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修行者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RACE八年,采访过无数的优秀女性,她们是散落在世界各地优秀中国女性的代表,她们在各行各业从事着她们喜爱的工作,她们用她们睿智的话语、真诚的心灵、广博的学识、向GRACE敞开她们的心扉,和我们的读者一起内省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太多的名字,太多的回忆,在做这期人物回顾,翻看那些过往的杂志时,数度被文中的只言片语所感动,也被彼时采访对象所处的境地所感知,或欣喜,或悲悯,或沉思……
  从中,我们选了九位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来作为我们对第一个优雅八年的总结,她们是王军霞、洪晃、和晶、曾琼、倪薇薇…
  生命短,人生长,第一个八年,也只是个开始,在优雅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修行者。
  
  第一位:王军霞
  采访于2004年8期深度报道
  题头:六年,不长不短,却足已改变太多,GRACE给王军霞做深度访问时,她还是一个正沉浸于第一次恋爱、第一次婚姻的甜蜜幸福中的小女人。没想到采访结束的两年以后,这段婚姻就宣告终结。
  
  标题:王军霞 难以被命运征服
  1
  2004年采访笔记
  小女人——“王军霞下楼了。头发湿漉漉地,黑色紧身背心和黑色紧身齐膝短裤,松松地罩一条时髦的灰色多褶短裙,神采飞扬,运动员气质很明显。她那么瘦,当了妈妈小腹依然很平坦。身材不错。”--这是我们在沈阳信盟别墅她家见到她的第一印象。
  母亲——“晨光很好,直接照到宽大的西餐桌和她的身上,她带着早晨特有的懒洋洋,伸手慈爱的摸着正在乖乖用餐儿子的头,平静地回答我:‘这有什么不好呢?我很幸福呀。’孩子在妈妈的抚下很享受,小嘴发出惬意的声响。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移开孩子。”
  妻子——“王军霞带我去看她在同一小区内正在装修的另一栋别墅。走在小区的石板路上,她身姿轻盈,有夕阳照耀,她的形体格外漂亮。她指着小径告诉我,这些路面冬天都是不会积雪的,因为下面全部都铺了地热系统,沈阳再大的雪都可以融化。这些地热工程是她丈夫公司所负责安装的。然后,她又告诉我,别墅区内所有的地热都是战宇公司安装的。听得出来,她老公的事业发展很好,她的语气很满足。”
  
  2
  之后王军霞六年的生活脉络;
  2004年,出演了导演宁敬武的电影《夺子》。
  2006年 与丈夫战宇协议离婚,财产和儿子都给了男方。
  2007年 再穿白纱,牵手美籍华人黄先生喜结连理。
  2008年,作为大连奥运火炬的第一棒回大连进行火炬传递。
  2009-至今 频频在媒体曝光,接受专访及参与生活类节目。
  
  3
  王军霞现状
  采访中,谈到感情,记者问她“在感情上你怕不怕失去?或者丈夫达不到你的期望值,你怕吗?” 她认真地回答我:“不需要怕。我有的时候也会做比较,会问自己,他怎么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的话?我知道他在用实际行动爱我和我们的家,所以就不会纠缠在这些问题上。我和多数女人一样爱做梦,认为他应该给我送花。他就说,我赚钱给你行不?一分钱不留都给你买花。他就这样实在。一开始我会有失落感,后来清楚了,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最终,前夫战宇的木讷少语,还是成为两人分手的原由。率真如军霞,离婚后开着一辆陆虎只身来到上海,这辆车也成为她当时唯一的财产。她说“我是属于那种生存能力很强的人。”
  再见军霞,已是二年后的金秋,和华裔黄先生举行了婚礼,再次走入婚姻殿堂。时光回返到1999年,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在丹佛举行的一次宴会上,黄先生军霞见到了军霞。“当时,主持人叫王军霞上台,她穿着晚礼服,一路小跑就上去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当面见到王军霞。”宴会的间歇,黄先生找到机会,主动“凑上去”和王军霞照相。而“不注重着装”这却是王军霞对先生的第一印象。
  2007年的某天,“马家军兵变”的13年后,某家电视台的牵线搭桥,马家军聚首。节目最后,面对马俊仁冠冕堂皇的“美意”:“你们,谁谁谁,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教练一定帮忙你们解决。”,在众人都沉默之际,唯有军霞响亮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说:“不需要了,我现在挺好的。因为正是你教会了我意志坚强、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军霞的生命又岂是磨难可以被随意征服的。
  
