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健康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英百科全书》上说,每个人的舌头上平均有2000~8000个味蕾,而这些味蕾上有成千上万个味觉“接收器”,它们掌控着你对食物的偏好。如果你的舌头酷爱多油、多糖、多盐又辣的食物,那么你的身体一定不会太健康。
  你“味盲”吗?
  PROP是一种略带苦味的化学物质,完全尝不出PROP苦味的人被称作“味盲者”(non-taster),尝出明显苦味的人被称作“超级味觉者”(supertaster),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被称作“普通味觉者”(Medium taster)。除了苦味,“味盲者”对食物的甜味、辣味、热度和脂肪的口感等感受力都非常迟钝,所以十分偏好不健康的重口味食物。而敏感的“超级味觉者”则接受不了太重口味的食物,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健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从解剖上来看,相比“味盲者”,“超级味觉者”舌头上的味蕾更多,负责向大脑传输口感信息的神经纤维也更多,这让他们对于各种味道都更加敏感。
  尝到脂肪
  我们的舌头表面,有各式各样的蛋白质担任着味道“接收器”的角色。例如,味蕾上一种名为CD36的蛋白质便是脂肪的“接收器”,这让我们可以直接“尝”到脂肪的味道。脂肪在口中分解成为脂肪酸,CD36会感知到脂肪酸,并把这一消息立即传给大脑。美国宾西法利亚州立大学研究肥胖人群时发现,那些偏爱肥腻食物的人通常都有一种特殊的CD36变异基因。这种基因让他们的舌头对低脂食物和高脂食物的区别不敏感,酷爱往沙拉中加入大量含有奶油、黄油的酱料。而没有这种变异基因的人,则会对高脂肪食物比较敏感,认为过于油腻的食物有些恶心。
  寻找代糖
  负责感知甜味的“接收器”是由两种蛋白质共同组成的,长得像捕蝇草,一旦捕捉到糖分子后便会立即把“甜”的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常用的蔗糖中含有葡萄糖和果糖,果糖对肝脏健康的损害很大,是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的祸源。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蔗糖的代替者。一些热量低且不含果糖的代糖也能够刺激甜味“接收器”,我们企图用这种方式骗过大脑,达到既饱了口福,又不损害健康的目的。但是大多数人的大脑都能够立即识破这种伪装,因为代糖会不小心地“擦过”旁边的苦味“接收器”,留下一种奇怪的余味。一些苦味“接收器”十分敏感的人对代糖的反应强烈,认为减肥可乐的味道简直令人忍无可忍。因此,要找到口味接近蔗糖的代糖并不容易,有时候需要把好几种代糖混在一起用,好让甲的怪味盖住乙的。
  恼人的钠
  咸味是最重要的味道,因为它可以刺激其他味蕾,提升食物的整体味道。咸味的感受不是通过蛋白质“接收器”,而是味蕾上的离子通道。咸味的主要来源——食盐(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带有正电,能够刺激味蕾上的离子通道打开,让大脑感受到咸味。然而,钠的过多摄入却会损害心血管健康。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每人每天的钠摄入量最好别超过1500mg,可在中国,每人每天平均的钠摄入量为6000mg,严重超标。因此,有人建议像制造代糖一样,制造“代盐”。英国诺丁汉大学发现,葡聚糖可能会让你的大脑感觉食物更咸一些。在实验中,含盐量同等的溶剂中,加入的葡聚糖分子越多,人感觉到的咸味越明显。而这个结果有可能让科学家在不久的将来找到盐的健康替代品。
  舌头训练
  虽然,以现代人的知识和生活情况来看,过咸、过甜、过油的食物都不健康,但是在远古时代,通常这样的食物才是安全的、能够提供足够热量的。进化让我们的舌头天生偏好重口味的食物,在没有找到完美的健康调味品之前,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你完全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改变舌头的喜好。例如,舌头对苦味最原始的解读是“有毒”,但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够提升我们的精力,久而久之,我们也就接受了咖啡的苦味,甚至喜欢上了它;还有,自然界中的酸味本来是提醒我们果实还没有成熟或者食物已经变质,但醋的发明让我们学会了欣赏这种奇异的味道;再例如,虽然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的PROP敏感程度,但几乎所有人在小时候都比成人后对PROP要敏感,是成长过程中重油、重盐的食物削弱了味蕾的敏感程度。用一个月的时间吃少盐少油的食物,完全摒弃精加工的肉类、淀粉、糖,多喝白水,你会发现自己对重口味的食物并不那么渴求了。然后再去慢慢尝试一些健康的,但是你不喜欢的食物,让你的味蕾渐渐养成健康的喜好,重新开始欣赏新鲜食物本来的味道。
其他文献
蕨菜又名龙爪菜,是山中生长的一种野菜,又称“小孩子拳”“吉祥菜”。生长于灌木丛中的阴坡和潮湿的谷地中,幼芽、嫩芽是一种野生高档名菜,有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食用价值,故有“山珍之王”的美称,我国食用蕨菜已存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清朝时,蕨菜被列为贡品,每年选择“茎色青紫,肥润”的蕨菜,晒干后贡奉朝廷。在日本,蕨菜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被列为高级宴席的清口菜。    功效藏蕨菜    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输液、平衡水电解质、抗感染等
