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为了能够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我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利用各种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好胜”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因势利导,通过新奇而有趣的实验,并伴随着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一堂化学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在做镁带燃烧时,除了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教师还可以讲一些镁在军事、航空、航天的广泛应用。在课外,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将高中氨气的喷泉实验做给学生看,其目的不在于使学习其化学知识,而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利用化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化学小故事、化学趣闻等。如彼得大帝如何在欧洲寻求玻璃的制造方法;当诺贝尔发明炸药时被炸得血肉模糊时还欣喜若狂地大声宣告:“我成功了!”我国古代炼丹家葛洪是如何炼丹的,真正的化学知识是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是怎样制得结晶牛胰岛素?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化学知识。
3.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兴趣
初中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荣誉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家庭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评比,对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在课堂练习和测试中,对做得好的学生,应给予激励。这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奋发努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师生良好的情感可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由最初简单兴趣发展为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平时教师要经常到班级和宿舍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当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有困难时帮助解决。在任何时候不要过多地去责备学生、批评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诚,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形成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觉得你是我们值得信赖的老师,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你和你的每一节课,有什么心事也会主动地与你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上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其丰富而活跃的思维想象能力。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国广大农村推广的沼气有何特别的作用?在汽油中为何可以加入酒精,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周围的河流为什么杂草越来越多,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什么关系呢?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现代化学科技的新成就、新发明及其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位置。如新材料和各种新医药的不断问世,都与我们所学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利用这样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情志意向。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1.经受挫折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意义;学会在逆境中自我调节与寻求解脱;通过认识以及行为上的提高和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逐渐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性特征。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2]化学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正视挫折,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走过这样的“沟沟坎坎”,以免学生因心情压抑而动摇学习化学的信心。比如:某次测试有个学生只考了56分,经分析,我发现他是由于粗心大意而没有看清题意,被扣了11分,运算错误被扣了4分。分析后,我让他下次一定要注意到这方面的错误能够避免,树立坚强的信心。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地复习巩固,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有些基础较差或智力不好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作一个客观的定位,分析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分步定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步奋斗,使学生少受挫折而易获成功。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有些学生成绩较差,并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力薄弱,毅力差。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告诉学生,历史上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德国化学家韦勒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用有机物合成尿素的工作,从而打破了“有机物是由生命所产生的”这一看法等事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教师可举出这些事例,让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受到教育,树立发奋图强,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运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3]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赢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王强.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基本范畴.教师报,2008.9.
[3]中学生心理教育,2009,(2).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利用各种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好胜”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因势利导,通过新奇而有趣的实验,并伴随着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一堂化学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在做镁带燃烧时,除了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教师还可以讲一些镁在军事、航空、航天的广泛应用。在课外,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将高中氨气的喷泉实验做给学生看,其目的不在于使学习其化学知识,而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利用化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讲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化学小故事、化学趣闻等。如彼得大帝如何在欧洲寻求玻璃的制造方法;当诺贝尔发明炸药时被炸得血肉模糊时还欣喜若狂地大声宣告:“我成功了!”我国古代炼丹家葛洪是如何炼丹的,真正的化学知识是什么?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是怎样制得结晶牛胰岛素?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化学知识。
3.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兴趣
初中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荣誉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家庭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评比,对效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在课堂练习和测试中,对做得好的学生,应给予激励。这样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奋发努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师生良好的情感可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由最初简单兴趣发展为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既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平时教师要经常到班级和宿舍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当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有困难时帮助解决。在任何时候不要过多地去责备学生、批评学生,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诚,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形成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觉得你是我们值得信赖的老师,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你和你的每一节课,有什么心事也会主动地与你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2.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上课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其丰富而活跃的思维想象能力。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国广大农村推广的沼气有何特别的作用?在汽油中为何可以加入酒精,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周围的河流为什么杂草越来越多,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什么关系呢?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现代化学科技的新成就、新发明及其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和位置。如新材料和各种新医药的不断问世,都与我们所学化学知识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利用这样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情志意向。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1.经受挫折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意义;学会在逆境中自我调节与寻求解脱;通过认识以及行为上的提高和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逐渐培养他们坚毅的品性特征。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2]化学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正视挫折,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走过这样的“沟沟坎坎”,以免学生因心情压抑而动摇学习化学的信心。比如:某次测试有个学生只考了56分,经分析,我发现他是由于粗心大意而没有看清题意,被扣了11分,运算错误被扣了4分。分析后,我让他下次一定要注意到这方面的错误能够避免,树立坚强的信心。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地复习巩固,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有些基础较差或智力不好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作一个客观的定位,分析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分步定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步奋斗,使学生少受挫折而易获成功。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有些学生成绩较差,并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力薄弱,毅力差。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告诉学生,历史上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德国化学家韦勒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用有机物合成尿素的工作,从而打破了“有机物是由生命所产生的”这一看法等事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教师可举出这些事例,让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受到教育,树立发奋图强,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运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3]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赢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王强.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基本范畴.教师报,2008.9.
[3]中学生心理教育,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