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共有242家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中东及非洲的画廊参展,它们呈现各类现代及当代艺术作品。除往届参展画廊外,今年共有21家画廊首次参展。近日,本刊艺术栏目编辑在Art Basel HK中游走探新,除了有新的艺术家面孔之外,还有新的艺术思想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让中国水墨画走入当下?如何将影像艺术与空间结合起来,让公众沉浸于非日常的场域?艺术只是一个窗口,放眼窗外,思考可以纵横无限。
巴塞尔艺术展与全球主要合作伙伴瑞银集团(UBS)在近日发布了第三版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Arts Economics创办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写,对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进行了全面及宏观层面的分析。
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额达674亿美元,年比增长达6%。过去十年间,艺术市场的价值增长了9%。美国、英国与中国依旧为全球领先艺术市场,共占超过8成。美国以4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最大市场。尽管存在脱欧危机及未来不确定性,英国市场依旧以21%领先占比19%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占比的下滑主要由于高质量作品供给紧缩,贸易和债务危机使得市场主导地位的拍卖行业价值下降。
2018年艺术展销售总额估计达165亿美元,年比增长6%,占艺术经销商销售额的46%。经销商于2018年平均参与四场艺术展,低于2016年和2017年报告显示的五场。2018年参与艺术展成本为大约48亿美元,年比增长5%。艺术展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展会模型也在转型中,艺术展依旧是全球艺术销售的中坚力量。
藝术经销商和艺廊销售额年比增长7%至大约359亿美元。美术与装饰作品及古董的公开拍卖销售额达291亿美元,按年增长为3%。今年的报告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新发现是经销商对市场表现最佳的艺术家的依赖程度,在一级市场中接近三分之二的总销售额来自艺廊的前三名艺术家。更重要的是,42%的销售额是来自于其中某位艺术家。
2018年艺术经销商平均完成73次交易,连续三年上涨。32%的新买家的交易额低于100万美元,另外25%的销售额则超过100万美元。长期收藏家(五年及以上连续买家)的销售额大幅上升至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和100万至1000万美元,与2017年相比,年比增长10%和7%。
在战后和当代艺术市场,赵无极是2018年拍卖市场的最高价值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总拍卖价值达到了3.1亿美元,其中油画作品《Juin-Octobre 1985》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6,520万元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成为了香港历年拍卖最高价值作品。
艺术市场仍然存有性别不平衡的问题。在一级市场活跃的艺廊,2018年代理的艺术家中有36%是女性艺术家,平均占销售总额的32%。然而在二级市场,销售数据则明显低很多。最值得期待的是,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中,中东和非常画廊代理的女性艺术家有极高的代表性。
同美国相比,在对高净值收藏家的调查中显示亚洲新兴市场的年龄差异巨大。在新加坡,46%的藏家为千禧一代,香港则是39%。千禧一代的藏家们在艺术收藏方面要比其他年龄层更活跃。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千禧一代藏家中69%曾购买美术品,77%曾购买装饰艺术。
网上艺术市场在2018年达到大约60亿美元的新高,年比增长11%,占全球销售额9%。同时二线拍卖行录得19%的网上年度销售。经销商表示,2018年网上销售占总销售额的6%,同2017年相若。 2018年中超过半数的(52%)买家是新客户,增长了7%。根据2018年对五个国家的市场进行的调查表明,93%的千禧一代高资产净值藏家表示,他们曾于网络平台购买艺术品或物品,而婴儿潮一代中则大部分从未于网上购买过艺术品。
艺术市场和经济市场一样,随着宏观经济与政治问题的影响而变化。数字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艺廊和拍卖行这样传统的线下交易平台转为线上销售。艺术收藏的门槛也逐渐变得更加年轻化,更多的千禧一代选择艺术作为投资的项目。虽然两性平权依旧是全球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更多女性艺术家的出现。