  第二位:洪晃
  采访于2003年02期我们
  
  题头:《GRACE》的SLOGAN是“过你想要的生活”,洪晃应该是这句话的身体力行者,也许再过八年,洪晃依然是那个爱说,爱玩、爱工作、爱生活的洪晃。时间对于她,真的并不意味着什么。
  
  标题:洪晃 到山溪水暖旁的LOFT找我
  1
  2003年采访笔记
  洪晃生活的两个关键词
  母亲——大名鼎鼎的外交官母亲章含之,不仅有名,还是个美人妈妈。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孩子一般会很辛苦,被家世盛名所累,优秀的会被比较是否青出于蓝,拙劣的会冠以纨绔子弟的恶名。幸而洪晃很优秀,做出版人,作家,时尚杂志主编,主持,样样出色。正事没少干,时下流行的吃喝玩乐她也一样没挪下。如果说母亲章含之身上的优雅大气被世人所公认,洪晃的小情小调纵情生活也早以感染了一大批都市人。
  另一半——“从阳光充足的中午聊到夕阳西下,洪晃的手机响了三次,是她的宝贝儿打来的——他们晚上要参加一个party。靠近五点钟,传说中的杨晓平回来了,风度良好面带微笑,额前的一缕白色头发像是刻意为之,能满足任何人对于设计师的种种猜想。两人带上红酒,驶出了红色吉普车。”
  2
  2008年遇见洪晃
  07年,因为一个工作要找洪晃帮忙要一个人的电话,朋友给了洪晃的电话,打之前也没报什么希望,心想像她这样的名人,要么就是助理接听,要么是永远不通。有了心理准备,拨出去,滴滴才二声,居然接了!
  说明意图,她说:“好啊,没问题,你等等。”就听电话那头一阵翻电话本的声音,然后又认真地一字一句得读出电话号码让我记着。洪晃的爽朗直爽,虽然没打照面,还是活脱脱呈现出来。
  第一次见洪晃,差不多是一年多后,在一个活动上,衣香鬓影,杯光交错,其中不少明星显贵穿梭其中,人很多,不过人人维持着含蓄的仪态,看着热闹的场面,内里却飘荡着似有似无刻意的疏离感。
  在人群里走过,一阵活泼的大笑从身边的某个人群中传出,扭头一看,笑的不是洪晃是谁?穿着宽大的黑色袍子,手里拿着香槟,和一群朋友谈笑正欢。
  也就是她有这样的本事,走到哪里,都是她自己,不带面具不做无谓的矜持,洪晃就是洪晃,独一无二,即便落在美女明星匝堆的地方,也是辨识度极高。
  电视里的洪晃,书里的洪晃,电话里的洪晃,对面的洪晃,原来都一个样,没有什么不同。
  
  3
  洪晃现在时
  感情—04年的我们在洪晃LOFT家的采访以杨晓平的出现而结束,这是她与第三个老公离婚后,一直在一起的男人。而现在,这个被他唤做“宝贝儿”的男人,依然出现在她生活中,他们没有结婚,维持着同居关系,但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共同收养了一个叫平平的女孩儿。也许对她来说,婚姻真的不再意味着更多,在一起,就是幸福吧。
  
  工作—洪晃又开始自己操刀做主编了,尤记得《世界都市iLOOK》八月刊的主题是“男人不装”,封面是非常醒目的艾未未。关于这个封面非常好玩的题外话是,一日正在办公室昏昏欲睡,“围脖”上蹦出洪晃的更新,图片是八期的几个倍选封面,其中艾未未举着中指的一张,一下把我的瞌睡给震醒了,说真的,我太喜欢这个封面了!洪晃自己也在“围脖”上唠叨说,全编辑都喜欢这张,但是不一会,“围脖”更新,这张根本通过不了,最后的“和谐”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侠版艾未未。洪晃爱玩,懂玩,在她的围脖我们又看到,她不光在三里屯开了个服装店,这次新杂志的读者交流活动,她又自己跑去当主持了。工作之于洪晃可能没有养家糊口那么严肃,四两拨千金的工作态度,也只有她玩的好又玩的妙。
  
