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在阅读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略读课文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关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认为,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在学习精读课文时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把略读课文读懂。可见,略读课文是以学生“了解”为前提的,而不是放任不管的“完全学生行为”。 因此,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一定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初中略读课文一般都是文字比较浅显的、趣味性比较浓的、学生能够自学的课文。对于课本的具体内容,学生可以“不求甚解”,只要能够做到“把握整体,把握重点,把握内涵”就可以了。但我们要知道,“略读”是相对“精读”而言的,不是“浏览”;略读教学“略”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略读课文的比例在教材中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忽略略读课文的教学,势必会失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此以往,显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略读教学过程中,少数语文教师对“略读”缺乏正确的理解,教法十分单调,缺乏个性。其具体表现为在略读课文教学时,有的教师根本不敢放手,仍然精雕细琢,面面俱到,没有主次,将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一样上,使略读不“略”。 有的语文教师却过于放手,放任自流,或者仅仅是一读带过,使略读又显得太“略”了,甚至是 “略”到了极点。面对这些教师该“略”不略,该“精”不精,不是过详就是过略的两种极端的教学现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危害性,长此以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必将受阻。
那么如何避免上述两种极端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略读”更需“精心”地教。略读课文的前面一般都有“导读”,教师要提纲挈领,精心安排,大胆放手,哪里应当是略“教”的、哪里不应当略“学”的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让学生做到“略”有所思,“略”有所悟,更让学生在自学方法上“略”出不同,“略”出精彩。
其次,教师应大胆放手,恰当取舍。略读课文教学最难把握的就是教材的“取舍”问题。那么略读课究竟该怎么上呢?教师应该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因为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还要渗透方法的指导。渗透以后,要“更多地放手”,要“细嚼慢咽”,因为课堂上的主角始终是学生,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给我们惊喜。教师要选准略读课文的切入点,讲解要“精”,延伸要“宽”,紧扣提示,凸显重点。也就是要以“阅读提示”为起点,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删繁就简,找准着力点,直奔主题。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除了速读、默读外,还有寻找式阅读、浏览式阅读等。要略教师的精讲细析,不略学生的语言实践;要简略教师的精密设计,不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踩准略读课文的“精读点”。略读课文“精读点”在整篇课文只占一小部分内容,其教学也是整篇课文教学的“部分”。要让学生运用有关的学习方法自学相关的语段,从而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运用平时掌握的读书方法如“读一读、圈一圈、议一议、作批注”等进行自学。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进行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情感。
再次,教师应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略读课文有时更需要精心地教。精讲课文也好,粗读课文也罢,就题材来讲,在同一单元,两者相似。但从方法而言,无不涉及阅读教学,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明确两点,即品和赏。品,无外乎品其形、品其义,品其境。所谓品其形,这一点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可以解决,当然,若结合一些激励手段进行,效果更好;品其义,这部分涉及的层面有对字、词的理解,重点句的把握,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的感知。重点句段可通过学生提出,采用不同方式解决。而写作方法、写作顺序,教师可进行适当点拨;品其境(情)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作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真正“了解”略读课文的“情”;赏,即欣赏,在阅读过程中,亦可对文中人物、景物进行评析,站在作品之外进行欣赏。略读中的知识点多,教师的讲解分析少,由学生自己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要简化教学环节,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略处理”和“精对待”要“融为一体”。虽然说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在课文的重点、精彩之处用精读的手法来处理,让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教学得法,它所发挥的作用一定不比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小。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抓大问题,放小问题;抓疑难处,放易解处;抓语言学习,放情节分析。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大胆放手,恰当取舍,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略读教学过程中,少数语文教师对“略读”缺乏正确的理解,教法十分单调,缺乏个性。其具体表现为在略读课文教学时,有的教师根本不敢放手,仍然精雕细琢,面面俱到,没有主次,将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一样上,使略读不“略”。 有的语文教师却过于放手,放任自流,或者仅仅是一读带过,使略读又显得太“略”了,甚至是 “略”到了极点。面对这些教师该“略”不略,该“精”不精,不是过详就是过略的两种极端的教学现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危害性,长此以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必将受阻。
那么如何避免上述两种极端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略读”更需“精心”地教。略读课文的前面一般都有“导读”,教师要提纲挈领,精心安排,大胆放手,哪里应当是略“教”的、哪里不应当略“学”的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让学生做到“略”有所思,“略”有所悟,更让学生在自学方法上“略”出不同,“略”出精彩。
其次,教师应大胆放手,恰当取舍。略读课文教学最难把握的就是教材的“取舍”问题。那么略读课究竟该怎么上呢?教师应该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因为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还要渗透方法的指导。渗透以后,要“更多地放手”,要“细嚼慢咽”,因为课堂上的主角始终是学生,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给我们惊喜。教师要选准略读课文的切入点,讲解要“精”,延伸要“宽”,紧扣提示,凸显重点。也就是要以“阅读提示”为起点,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做到删繁就简,找准着力点,直奔主题。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除了速读、默读外,还有寻找式阅读、浏览式阅读等。要略教师的精讲细析,不略学生的语言实践;要简略教师的精密设计,不略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踩准略读课文的“精读点”。略读课文“精读点”在整篇课文只占一小部分内容,其教学也是整篇课文教学的“部分”。要让学生运用有关的学习方法自学相关的语段,从而训练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要让学生运用平时掌握的读书方法如“读一读、圈一圈、议一议、作批注”等进行自学。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进行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情感。
再次,教师应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略读课文有时更需要精心地教。精讲课文也好,粗读课文也罢,就题材来讲,在同一单元,两者相似。但从方法而言,无不涉及阅读教学,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明确两点,即品和赏。品,无外乎品其形、品其义,品其境。所谓品其形,这一点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可以解决,当然,若结合一些激励手段进行,效果更好;品其义,这部分涉及的层面有对字、词的理解,重点句的把握,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的感知。重点句段可通过学生提出,采用不同方式解决。而写作方法、写作顺序,教师可进行适当点拨;品其境(情)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作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真正“了解”略读课文的“情”;赏,即欣赏,在阅读过程中,亦可对文中人物、景物进行评析,站在作品之外进行欣赏。略读中的知识点多,教师的讲解分析少,由学生自己感知内容,积累语言。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要简化教学环节,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略处理”和“精对待”要“融为一体”。虽然说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在课文的重点、精彩之处用精读的手法来处理,让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教学得法,它所发挥的作用一定不比精读课文教学的作用小。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抓大问题,放小问题;抓疑难处,放易解处;抓语言学习,放情节分析。只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大胆放手,恰当取舍,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