刘国松14岁开始学传统国画,后受西洋现代艺术的吸引,改走全盘西化的路子,创立“五月画会”,掀起了现代艺术风潮。刘国松28岁时,又深感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流行模式的不当,再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题材,进行水墨画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并以创建既中国又现代的水墨画的新面貌为己任。他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从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创作了《宇宙系列》《西藏组曲》,甚至是卫星发射等系列作品,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找出中国画新的形式语言。
刘国松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艺术思想与理论推动中国画进入一个多元的新时代,将停滞五六百年的中国绘画,推向现代而进入一个多元的世纪,呈现出文艺复兴的朝气。
刘国松的作品,常常挑战人们的读画经验,他放弃了传统中国画一味追求的笔墨韵致,也不追求西画塑形状物的精细或痛快的描写性。在他上世纪60年代初被国际艺坛接纳时的创作中,在他吸收中国狂草艺术所创造的抽象表现性作品里,还保留了某些类似描写性的痕迹,上世纪70年代的太空系列作品,《月蚀》《如来》《宇宙即我心》等。在他近期开始的《春波荡漾熊猫海》《炎夏的黄龙》等九寨沟系列作品的波光里,则多了些许温情。刘国松的亲切随和,会在这些作品里不时流露,那是历经沧桑后的平淡和优美,也是这位艺术大师晚年生活的一种镜像。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世界画廊(Galerie du Monde)展位,刘国松向本刊记者分享了他独到的艺术见解,在艺术创作中,他从“全盘西化”到自主探索全新的绘画语言让中国水墨画走入当下;在生活中,他从过去青睐的西方古典音乐跨越至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未来,刘国松的实验室还会有何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朱昶全1989年出生于山东,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朱昶全通过分析影响人的日常行为中种种潜在因素来揭示当下日常生活的规律。他认为影像的效力并非源于自身承载的意义,而是缘于它们的潜在力量,能够释放观者自身积累的经验,并能在这巨大的社会机器运作之中更加自觉。虽然朱昶全创作常使用的媒介是影像,但平时他涉猎的领域特别广泛,比如物理、生物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等,总感觉时间特别紧迫并且不是专业涉入,所以比较容易停留在概念上。对他影响比较深的是道家学说,“它像是个电脑程序编排我获得的经验。”
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019中,其数码艺术作品《一个动作的历史》引发了我们对于影像艺术与公众艺术的思考。朱昶全受MGM COTAI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llens 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之委托,专为MGM COTAI的视博广场而创作《一个动作的历史》。在这个作品里,主体是“记忆”,建立在空间概念上,并非在讨論空间本身。朱昶全说:“‘记忆’比较抽象,我们以不同的记忆编织自己的生活空间并使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其承载物也以不同的形态存在。选择不同的语言尽可能地通过具体和精确的形象传递出来。《一个动作的历史》项目是一种编织“记忆”的方式,提供一个观看角度能与观众之间发生双向投射的动作。”朱昶全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影像艺术与空间结合起来。“MGM COTAI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开放且对艺术有前瞻的理解,因为艺术本身是无用的并且有可能会挑战观者的经验,对于商业而言与影像艺术合作应该是有点冒险的。”朱昶全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一种经验或者制造一个熟悉又非日常的场域,切分日常惯性的生活经验。
卡塔琳娜·格罗斯于1961年生于德国布莱斯高的弗莱堡,目前生活和居住在柏林及新西兰。卡塔琳娜·格罗斯被认为是过去15年间国际上极具开创性的画家,以喷枪为主要绘画工具,成功地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绘画形式。她将斑驳陆离的颜料涂覆于展览空间的墙面、自己的床上、公共广告牌、整栋房子及其周边环境中,创作出大型绘画作品。从法国蓬皮杜中心、苏黎世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到纽约洛克威海滩(由MOMA PS1 委托制作)、科隆地铁站、丹麦海岸线等日常场域,都留下过格罗斯摄人心魄的大型在地作品。
卡塔琳娜·格罗斯华南首次个展“呢喃的泥土”日前已在广州 K11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呢喃的泥土”由K11 Art Foundation艺术总监刘秀仪(Venus Lau)策展,乌尔里希?洛克(Ulrich Loock)协力策展,共分为三个展区——《丝绸工作室》《腹中》《陈列室》,引领观众沉浸在如迷宫般的空间体验中。除了重磅艺术展览,广州 K11还举行了“Color Runway 2019春夏时尚发布会”,演绎春夏最新色彩潮流,将“Color Magic 色彩魔力之旅”的主题活动推至高潮。同时,广州 K11还首次发起全民色彩任务挑战,通过贯穿线上线下的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色彩热潮。