  家庭—章含之的去世,可能是洪晃这几年最艰难的一段了,人去心悲,还有之后很闹腾了一段时间的史家胡同51号院的房产之争。章含之去世后不久,洪晃在自己BLOG上贴出了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她说,妈妈我想你了,让人动容。对于市值2亿的史家胡同51号院,她还是选择了离开,不争什么,她只是说,这个地方是自己留下的是自己满满的回忆。
  
  第三位:和晶
  2003年01期我们
  
  标题:和晶学习下山
  1
  2002年采访笔记
  2002年11月13日我们采访和晶,距离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和晶接棒不到2月。这是她真正被大众所知的一个耀眼舞台,作为主持人,更回避不了“崔永元”这个金子招牌。珠玉在前,多年来一直做综艺节目,突然来到《实话实说》,在媒体上,她也坦诚一开始找不找感觉:“因为小崔那座大山太大了。”
  对于《实话实说》,她对我们的采访记者说,“看,我们在尝试改变。而且我们都做好心理准备,这是必要的代价。”
  彼时的和晶,干练知性有余,但还没有完全把自己打开。
  
  09年,原本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中被“踢到”了央视一套,又将在央视一套改为高清频道的变革中被“淘汰”的《实话实说》,最终正式退出荧屏。和晶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了《别再拿收视率说事了》的文章来为节目的结束给大家一个交代,文中5个“深奥”的问题耐人寻味,在《实话实说》前后做了6年的和晶,颇有小崔“实话实说”的风范了。
  
  2
  和晶现状
  到后来节目的停播后的和晶面临着重新选择的问题,在被外界不段逼问停播内幕和晶回了趟“娘家”, 作为评委现身东方卫视打造的百姓家庭才艺选秀节目《欢聚世博 全家都来赛》,此外,和晶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鸿明坊文化传媒公司和晶策划工作室。那以后还做还做主持?未来的主持之路未为可知道,但从她自组公司来看,已经在主持外给自己拓展了新的职业平台和空间。
  镜头外的和晶,喜欢看书,她曾说,自己比较相信两种人的话,老人和生下来就是思想家的人,因为老人可以看到死亡的影子,他们的一些感想是特别有启发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在遭遇了艰难的职业挫折后的和晶,依然面色平静、举止从容。
  从02年采访到10年,八年过去,和晶经历了职业生涯的颠峰-入主《实话实说》再离开,现时候的她,就像她朋友送给她的一句话—“学习生命如何下山比学习如何攀顶更重要!”
  
  第四位:曾琼
  2005年08期家居
  
  标题:曾琼 生活些微处的拾屑人
  
  1
  2005年采访感受
  05年,曾琼夫妇误打误撞刚刚买下150多年房龄、女艺术家LEONOR FINI的老宅子时,喜不自禁,为我们杂志家居版写了文字,拍了片,翻出隔着陈放了五年的旧杂志,依然嗅得到那喜气洋洋的味道。
  就跟童话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一样,成人世界总有些惊喜在等待着考验我们的耐力,而买房后所引发的一系列喜剧事件,却让曾经的她很“痛苦”。法国人会享受生活是举世无双,但工作效率也令人不感恭维,拖沓到两年的装修,逼到这个文艺滋雅的女人亲自上阵,“手指粗地像胡萝卜,钻戒成了镣铐”,也瘫倒在地大哭,悲凄为什么自己千里迢迢来吃这个苦,哭过,抱怨过,四川妹子的泼辣劲还是上来,该干嘛干嘛。谁说文艺女青年脆弱,她们的脆弱,从来只是留给自己。
  
  2
  曾琼现状
  法国生活的经历,她都写在一本叫《灰屋顶的巴黎》的书里,文章百篇,都是生活之琐事,今日无花果,明日小饼干,也有大动干戈动员全家背土修建花园的壮举……文字是最贴近人的本质的投射,看她的文字,那种中产阶级的安稳富足的生活状态,文艺女青年内心的纤细敏感,一个成都女子的小情小性,客居他乡的幽微情怀……一个女人的风骨,都在她并不刻意的笔触下流淌于生活的些微处,而曾琼如同那个拾屑人,别人捡到的是垃圾,而她,拾到的却是面包屑。
  曾琼有个别名--扫舍,听闻是第一次上网取网名,看见皇历上书:“今日宜 扫舍”,就定了这2个字。从成都到巴黎,再从巴黎到上海,曾琼早已经没有了文化的疏离感,去年开始经营画廊,在工作状态的她,感性是她的外衣,而理性则是她外衣包裹下缜密的内心,谁说她又只是个小女人?上海人常会说一个词“腔调”,混合了成都女人的媚、法国女人的散、上海女人的姿态的曾琼,虽已是中年人妇,却早已把自己调整到一种她自己设定的温度,不温不活,不急不燥,不徐不慢,这个是不是就是那个被叫做气韵的东西?
  
