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放性的语文教学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所谓开放的语文教育,指的是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准备死板的标准答案,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只有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活力,不断引起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教学才能形成开放性的格局。为些,我们需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开放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重积累,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讲究“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新世纪语文教学理论的共性,是科学而恰当地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贯通和整合,使之构成统一的整体,强调“以人为本”。既倡导科学精神,又崇扬人文风格,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把“育人”确立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
  要实现“育人”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树立一种子尽量让学生“自主”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冲破“师道尊严”等传统精神的桎梏,真正确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授,教学不只是关注课程活动的结果,而将更注重富有探究性的脑力劳动,关注课程活动的过程。因此如何提高识别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创设自由的思维运动空间,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已成为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开放的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
  所谓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的开放,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在教材规定内容的同时,适当补充课外的内容,语文课堂应向生活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语文教学往往将学生封闭在狭小的课堂和单薄的教材里,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剥夺了学生大量阅读作品的权利,忽略了语文学习的大天地,严重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有效培养。而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抱住教材不放的语文课必然是失败的,教师应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渠道。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展的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等,使学生观察了自然,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毅力,获得了灵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还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让四海风云、五洲波澜汇聚于学生眼前,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的胸襟。语文教育呼唤改革,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时空延伸和内容的开放。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课外衔接的语文教学新格局,让学生获得一片更为主动的读写听说运用的广阔天地。
  
  三、开放的教学方法及训练手段
  这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组织的开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要打破陈旧的教学套路,要研究教学艺术。我们用不着分析手术刀把一篇篇文章肢解、切碎,更不能死死抱住教学大纲的要求、教科书的内容、教参的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追求的是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与自主发现,创设的是师生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教学氛围,期盼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
  有份杂志介绍学习《陌上桑》时提出的独特见体,体现了语文教学组织的开放性。学完课文,有些学生不同意课本和老师的观点,认为罗敷并没有丈夫,只不过是用养蚕的活动来蒙混“使君”而已。其理由如下 :一是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彼有余”,可能只有十六七岁,怎么可能有四十多岁的丈夫呢?二是如果她的丈夫是当大官的,怎么还能让年轻美貌的妻子采桑养蚕?三是罗敷所说的“夫婿”正好符合蚕的特点:“十五府小吏”,是说蚕长到半个月时,还是一条小虫;“二十朝大夫”,是说蚕到二十天后,就把头抬起来了,像跪拜国王的朝中大夫;“三十侍中郎”,是说一个月以后,蚕经过几次蜕皮,已经长成一条肥乎乎的大虫;“四十专城居”,是说蚕四十天以后就要做茧,独自住在城(茧)里了;“皆言夫婿殊”,是因为当官的都穿绸缎,所以都夸蚕的功劳。学生这种独特的见解,颇具创造精神。这种开放性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建立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1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安排课堂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表演、做游戏等活动中寻找快乐。让快乐感觉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体验这其中的快乐吧!  关键词:精心设计;创设情境;“黄金点子”    Let student experience happiness in English class  Feng Chao-hui  Abstract:The teacher with met
期刊
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论据充分,表现在例证方面就意味着必须多选一些合适的事例,毕竟是“事实甚于雄辩”。但是同学们在具体使用事例进行论证时,却又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引用太多,有些同学引用的事例材料甚至占到了文章的大半篇幅,造成文标题不清;二是引用不当,在叙述材料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指向话题和中心,以使于所举的事例不能有效地支撑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们在议论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新时期中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学分制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2+1”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学分    Occupation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ng method reform quest  Li Wen-zhong  Abstract:The article is from the new period job
期刊
中考政史两科实行开卷、笔试形式,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生在历史、政治学科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对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其探索能力、创作意识和人文培养、促进全面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从近几年来我所调查的考生答卷情况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历史事件整体感悟能力欠佳,答案生搬硬套,整段照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学生;创新意识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ntains lvords. Sounds,pictures and cartoons .It appears vivid and plays more incomparab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柯·尼·列昂捷夫提出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作文是动机支配的活动,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要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就必须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写成篇的文章,完整地表达所见、所感,鼓励他们通过想象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内容,鼓励他们通过作文来表现、发展和完善良好的个性。那么怎么使低年纪的同学们作文轻松入门呢?下
期刊
摘要:应用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难点、疑点。  关键词:对比演示实验;教学;应用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完成基础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必须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与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而长期以来,这些特定的专业课内容大部分是从高等教育专业课中简化而来,这对于只有初
期刊
英语学困生在每个学校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激发学困生,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一、分析学困生心理,建立学习信心  七年级学生进入中学时,学习英语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在小学已经学习了两年英语。有的在小学还没有接触英语。进入中学后,一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连遭失败,对英语学习已失去了信心。对他们就要
期刊
摘要: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激起学生求知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教学作了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景;数学实验;多媒体;开拓思维;引导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
期刊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初步反思和定位,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总结了一个主体和五个适应。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