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历史教学实现了从“满堂灌”到“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探讨创建高效历史课堂的方法是我们历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历史教学实现了从“满堂灌”到“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探讨创建高效历史课堂的方法是我们历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创建高效历史课堂,成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研究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开发历史高效课堂的源动力,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说,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历史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创设历史情境,精心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言能在课堂教学之始,便像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几分钟的导言不可轻视。例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先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流水》音乐,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马上带入一个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三国纷争历史画面中,也为上好本节内容、理解本课教材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制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自学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规范的学习行为,及时纠正不合要求的做法。最后教师以书面形式反馈学习成果。(填空或思维容量小的问题为主);口头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1)自学内容:①阅读课本,扫清字面障碍;②依据提纲顺序,逐步解决知识性和探究性问题。
  (2)自学形式:一般以个体学习为主,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学、生生合作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学生基本达到解决字面障碍,理解基本内涵,解决基本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目标。同时记下不明白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待后面合作学习时解决。
  (3)自学成果:自学成果形式应以文字为主,可以辅以图片、表格、诗歌、小品等。
  四、合作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并指导的事项:
  合作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前提:自主学习是基础;形成个人问题并有对问题有一定程度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2)合作时机: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集中时间合作解决共性问题。
  (3)合作方法: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争论、探究和观点碰撞。每一问题待合作交流结束后,由小组内一位同学予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答案。力戒由学生讲代替教师讲。如果是这样,就会成为变相的教师讲,教师灌,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4)合作评价:对小组内每一同学的动脑思考情况、主动交流情况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由小组记录员记录不遵守纪律,以及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等情况,评价成绩与学生入团和评优等挂钩。
  以上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所占时间应视问题解决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而定,能否转入下一环节学习,学生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是惟一的依据。只有理解了,掌握了,才能转入下一环节学习,切不可不顾认知实际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这样做,只能事与愿违。
  五、展示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1)展示内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成果。每小组代表根据组内合作探究情况,对组内学习任务(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2)展示补充和纠正:各小组代表所讲解和分析的并非完全正确,对疑难问题和不易理解的问题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纠正。必要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讲解,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问题,全面掌握知识。
  (3)展示要求:对学生的成果展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展示要有规范的开头和结尾,展示人要姿势大方、声音宏亮,尽量脱离课本或笔记本,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开动脑筋,注意发现与不同见解和不足;小组代表展示完毕,其他同学,如小组内或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补充和纠正。
  (4)展示评价:要对展示人的姿势、音量以及展示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听讲质量和课堂纪律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學生。评价结果同合作评价一起与学生入团和评优挂钩。这一环节教师的评价很重要,就以上评价内容,教师适时地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展示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完整的答案;意义在于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点评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六、巩固检测
  (1)巩固形式:对班内交流中师生共同纠正补充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再巩固掌握,可以是个体背诵和理解,也可在小组内相互提问,相互回答。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关注中小学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探讨涉及了各个方面,比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體现较多。新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已有数年,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因此课堂“程式化”教学向“非程式化”转变是势在必行。  “程式化”来源于京剧的说法,意思是指音乐和表演具有某些固定的模式,如音乐方面各种“板式”,表演方面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代表确定意思的“表演”等。在这里我
摘要:小城镇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本文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改变学生的认知,能让
摘要:好的教学设计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职中美术教学设计,从直观、新角度、体验、成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职中美术 教学设计 探索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提供的内容,制订出切实、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突出教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促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但不能适应要求,甚至是有悖于现代教学的向前发展,这些都呼唤着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去研究,去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改革 教学策略  一、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全程自主参与  加强学法指导和研究,使学生终身受用,自己去猎取知识,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