  第五位:李响
  2004年08期深度报道
  1
  2004年采访笔记
   “绯闻是一条绳子,曾经勒死了阮铃玉。但在李响这里,它只是一条围脖,起到些许的装饰作用。”“接触的人越多,我越喜欢狗。” 李响的两句名言,放在今天,更有一种于她人生,四海皆准的气势。
  
  2
  再站江湖
  06年,李响和《体育画报》签约,成为该杂志一名正式记者。《体育画报》林主编说:“李响曾经是一名著名的足球记者,她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资源已经是大家共知的。我们双方也是在互相信任和友好合作的基础上签的合同。” 曾经李响说过,米卢离开中国,她也选择离开,我们采访在广州她的家采访她的时候,她已经离开媒体,自己和朋友合开了一家零距离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时,又复出媒体,很难不想象这家公司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李响又回来了,只是和以前铺天盖地绯闻流言相比,现时提到李响,大家都会想到湖南卫视的那个男主持人。“中国足球第一女记者”的李响已经渐渐被大家所淡忘,喧嚣已过,李响也要和我们相忘于江湖?
  
  第六位:吴湘玲
  2004年04期我们
  
  标题:吴湘玲 不曾停歇
  
  1
  吴湘玲进行时
  吴湘玲(Meg Wu)近日已经辞去群邑中国互动行销董事总经理一职。今年6月30日是她在职得最后一天,之后将开始带薪休假。
  ——网上新闻用简短的二行字,交代了一个公司高层的巨大变动,而吴湘玲这个当事人,却云淡风情地转身带薪休假去了,之于GRACE,换了公司升了职的吴湘玲还是那个吴湘玲,我们采访她结束时,她赶着去赴晚上约会走时留给我们一个 “坚毅的背影”,这次,辞职的吴湘玲留给我们的也是一个背影,只是这个背影没有了惯常英雄迟暮的落寞,反倒是干净利索,颇有坐看云起的洒脱潇洒,令人遐想无限。
  梳理过去的六年,没有大多的曲折,一目了然的履历,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吴湘玲是怎么过的。这六年,对她,是锐意进取的六年,把一个小部门打造成一百多人的团队,再到董事一职,她的经历,完全书写了传说中女强人不折不扣的范本。
  
  2
  吴湘玲语录回顾
  自我--“抽烟是很自然,很个人的选择。就像一个人喝不喝咖啡一样。”
  
  责任感—“我是一个不太像上司的上司,不太像下属的下属。对我来讲,工作是一个负责的过程,我对上司负责,下属对我负责,一起对一件或许多件事情负责。每一件事情要好好做,如果不好好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这份量化的薪水。”
  
  爱情观--“相信爱情。喜欢有男人味的男人,本质,有穿透力,也就是有自己本身的味道。智慧,不是聪明。处世,进退,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不计较小节与浮面。我相信每一段爱情发生的时候,都会有化学反应,会影响自己,但人生在世,会发现很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有分叉的可能。我建议女人在30岁之后结婚,因为她会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
  
  第七位:Ingridz
  2005-08栏目独家报道
  
  标题:Ingridz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2005年Ingridz说
  命运
  “生命之河并非一条直线才是完美的,所以也不要苛求一条直线。”
  金钱
  “人类是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不是物质可以解决的,崇拜物质,执著在物质世界里,是迷失的羔羊。”
  择业 “每个人生来都是一颗种子,带有一定特质。”
  运气 “人一下从贫穷变成富有,然而内心不富有的时候,外在的富有留也留不住。”
  缘分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这个人的使命完成了,再没有必要抓住这份缘分不放,学会让它走。”
  死亡 “人就像一棵要长大的树,只要长一点,过去的东西就要死去一些”
  重生
  “很多人的生命,从40岁开始。”
  
  婚姻 “女人对婚姻本身有很多情结,经历很多爱情,不过就是走过一个一个的情结。”“实际上所有伴侣都是对自己的反射。”
  爱 “爱其实是一种自救。”
  
