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画跟他和谐相处着

来源 :东方艺术·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杰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因为各种原因改行的不在少数,一直没有放弃专业的同学,赵杰是其中一个。前些天他发来一组新的水墨作品,让我眼前着实一亮。赵杰的作品,一如其人,在笃实认真之外平添了几分韵致与文思。
  我常常认为,艺术家之于艺术,必须能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要进入传统,明了其堂奥,以此确立根基和依据;“出乎其外”是要跳出前人窠臼,有所创新。对于前者,比较容易做到;而于后者,既需勤奋,更要悟性,所以显得尤其珍贵和重要。惟有进入个性化的阐释,将个人的观念、情感托付于个性化的理解和传达时,才可称得上是有专业涵养。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艺术家的价值追求。赵杰的水墨近作,秉承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重视创造性、强调现代感的传统,又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画面所传递的情趣既暗合了当代艺术语境,又有画家比较个人化的阐释。他将笔墨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由此获得了新的意味和形式感。
  从整体看,赵杰作品的造型仍比较“写实”,但在塑型的手段上,却采用主观的、线的、结构式的方式,在线条的断与连、长与短、曲与直、聚与散、虚与实的自由组合中灵活布置画面,从而使显露出的些许构成意味与情景表达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语言的张力便孕育其中。在笔墨的结构关系上,比较单纯,不求水墨淋漓,而运用类似于一种工笔式的勾染,却打破了传统的组织线条的方式,线为骨架,淡墨复之,徘徊婉转。其画面效果大致有二:其一,淡墨本身的品质和性格凸显出来,以此奠定审美基调;其二,将关注点放置在物象之外的语言和氛围上,有着某种“境生象外”的意义。画家倾心于灰色调的铺陈与微妙对比,这与其他表现风景题材的作品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我看来,其中隐喻着赵杰对当代生活的理解,同时也切合了现代艺术所要求的微妙、细腻、含蓄的形式感。我相信,赵杰试图在语言建构的过程中完成一种观念的传递,这个观念既属于画家的自我感受,也与时代风尚取得了联系。
  在我的记忆中,公共场合里的赵杰常常沉默着,理性而含蓄,他有时也幽默一把,大概是一种灰色的幽默。我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这样的取向,他的画跟他是和谐的。
  已记不清哪一位美学家说过这样的话:艺术的生长,建立在每一个鲜活生命个体对世界的领悟和表达中,像一面镜子,在里面,我们哪怕只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一点讯息,却因为它是个人的,并使我们由此个人而能推导出那个时代的讯息,这个画家就是有价值的。赵杰的作品或可为凭。
  (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画家、美术评论家。)
其他文献
回响  早年曾翻阅阿根廷作家豪·路·博尔赫斯的《海洋》:  海洋是谁  那狂暴古老的家伙是谁  它侵蚀着陆地的支柱  是许多海洋中的一个  是深渊、光辉、偶然和风  海的多面荣光,在诗文中获得肯定、褒扬,甚至赞美。这样的文字太过狡黠、迷人,它自觉地回避掉单一化呈示所带来的惟一理解,描述承载着复杂的矛盾。疏离的语感中意象叠生,将同一物象交错的多级性质延伸为无比瑰丽的视觉美学。  杜小同创作于2011
期刊
在“水墨”众多玄之又玄的意义指涉中,“写意”是最具代表性的了。也正是“写意”,才令水墨超拔出单纯的材料层面而具有了某种精神指向—一种涉及品格修养的高贵的精神指向。在水墨画的创作实践中,对游离、飘忽、悬置的“写意性”的个人化追求(写意的模糊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只能是见仁见智的个人化理解),让我们在感恩传统的同时,又不得不举步维艰地知难而上。借助导师周京新教授的点拨与教诲,加之这几年的思考与实践,自己对
期刊
一九七三年十月生,湖南湘潭人。  二○○五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居北京,艺术家。  个展:  二○○八年,『垠异语者—谭军纸上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二○一三年,『游离』(亦安画廊)。  群展:  二○一三年,『似似非非』(于斯空间,长沙);  『纸境·纸上作品群展』(亦安画廊,北京);  『凡逸—当代水墨宇辰邀请展』(宇辰美术馆,烟台);  『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十年集
期刊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主要展览活动  二○○○年,『多项选择水墨画展』(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北京)。  二○○二年,『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大展』,获优秀奖(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  二○○三年,『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二○○四年,『全国艺术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国画作品大展』(浦江)。  二○○六年,『笔
期刊
从容—这就是理想了。晚安!  多亏日子还有难过和失落,让我们在一场场身不由己的努力中进化成更好的自己。  很久以来,我总活在一种恐惧里,那或是一种对于想象中自己很难完成的理想的期许,我总害怕它离我越来越远,又害怕它近在眼前。然而却是这种恐惧令我始终热血沸腾,令我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最大的执念就是“人生的意义”。  强调“存在感”这种所谓真实的感受阻止了我们获得自由。  “什么叫最有价值?就是不
期刊
时间:2013年8月15日  地点:山东烟台杜小同画室  对话人:赵力 杜小同 秦霈  文字整合:秦霈  作为70后当代水墨的代表画家之一,杜小同有着别于其他画家的敏感与孤寂,在画面的处理上他会有意识的消解那些明确的“形”,弱化那些“物”的特指性,将潜在内心的情绪含于整体的精神深处,却又无迹可循。  —编者  秦霈(以下简称“秦”):之前见你早期的作品都是从杂志等印刷品上,这次得以见这么多的原作,
期刊
一九七七年生于山东威海。  二○○三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艺术学院讲师。  参展及获奖  二○○九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中国美术馆)。  二○○八年,作品《残》、《雨中的鸡冠花》入选『山东省「五一文化奖」美术类作品展』并分获一等奖、三等奖。  二○○七年,参加『水墨意趣—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八人展』(大禹美术馆)。  二○○六年,参加『诗情
期刊
为了支撑我的荒墟,我捡起这些碎片。  当然我要供给你。  —艾略特《荒原》  一、处境  怀有一种被孤立的现实性站在杜小同的画前,伴随着过度的敏感和痉挛我们才得以回应他细腻多层的镜像,他把那种直观遭遇的在场感扩展成一种新的活生生的人生意念,这是必然的处境,必然让我们陷入深思。  处境几乎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  从另一个角度讲,沿着多重情感交织的途径,不断地折纸一般地将时间与景物折进笔墨与胸怀,往往
期刊
梅繁(以下简称“梅”):就最近的这个阶段来看,你同时进行着两种不同题材、不同面貌的创作:一方面,你的水墨人物作品,无论是画面的构成形式、人物的造型处理,还是笔法、色彩等运用方式,乃至表露出的些许情色意味,都带有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另一方面,你的写意花鸟画(当然,这类作品并不能以单纯的“花鸟画”来概括,因为除开花鸟之外,还有禽鱼、瓜果、草虫等等元素出现,为谈论简便,姑且还是以“花鸟”一词代之),走的却
期刊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泉城画院画师。  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美术学学士学位。  二○○○年至二○○二年,中国美术学院人物画系进修。  二○○二年至二○○五年,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岳海波先生。  二○○五年至今,任教于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品投资教研室。  二○○九年至二○一○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访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