2019艺术市场走向 十大数据点播
巴塞尔艺术展与全球主要合作伙伴瑞银集团(UBS)在近日发布了第三版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Arts Economics创办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写,对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进行了全面及宏观层面的分析。
全球三大艺术市场重组
2018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额达674亿美元,年比增长达6%。过去十年间,艺术市场的价值增长了9%。美国、英国与中国依旧为全球领先艺术市场,共占超过8成。美国以4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最大市场。尽管存在脱欧危机及未来不确定性,英国市场依旧以21%领先占比19%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占比的下滑主要由于高质量作品供给紧缩,贸易和债务危机使得市场主导地位的拍卖行业价值下降。
艺术展是全球市场的核心
2018年艺术展销售总额估计达165亿美元,年比增长6%,占艺术经销商销售额的46%。经销商于2018年平均参与四场艺术展,低于2016年和2017年报告显示的五场。2018年参与艺术展成本为大约48亿美元,年比增长5%。艺术展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展会模型也在转型中,艺术展依旧是全球艺术销售的中坚力量。
艺廊代理艺术家市场表现决定经销商销售
藝术经销商和艺廊销售额年比增长7%至大约359亿美元。美术与装饰作品及古董的公开拍卖销售额达291亿美元,按年增长为3%。今年的报告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新发现是经销商对市场表现最佳的艺术家的依赖程度,在一级市场中接近三分之二的总销售额来自艺廊的前三名艺术家。更重要的是,42%的销售额是来自于其中某位艺术家。
经销商应与收藏家保持长期良好关系。
2018年艺术经销商平均完成73次交易,连续三年上涨。32%的新买家的交易额低于100万美元,另外25%的销售额则超过100万美元。长期收藏家(五年及以上连续买家)的销售额大幅上升至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和100万至1000万美元,与2017年相比,年比增长10%和7%。
中国艺术家在拍卖行业的崛起
在战后和当代艺术市场,赵无极是2018年拍卖市场的最高价值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总拍卖价值达到了3.1亿美元,其中油画作品《Juin-Octobre 1985》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6,520万元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成为了香港历年拍卖最高价值作品。
艺术家代理及性别议题
艺术市场仍然存有性别不平衡的问题。在一级市场活跃的艺廊,2018年代理的艺术家中有36%是女性艺术家,平均占销售总额的32%。然而在二级市场,销售数据则明显低很多。最值得期待的是,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中,中东和非常画廊代理的女性艺术家有极高的代表性。
亚洲千禧一代收藏家的增长
同美国相比,在对高净值收藏家的调查中显示亚洲新兴市场的年龄差异巨大。在新加坡,46%的藏家为千禧一代,香港则是39%。千禧一代的藏家们在艺术收藏方面要比其他年龄层更活跃。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千禧一代藏家中69%曾购买美术品,77%曾购买装饰艺术。
销售模式的转变
网上艺术市场在2018年达到大约60亿美元的新高,年比增长11%,占全球销售额9%。同时二线拍卖行录得19%的网上年度销售。经销商表示,2018年网上销售占总销售额的6%,同2017年相若。 2018年中超过半数的(52%)买家是新客户,增长了7%。根据2018年对五个国家的市场进行的调查表明,93%的千禧一代高资产净值藏家表示,他们曾于网络平台购买艺术品或物品,而婴儿潮一代中则大部分从未于网上购买过艺术品。
艺术市场和经济市场一样,随着宏观经济与政治问题的影响而变化。数字科技的发展也使得艺廊和拍卖行这样传统的线下交易平台转为线上销售。艺术收藏的门槛也逐渐变得更加年轻化,更多的千禧一代选择艺术作为投资的项目。虽然两性平权依旧是全球最受瞩目的话题之一,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更多女性艺术家的出现。
刘国松 从六十年代到现在
刘国松14岁开始学传统国画,后受西洋现代艺术的吸引,改走全盘西化的路子,创立“五月画会”,掀起了现代艺术风潮。刘国松28岁时,又深感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流行模式的不当,再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题材,进行水墨画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并以创建既中国又现代的水墨画的新面貌为己任。他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往来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从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创作了《宇宙系列》《西藏组曲》,甚至是卫星发射等系列作品,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找出中国画新的形式语言。