  Ingridz的现在
  “Ingridz用她的眼睛和智慧看到的世界,跟你我眼中的不同……”Ingridz还是那个Ingridz,她在各大网站、杂志的星座论坛拥有自己的专栏,她写书,看人,时隔采访五年,她只是持续在做她感兴趣的事和事业。五年前她的话,放到现在,依然值得咀嚼。
  
  第八位:倪薇薇
  2005-12独家报道
  
  倪薇薇传奇女主角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1
  倪薇薇过往的传奇 2005采访
  倪薇薇,新加坡籍华人。199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电视Model,之后很快嫁入豪门。丈夫的父亲是新加坡坡房地产行业大亨,送给儿子的结婚礼物包括一栋1万平方米的别墅。结婚7年后,她却出人意料地离开丈夫、离开故乡新加坡,去美国洛杉矶读书进修,理由仅仅是因为她“必须找回自己”。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一年后她回新加坡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 2003年开始,她来到中国定居,并在北京创立了著名的“名会红”国际医疗美容院。随着“名会红”事业的发展,身为董事长的倪薇薇也逐渐在国内时尚圈中声名鹊起。这是一个可以引起采访者以及读者双重兴趣的人。在她的身上汇集了几乎所有可以成为传奇故事女主角的因素:美丽、坚强、有点聪明的固执,并且拥有惊心动魄的个性。
  
  2
  倪薇薇语录
  
  烦恼--“别人找你借钱,表明你有钱,有能力帮助别人;如果有一天你去找人借钱,那才是烦恼。”
  乞讨者-- “他们再假,在街上放下尊严、手心向上去乞讨,活得不错的人会这样吗?这说明他们的生活还是困顿的,还需要帮助。”
  成功--“没标准,没目标,没有座右铭。成功就是做人、做事情,简单就好。这就是秘诀。在生活中,我们要了解无常,接受它,就不会失望,就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未来-- “将来老了,我要住在有很多树林和海的地方。”
  
  3
  倪薇薇的美丽现在
  薇薇还是打理着自己的美容事业,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其实 这样已经很好,跌落如她前半段人生,今后,我们希冀她安稳。
  
  第九位:刘孜
  2004-02魅力心得
  
  1
  2004 刘孜魅力语录
  
  年龄--“我觉得,现在我的年龄应该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龄:因为还有憧憬,又没有被社会同化到没有棱角,还是能保留自己的东西,同时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吃过一些苦,也曾经享受过,也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看问题会比较平和、包容。”
  个性--“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间受外界影响,比如我们今天的谈话就是受彼此的影响。所以没有必要回避,更不用非要坚持自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气质--“我觉得,气质是一种自然散发的、很生动的感觉,让人很愿意亲近,哪怕穿一件T恤和仔裤,都让人觉得有魅力。”
  
