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道与味道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茶,我一向说得比较直。这不是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以往谈茶的方式,已远离今天的饮茶日常。
  今天讲得最多、其实最不被人需要的就是茶如何被分为六大类,以及如此分类的必要性。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分类方法仅仅诞生了不到五十年。另外容易听到的是,茶叶有许多省优部优品牌,并不为人所知——因为有许多知识需要记、需要背,听众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每一次茶会,如果有新人参加,还会涉及另一个棘手话题:茶道,中国有没有茶道?
  通常的说法是,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那中国为什么没有了?
  我觉得孙机先生的说法比较准确:中国没有日本那样的茶道。因為《新唐书》认为“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但这种说法无法覆盖整个中国茶叶历史。与茶相比,大米和食盐所包含的工艺秘密与品饮仪轨(如果有的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日本来说,他们的茶道是逐渐变化的,到千利休形式才趋于完美。在此之前,荣西和尚认为茶是“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后来一些武士开始在喝茶上讲究起来,有了一些仪式,比如猜喝的茶是哪一个种类。因为日本茶的种类太少,这种活动的意义实在是乏善可陈。
  在日本,村田珠光开始使用“茶道”这个词,他的说法是,“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相接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
  值得注意的是,茶道命名者村田珠光强调的是僧人的饮茶心得,还认为这种方式要远远高于陆羽。喝茶的人对陆羽不敬,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令人惊讶的。我觉得这可能与陆羽一直推崇茶的味道有关,日本茶味道一般,对陆羽的种种说法当然似信非信,腹诽就难免了。荣西和尚早就说过,“茶是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诸味上首也。”这种说法也不是没道理,只是让中国茶人感觉奇怪,刚一听到也不知道怎么反驳,仿佛一个不怎么看娱乐节目的人猛地从电视里看到金星获得了选美冠军,哑口无言。
  眼尖的人应该发现了,村田珠光提出的“谨敬清寂”四个字,与千利休的“和敬清寂”差一个字。千利休改的有道理,“谨”与“敬”其实有重复,“和”字打头,赋予后面三个字一片温暖。
  在此之前,中国早就有“茶道”这个词了,只是没有什么体系,往往指的就是茶艺之类。
  那么,中国茶是否就有所欠缺呢?我觉得并没有。有人欣赏日本茶道,另外有一些人贬低日本茶道,认为日本茶道只是保存了宋代中国寺院一部分饮茶方式,而且存在种种不足。这种挑刺与找茬,其实是源于内在的“欠缺感”。
  如果有定力,无论今天日本茶道在全世界有多成功,也不应该引发我们的“缺憾感”。因为我们中国人一直在喝茶,曾经有过的中断也可以经由时间连缀起来。台湾食养山房有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很广,看过的人都有一种久远的熟悉感。没错,认真仔细地构造一个茶空间、喝茶,本来就是中国人忘不掉的习惯,随时都能找回——也许找回的时间需要长一点,这无伤大雅。
  我慢慢发现,中国人喝茶,能够品出其他民族觉察不了的味道,茶道之上,正是中国人的味道。在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之前,我们也仅仅是对味道有信心,在味道之外,中国美食似乎同样是有“欠缺感”的。但看过这个纪录片之后,中国人的美食空间、餐具与桌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是的,在发达国家,餐厅更辉煌,餐具更考究,但他们有他们的,我们也有我们的。我们可以去追,也可以不追。
  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个家庭妇女移民澳洲后,参加了当地社区组织的烹饪交流活动,慢慢地她就成为了当地的食神,引导全体妇女做川菜。我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意外,反而感觉消息来得太晚。
  我期待的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传来社区食神开始教居民喝茶,中国除了红茶绿茶,普洱与岩茶也值得她们刻苦学习,因为收获实在太大,一生不容错过。
其他文献
