的诗人门槛也不是很高,写了几首诗,便可以称诗人。比如余秀华,虽然出生时因大脑缺氧造成脑瘫,但因为写了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便成了当代知名度很高的诗人。
教育家,这个我不太认可,我不知道中国当代可否有教育家,学校是国家办的,教材是国家编的,讲课内容是经过审定的,教育经费是国家统一划拨的,还有多少是你的呢?
散文家,这个称谓比诗人,比作家都有点难。要成为散文家,得在这个领域有极特殊的建树才行。中国写散文的人最多,但能称得上散文家的也就朱自清、冰心、余光中、余秋雨、汪曾祺那么几位吧。范曾先生的散文,有点特点,但并不出类拔萃。
哲学家,虽然英文的含义是爱智慧的人,但并不是爱了智慧便是哲学家。在我眼里,哲学家过于深奥,这门学科里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那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所以范曾先生是不是哲学家,是大哲学家还是小哲学家,还是哲学爱好者,需要那些哲学家们说了算。
美学家,美学是关于艺术和审美的一门科学,与哲学靠得最近。当然,画画是艺术活动,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但是,是不是只要画了画,只要进行了艺术活动,只要进入了审美过程,你就是美学家了呢?肯定不是。
历史学家,说到历史学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范文澜,因为他写了历史巨著《中国通史》,再往前推,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撰写《二十四史》的那些人,理所当然的可以称为历史学家。否则,即便能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通读数遍,甚至倒背如流,运用得出神入化,也不能称为历史学家。
思想家,这个头衔就比较难了,需要有原创思想,需要有自身体系,需要有广泛传播和认可,需要有独立之精神,需要对真理的坚守,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所以,在中国能称得上思想家的,古往今来,寥若晨星。尤其当代,没听说过范曾先生拿出过什么惊世骇俗的思想,引领了什么时代潮流。
国学大师,这个称呼应该是指在国学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比如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等等。但是这个称谓现在已经不是那么荣耀了,就像小姐称谓的变迁一样,现在的国学大师一般都会被看成是骗子。
所以,高帽选择需谨慎,不能因为中国画是哲学的,画家就是哲学家;不能因为中国画是诗性的,畫家便是诗人。不能因为名气大了,无论什么领域,只要涉猎,便是大家,只要出门旅游,便是旅行家;只要吃饭,便是美食家;只要讲几句话,便是演说家;只要上了几天课,便是教育家;只要瞅上几眼,便是鉴赏家……
过去那个特殊时期,一顶高帽便足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可见这帽子的含金量是极高的。而现在范曾戴了这么多的高帽,却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可见这帽子有多么廉价。
也许范曾先生对此并不知晓,只是被人高级黑。所以,假如范曾先生能够站出来,怒斥一下那些黑他的主,我们的疑惑便会立刻烟消云散。
【原载《本溪日报》】
插图 / 称谓与身份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