  2
  刘孜现在时
  两年前,刘孜拿到了意大利时尚家居品牌KARTELL北京的代理权,她说,为此,她奋力准备了三年。之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居馆“空享生活”,四月在空享做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白色剪纸营造的浪漫氛围,让人置身童话;“杜拉拉升职记”刘孜又成功将KARTELL置入,在不经意间,当别人的女演员还在辛苦扎戏,已华丽丽地转身。
其他文献
1966年的一个清晨,人们在巴黎的蒙帕纳斯工作室中发现了常玉的尸体,像贾宝玉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斗篷最后了却尘缘——他就这样因为煤气中毒尴尬地去世了,最后陪伴身边的,是胸口横放的书。   据常玉的邻居、艺术家帕契可夫太太回忆,常玉生前经常戴的一只通体碧绿翠玉指环,也随着主人的去世而神秘消失。随后,常玉的作品被成捆地打包,寄卖在巴黎拍卖市场,售价仅数百法郎。到了80年代,台湾的不少画商因为常玉的遗作
期刊
六件衣服一个月    现在,试想一种更糟的情形:衣橱里的衣物加起来总共只有六样,在接下来整整一个月里,你只能从这六样衣物中挑选和搭配着装。    在将近一个月的自发性的时尚斋戒中,美国三十一岁的保险销售经理Stella Brennan发现,即使连她的丈夫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月来,她反复穿的只是那六样衣物。而可叹可笑的是,她丈夫正是家里负责洗衣服的人。    Stella在实验期间──某种被称作“节制
期刊
“我可以划船不用浆,我可以扬帆没有风向,但是朋友啊,当你离我远去,我却不能不感伤。”这歌词写得真切,但放在职场中却似乎缺了些许心眼。孰不知职场无间道比比皆是,独独难觅真朋友。据前程无忧调查显示:  58.17%的受访者经常或偶尔被职场朋友伤害,对其中滋味甚感寒心;  25.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从未在职场上找到过真友谊,利益战车压倒一切;  16.35%的受访者相信自己拥有一份情比金坚的职场友谊。
期刊
曾经一段时间,内心焦躁,胃口也尽减,反映在饮食上,就很突然地排斥肉食,没有任何原由。  顺应身体自然的反应,吃了大约一个多月的素,身型清减了不少,身心却疏通开阔起来,没有  刻意的调整,吃肉的欲望就那么自自然然地又回来了。  第二次吃素,是受一位得道百岁老和尚指引,规定了每月有那么特定的三天食素,这样下来一年  有余。虽然每月只得三天不吃肉,却着实苦不堪言,特别是遇到出差或被招待吃大餐,就只有吞 
期刊
有着了不起的父亲,  更有位名扬四海的师傅。  她十五岁进入音乐学院,十六岁就在法国出了唱片,发行遍布整个东南亚。  她的声音,吸引众人走进音乐厅。  她创造奇迹,  她便是上海女郎,郎毓秀。    近代摄影之父。  在“黄、喻、周、郎”美声四大名旦享誉海外的时代,与“Miss郎”声名并肩的,有位近代摄影之父“Mr郎”, 郎毓秀的父亲,郎静山。  郎毓秀的祖父原是清末的武官,后来做了湘军幕府的文案
期刊
用一个符号概括一座城市必然漏洞百出,但列出音乐和维也纳这组等式,却并不觉得亏待了它,反而乐得草率,宁愿以偏概全,越是单一越是精确,任凭刻板印象在这里疯狂表演。    维也纳可以是天堂,只要你不是文盲。当然,这只是在古典乐的意义上。这座城市的外里其貌不扬,新老建筑的颜色都很淡,不夺目,作为众多干净明亮的现代欧洲城市之一,宜居也易忘。但偏偏它有音乐,就像龙的眼睛蛇的足,这才让维也纳的名号变得响亮了起来
期刊
当华贵的复古风在秋冬继续吹起时,做旧的金色与彩色的豹纹转身成这股风潮最性感的注脚。曾几何时,流年的缠绕,光阴的束缚,那奢华的气场被你重新拾起。    1P  绿色豹纹手包 DOLCE&GABBANA  黑色流苏平底鞋 ROGER VIVIER  金色项链 ESCADA  金属腕带手表 TISSOT    2P  金色锁片拎包 MASSIMO DUTTI  黑色高跟鞋 ROGER VIVIER  水
期刊
如今,衣服、家居用品、汽车……度身定制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成功者的首选。“更合身、更符合个人习惯和喜好、更有特点”成为选择定制的理由。打开你的珠宝匣,高级定制的珠宝,你有了吗?  什么是高级定制珠宝  选择珠宝定制服务其实自古就有,无论是皇室贵胄,还是名流雅士。发展到现在,真正的高级定制珠宝包括了三个内容:珍贵宝石的独特性、款式设计的限量以及终身的一对一的珠宝维护服务。高级定制珠宝沿袭了古老的传统
期刊
这是一个永不会被磨灭的女人的名字。  她可以有浓烈的唇,却绝不会随便印在哪个不入眼的物体上;  她喜欢在镁光灯下沐浴,可无论它们怎样挚烈也损伤不了她个性的外皮;  她随着每部作品增长阅历,只为绽放全世界的那一天,而这点滴间积累下的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传奇。    歌女转型  玛琳·黛德丽,1901年12月27日出生于柏林郊外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皇家警察中尉。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童年的玛琳嗜好音
期刊
我叫ANNE,今年28岁,家里亲人、朋友,甚至邻居的朋友,都开始热心为我介绍对象。  与一位文学爱好者相亲时,全程都在滔滔不绝地谈论他欣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他还不断地向我抛出“你喜欢这部作品吗?”“你觉得这本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你发现没,其实这本书……”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委婉说,时间不早了,今天就这样吧时,他还意犹未尽告诉我,文学就是他的生命。  另一位则约我在位于体育场附近的一家咖啡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