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不同的实验方法,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研究,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对于物质科学领域中的学习,组织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可采用“问题聚焦——猜想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实践检验——得出结论”这一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1:定性实验
导体与绝缘体(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科学下册)
问题聚焦:老师出示电路检测器,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现在如果老师不把电线连接起来,而是这中间放一块橡皮擦,孩子们想一想,电流能通过这块橡皮擦吗?
猜想假设:分小组讨论并说出理由,严格按照“检测检测器——预测——检测——重复检测”的过程进行。要求学生学会的一块橡皮检测的过程有以下5个步骤:1. 从右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亮,把预测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2.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3.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4. 重复检测一次;5. 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6. 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制定探究计划:老师出示本节课要探究的实验材料(铁钉、一元硬币、铜片、铝片、塑料片、木片、丝绸、石头、皮毛共9种材料),发放实验记录表
实践检验:学生开始探究实验
得出结论:知道生活中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在设计本节课时,在教法及学法上有以下两点体会:
体会一:设计本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也就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引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地开展探究活动,就要有科学活动的规则。
体会二:在科学课堂上,所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倡导小组成员间或组组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竞争。在小组活动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而做不同的工作。如:在检测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活动中,有的同学负责材料工作,把要检测的材料从右盒子里拿出来,递给检测的同学,检测完毕,从检测员手中接过来放进左边的盘子里;有的同学负责检测工作,并把检测到的情况让全组同学看到,然后将检测的结果汇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认真地观察检测过程,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工作;负责汇报的同学在配合其他同学的工作时,聆听大家的意见,作出汇报的准备。因为检测的材料比较多,有的角色也可以替换,经历不同的操作过程。
案例2:定量实验
摆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五年级科学下册)
问题聚焦: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绳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摆角)
猜想假设:都有可能,选择你感兴趣的因素来开展探究,说说原因
制定探究计划:出示实验材料,分小组制定探究计划
实践检验:分小组实验,明确哪一个是定量,哪些不变量
实验一: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线长度不变,改变摆锤重量,重复观测原重量,2倍重量,3倍重量的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实验二: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长度,重复观测原摆绳长,2倍摆绳长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实验三: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角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绳长短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角大小,重复观测90度,45度摆角时,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得出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这是一节探究性很强的定量实验课,从问题聚集开始,到得出结论,整个探究活动一气呵成,要做到重点突出,当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后,把重点放在对测量的数据分析上,并用数据说话的探究课。重复测量、严谨记录、科学分析,教师要在课堂上反复渗透、暗示、指导的,意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测量以及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效果比较明显。
责任编辑 潘孟良
案例1:定性实验
导体与绝缘体(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科学下册)
问题聚焦:老师出示电路检测器,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现在如果老师不把电线连接起来,而是这中间放一块橡皮擦,孩子们想一想,电流能通过这块橡皮擦吗?
猜想假设:分小组讨论并说出理由,严格按照“检测检测器——预测——检测——重复检测”的过程进行。要求学生学会的一块橡皮检测的过程有以下5个步骤:1. 从右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亮,把预测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2.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3.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4. 重复检测一次;5. 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6. 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边的盘子里。
制定探究计划:老师出示本节课要探究的实验材料(铁钉、一元硬币、铜片、铝片、塑料片、木片、丝绸、石头、皮毛共9种材料),发放实验记录表
实践检验:学生开始探究实验
得出结论:知道生活中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在设计本节课时,在教法及学法上有以下两点体会:
体会一:设计本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也就是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引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地开展探究活动,就要有科学活动的规则。
体会二:在科学课堂上,所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倡导小组成员间或组组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竞争。在小组活动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而做不同的工作。如:在检测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活动中,有的同学负责材料工作,把要检测的材料从右盒子里拿出来,递给检测的同学,检测完毕,从检测员手中接过来放进左边的盘子里;有的同学负责检测工作,并把检测到的情况让全组同学看到,然后将检测的结果汇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认真地观察检测过程,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工作;负责汇报的同学在配合其他同学的工作时,聆听大家的意见,作出汇报的准备。因为检测的材料比较多,有的角色也可以替换,经历不同的操作过程。
案例2:定量实验
摆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五年级科学下册)
问题聚焦: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绳的长短、摆锤的重量、摆角)
猜想假设:都有可能,选择你感兴趣的因素来开展探究,说说原因
制定探究计划:出示实验材料,分小组制定探究计划
实践检验:分小组实验,明确哪一个是定量,哪些不变量
实验一: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线长度不变,改变摆锤重量,重复观测原重量,2倍重量,3倍重量的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实验二: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度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幅大小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长度,重复观测原摆绳长,2倍摆绳长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实验三:师:我们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角有关,那么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要改变的条件又是什么?
生:摆绳长短和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角大小,重复观测90度,45度摆角时,摆锤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
得出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这是一节探究性很强的定量实验课,从问题聚集开始,到得出结论,整个探究活动一气呵成,要做到重点突出,当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后,把重点放在对测量的数据分析上,并用数据说话的探究课。重复测量、严谨记录、科学分析,教师要在课堂上反复渗透、暗示、指导的,意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测量以及数据带来的巨大价值,效果比较明显。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