刘国松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艺术思想与理论推动中国画进入一个多元的新时代,将停滞五六百年的中国绘画,推向现代而进入一个多元的世纪,呈现出文艺复兴的朝气。
刘国松的作品,常常挑战人们的读画经验,他放弃了传统中国画一味追求的笔墨韵致,也不追求西画塑形状物的精细或痛快的描写性。在他上世纪60年代初被国际艺坛接纳时的创作中,在他吸收中国狂草艺术所创造的抽象表现性作品里,还保留了某些类似描写性的痕迹,上世纪70年代的太空系列作品,《月蚀》《如来》《宇宙即我心》等。在他近期开始的《春波荡漾熊猫海》《炎夏的黄龙》等九寨沟系列作品的波光里,则多了些许温情。刘国松的亲切随和,会在这些作品里不时流露,那是历经沧桑后的平淡和优美,也是这位艺术大师晚年生活的一种镜像。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世界画廊(Galerie du Monde)展位,刘国松向本刊记者分享了他独到的艺术见解,在艺术创作中,他从“全盘西化”到自主探索全新的绘画语言让中国水墨画走入当下;在生活中,他从过去青睐的西方古典音乐跨越至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未来,刘国松的实验室还会有何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朱昶全 从熟悉到非日常的场域
朱昶全1989年出生于山东,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朱昶全通过分析影响人的日常行为中种种潜在因素来揭示当下日常生活的规律。他认为影像的效力并非源于自身承载的意义,而是缘于它们的潜在力量,能够释放观者自身积累的经验,并能在这巨大的社会机器运作之中更加自觉。虽然朱昶全创作常使用的媒介是影像,但平时他涉猎的领域特别广泛,比如物理、生物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等,总感觉时间特别紧迫并且不是专业涉入,所以比较容易停留在概念上。对他影响比较深的是道家学说,“它像是个电脑程序编排我获得的经验。”
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019中,其数码艺术作品《一个动作的历史》引发了我们对于影像艺术与公众艺术的思考。朱昶全受MGM COTAI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llens Center of Contemporary Art)之委托,专为MGM COTAI的视博广场而创作《一个动作的历史》。在这个作品里,主体是“记忆”,建立在空间概念上,并非在讨論空间本身。朱昶全说:“‘记忆’比较抽象,我们以不同的记忆编织自己的生活空间并使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其承载物也以不同的形态存在。选择不同的语言尽可能地通过具体和精确的形象传递出来。《一个动作的历史》项目是一种编织“记忆”的方式,提供一个观看角度能与观众之间发生双向投射的动作。”朱昶全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将影像艺术与空间结合起来。“MGM COTAI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开放且对艺术有前瞻的理解,因为艺术本身是无用的并且有可能会挑战观者的经验,对于商业而言与影像艺术合作应该是有点冒险的。”朱昶全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一种经验或者制造一个熟悉又非日常的场域,切分日常惯性的生活经验。
卡塔琳娜·格罗斯 从色彩中的魔性解放
卡塔琳娜·格罗斯于1961年生于德国布莱斯高的弗莱堡,目前生活和居住在柏林及新西兰。卡塔琳娜·格罗斯被认为是过去15年间国际上极具开创性的画家,以喷枪为主要绘画工具,成功地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绘画形式。她将斑驳陆离的颜料涂覆于展览空间的墙面、自己的床上、公共广告牌、整栋房子及其周边环境中,创作出大型绘画作品。从法国蓬皮杜中心、苏黎世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到纽约洛克威海滩(由MOMA PS1 委托制作)、科隆地铁站、丹麦海岸线等日常场域,都留下过格罗斯摄人心魄的大型在地作品。
卡塔琳娜·格罗斯华南首次个展“呢喃的泥土”日前已在广州 K11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呢喃的泥土”由K11 Art Foundation艺术总监刘秀仪(Venus Lau)策展,乌尔里希?洛克(Ulrich Loock)协力策展,共分为三个展区——《丝绸工作室》《腹中》《陈列室》,引领观众沉浸在如迷宫般的空间体验中。除了重磅艺术展览,广州 K11还举行了“Color Runway 2019春夏时尚发布会”,演绎春夏最新色彩潮流,将“Color Magic 色彩魔力之旅”的主题活动推至高潮。同时,广州 K11还首次发起全民色彩任务挑战,通过贯穿线上线下的一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色彩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