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之爱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_flyi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这就更加要求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深信:每个行为背后皆有正向的目的,对于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所谓:"无规矩就不成方圆。"我认为班级的管理首先应该从建立健
  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常规管理,应当从一个"严"字入手。
  近年来,我接的每一个新班级,第一节课我便宣布我的治班"大方针",然后带领学生学习{{中学生法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规校纪,班规班纪。面对这些制度,要求学生务必牢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之上。在执行这些班规时,班主任首先要以一位"严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面对学生的过时。切记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记得刚开学没几天。在卫生大扫除中,值日生姚克龙没扫地就回家了,我了解了他经常不扫地。偷偷溜走。第二天我责令他补扫,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并扣去情节分。当时,有些学生提出罚扫一周。我拒绝了,我认为以罚代管,势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对班规班纪的认同及班主任的信任,事后我进行了反思,自己应该常深入学生中去要做嘴勤,腿勤,心细的班主任。要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我常想,一个常怀"母爱"之心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啊,撒进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么能忘记呢?交往交际的融洽,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开学不久,有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在家宠爱有加,在校更是无法约束自己,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惹事,今天在你的本子上写脏话,明天在他衣服上画画,别人骂一句,他骂十句。甚至到外面捡石子到教室寻机打人。等等。。。。。。有一次,他父亲来学校,知道他惹事了,从教室把他叫出去,就是一顿打骂。当时我意识到这也许是转化他的好机会,于是我就忙推开他的父亲。并且当着他的面表扬了这个学生。热爱劳动,打扫卫生积极,尊敬师长,体育成绩也比较好等等。并指出家长不应以打骂代教育。这时我看到了这位学生对我的感激和信任的
  目光。后来,经过几次交谈,他在各个方面表现越来越好。
  我认为,对于学生即严又爱,严中当爱。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因为学生在老师眼中永远是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的挚友!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接近,班级工作的开展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经常同他们个别谈心,从学习、心理、爱好、家庭等处了解学生,利用晚上经常同学生交流沟通、同家长沟通。如赵旭,我刚接班时,他学习成绩差,写字就是胡划,心里承受力特别强,根本不把老师的批评当回事。我找到他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摸清了他的个性特征,然后采用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这个学期各方面都有较明显的进步。如当我发现某位家长由于孩子不听话而打其耳光,我就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调节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让那位家长认识到了错误,也使那位学生对我产生了好感与信任。再如碰到学生生病后住院我第一时间赶去看望及问候,让学生感到亲切如父母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个美丽的光环后面,体现的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期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一根草去"。教师正是用这种无私的爱,呵护她所教育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残缺家庭的孩子更为重要。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他们表现的既自卑,又敏感。在孤僻与忧郁中,他们常常走极端,给社会带来不安的因素。因此,我们更要用特殊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义不容辞的将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他们。
  我曾经教过一位姓赵的女孩,她的父母离异了,她一直和她的姨妈住在一起,在班级里,她就像一个小刺猬一样,没人敢惹她也不听老师的话。和一些不学习的同学交往,经常迟到早退。有的时候还化妆,穿着打扮也很怪异。谁的话也不听,一直都是班级里的问题学生。针对这位学生我采取了和她沟通的教育方式。和她一起走进生活。在她过生日这天给她买了蛋糕,和其他同学一起给她过生日。还给她买了生日礼物,她很感动,她说这是她过得最快乐的一个生日。还记得有一次她生病了,下了班,我就去她家照顾她,陪她打针。孩子感动的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是她的老师妈妈。从此以后,这名同学非常,上进听话。最后考上了高中。
  人人都需要爱,渴望爱。特别是那些心细和生理又缺欠的同学,更需要教师用崇高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满足他们心里上对爱的需求。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就是学生的强心剂。
  在我班,后进生在班中为数不多,但能量大,影响坏。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我用自己对差生的真诚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门。其次我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要爱护和关爱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遇到难题和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一个新来的人——班主任。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接近的人,对于言语要求和宽容大度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刻薄,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工作原则及艺术。严师、慈母、挚友可称的上当代班主任的最佳形象。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离不开听,听人说话,听音乐,听故事……在学生的学习中更离不开倾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听老师说,这个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来课。倾听是与生俱来的,善于倾听却需要后天的培养。是呀!会不会听,真的不一样。我们都知道会听才会学。会听,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落实“听”的目标要求呢?  一、明确听的要求,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爱说要认真听哦,听好哦!但学生不知道怎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行动)、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幼儿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幼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 “疑难杂症”也是在所难免的, 而教学反思不失为一剂“良药”。  【关键词】教学反思幼儿教育  有句话叫做“三思而后行”,意为做事之前要多加考虑,深思熟虑过后方可行事。思在前固然重要,它可以避免不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晓四方。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从传统语文教学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
期刊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工具,这一点早就取得了社会共识。从2001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现在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一年级上册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但对于刚刚踏进小学校门的孩子们来讲,那些形象的具体的东西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而学习拼音符号是抽象枯燥的,学生不感兴趣,很难让孩子记忆 。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孩子在头脑中
期刊
【摘要】语文课离不开读,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从“读出兴趣——教材和课外辅助材料结合、读出感情——课文和音乐的结合、读出风格——课文不同风格之间的联系、读出感悟——语文和生活的结合、拓展延伸——走向文学的广阔天地”几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新课标朗读教
【摘要】劳技是一门集创新、联想、实践的新型课程,所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赋予了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劳技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即要构建和谐的劳技课堂。  【关键词】劳技课和谐科学探究能力  最近几年《中考说明》指出了对学生劳技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操,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正在实施提高全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将危机感变为成就感,除了不断地加强学习外,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