期刊
生一个“优”宝宝先天领跑?不难!答案就是老爸的精子!可怎样让老爸的精子快快强壮起来呢?《健康之家》告诉你,从饮食入手,养“精”蓄锐!    依次进补 循序渐进    精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优质蛋白质、精氨酸,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等。所以,调补精子也要依次进补。  1 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含高蛋白质的食品有瘦肉猪脊髓,狗肉,牛羊肉、鸡鸭肉、蛋类,鱼虾、豆制品等。  2 精氨酸:精
期刊
前列腺癌PSA筛查到底该不该做一直都处于争论中,最近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却明确表示“不该做”,一时硝烟四起。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蛋白。健康男性的血清中也含有少量的PSA,但前列腺癌和一些前列腺疾病会导致PSA水平升高,一个简单的验血便可以查出PSA水平。最早PSA的检查是用于检测前列腺癌是否复发,后来医生开始把PSA检查作为健康男性的前列腺癌筛查。而今年5月,美国预防医学
期刊
女人和男人真的隔着金星与火星的距离,无法沟通吗?实际上,两个性别的重合比差异要多,抱着“跟男人/女人在这个问题上讲不通”的心态,只能让分歧越来越大。  不存在性别荷尔蒙  其实,所谓的“雌性荷尔蒙”或者“雄性荷尔蒙”在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存在。只不过,相同的荷尔蒙在男性和女性身体中的含量不同,与身体产生的交互作用也不同。例如,睾酮被认为是雄性荷尔蒙,其实女性身体中也有,而且还会在生理周期中促进女性卵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增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干燥综合征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益气增液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口燥咽干、鼻腔干燥、大便干燥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维生素C咀嚼片口服,每天1次,每次1片;复合维生素B口
期刊
带子,一般称鲜贝、骚蛤,干制品为江瑶柱、干贝,著名的海产“八珍”之一,古语有“食后三日,犹觉鸡虾乏味”。可见其鲜美的味道非同一般。带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钙、钾、铁、镁、硒等营养元素,丰富的谷氨酸钠含量,使其味道极鲜。带子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能降低体内胆固醇。可见带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对于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这期我们请来自北京丽思卡尔顿酒
期刊
所有的救命良药都可以成为毒药,反之亦然,关键在于剂量。致命的毒蛇、毒蝎子、毒蜥蜴等毒物,在科技的帮助下,却成为疾病的克星。  眼镜蛇毒液  适应证:艾滋病、多发性硬化症  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尝试用眼镜蛇的毒液治疗哮喘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在当时这无疑是一种冒险的行为。科技发展至今,科学家可以从眼镜蛇的毒液当中分离出有用的部分,舍弃有毒的部分,让治疗变得更加安全。眼镜蛇毒液中一种名
期刊
温阳最近非常焦虑,和未婚夫李志一直发展不错,双方父母也催着结婚,可她却觉得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结这个婚?    温阳和李志的相识源于温阳姑姑的介绍。温阳的姑姑和李志的妈妈是同事,她们平时总在闲聊时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包括儿女们的婚事,说着说着就扯到了李志身上。听他妈妈说希望给自己儿子找个称心的对象,温阳的姑姑就很热心地把温阳给介绍了出去。按长辈们的说法,李志工作好,人品好,长得也一表人才
期刊
CT、MRI、PET这些医疗成像技术的大名让病人觉得熟悉又陌生,到底这些检查都是做什么的呢?对人体有害吗?  饱受争议的CT  大概所有人都不会对医生拿着黑色X光胶片对着光源研究病情的景象感到陌生。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能够照射出人类的骨骼后,X光便开始用于医疗成像,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非创伤性内脏检查技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可以说是更高级的X光摄影。CT如同把人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