家住广州的王华刚刚带着太太和孩子从韶关回来,查询到春节天气依旧不错,打算初四继续前往去露营.“就地过年嘛,我们打算去韶关始兴露营看桃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忽然对露营很感兴趣。”王华说。一夜之间走红  自去年以来,出境游受限,私密性、安全性俱佳的自驾游,成为人们周末家庭休闲的最佳方式。其中,“自驾 露营”更成为了肉眼可见的旅游新风口。 王华一家,就是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自驾和露营这波大潮流中,去年他
2020年6月12日,北京,金地广场泡泡玛特商店。苏琦。关注科技、商业等领域,燃财经作者。  靠着“盲盒”概念名声大噪的国内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盲盒,是这么一种商品:体积小,便于售卖,销售额超高,成本却足够低,毛利率高达65%。最重要的是,盲盒是如此“神秘”,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盒中内容,需要买完拆开才能一睹真容。这种商品,似乎不用吆喝都有大量买家乐此不疲地反复购买,
霍凯扬大概就是所谓的“网红体质”。  他第一次走红,是因为在2015年高考英语结束后,对着考场外电视台的摄影机说了一句:“如果爱情能有英语那么简单就好了。”  第二次走红,是因为今年2月他在B站上传的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是通过城市模拟游戏《都市:天际线》还原广州。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在B站上获得了150万的观看量,媒体再次把聚光灯打在了这个1997年出生的“广州仔”身上。  霍凯扬没想过要刻意走红,
如果说守门员这个位置本身已经是足球场上的特殊角色,那么王大雷则可以说是“特殊中的特别”——在球迷的认知里,他是那种极少数能给守门员这个讲求稳定、冷静的球场角色标记上属于自己鲜明性格特点的球员。  他曾被视为中国足球难得的栋梁之材,却因十年前一系列负面事件被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一夜间攻讦之声代替了所有的溢美之言,嘲讽与偏见瞬间奔涌而来,世俗的陈规险些击溃了他体内最后一颗叛逆的因子。  “我从小
2020年7月22日,西安,2020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暨国内外大学招生咨询会现场,家长孩子踊跃参加。  今年是馨月第二次参加高考,虽然最紧张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一种毫无头绪的焦虑感却一直困扰着她。坐在电脑前,手捧一本填报指南,面对96个要填报的志愿,她有些无助。  2020年,山东首次实施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施行“3 3”的高考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考科目外,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
新闻上半场  2017年,从网络游戏涉嫌儿童色情交易、大V模棱两可的“娈童癖”到“脚模论坛”猥亵儿童视频,对儿童的色情伤害事件频发,几乎都引发了人们的质问、愤怒和悲痛,但可惜的是,情绪之火点燃容易,转瞬熄灭,至多热不过一周。所以,儿童色情侵害话题如以往一样不曾消散,也难以燎原。  年终岁初,走出情绪的漩涡里,我们选择聚焦“儿童性教育”,希望寻找在翻涌的情绪背后,谁在做着努力。幸而我们发现,2017
提起以“蚂蚁养殖”为名骗钱的事,东北人并不陌生。近年来,辽宁的营口、铁岭,黑龙江的哈尔滨等地,均发生过蚂蚁集资案。数万人因为小蚂蚁而倾家荡产……  不起眼的小蚂蚁缘何绊倒“东北汉”?    蚂蚁大案    据辽宁省公安厅提供的信息,目前辽宁境内非法集资活动名目繁多,有种树、养蚂蚁、养鹅、代销食品、投资港口建设、石油开发等等,非法集资花样不断翻新,但其根本点都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媒体广告宣传
媒体常用“处女座剧组”去形容正午阳光,就是因为他们在细枝末节上发挥着近乎“吹毛求疵”的精神——《山海情》里有一段在大棚里栽种菌菇的戏,细致还原了从建大棚到沤肥、从撒种到洒水再到生长、采摘的全过程,当角色说大棚里臭甚至不停作呕的时候,观众之所以丝毫不觉着假,是因为那就是美术团队真建造、真沤肥、真栽种的。  这样的拍摄条件,连黄轩都忍不住吐槽:拍摄条件实在太苦了——也正因为环境如此真实,观众才能在看到
当“见小人”“幻象”“送医”等字眼同时出现在时下热门的社会新闻标题里时,人们就会意识到一件事:又到了云南人吃菌子的季节了。  每年的这个季节,一年一度的大型迷幻事件就会轮番上演:昆明一男子吃菌中毒送医后出现幻觉,躺在病床上双手在空中“穿针引线”;一曲靖男孩在吃了路边买来的野生菌后,昏迷睡倒在大街上,警察赶到现场时发现他正大声喊着“别烦我,我们3个人在打游戏……”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不禁会产生一
(内容根据张小龙历年公开课整理)那封邮件和寺庙传说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马化腾),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