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层十分重视中学生的美育教育。美术课无疑占据着美育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品,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审美水平和美术专业水平。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开展情境式教学无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课;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27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感悟美术创作原理,学习美术创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可是,由于初中生的审美素养还不是很高,有时面对高深的美术作品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针对此种现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开展情境教学进行探讨。
一、创设视觉情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创设视觉情境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的原型实物来摸索美术创作方法和创作规律。在原型实物的选择上,教师既可以选择1:1的原型实物,也可以选择原型实物的构成要素。不同的视觉材料会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通过观察1:1的原型实物,学生可以从观察角度和艺术构思上体悟美术作品作者的创作方法;通过观察原型实物的构成要素,学生可以学到作者如何整合艺术品的各个构成部分,由此悟到线条组合技巧和色彩搭配技巧。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AR技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美术作品和实物原型。借助于高科技设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距离靠近,学生身上的审美潜能会被有效调动起来,审美体验会直线上升。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审美意愿会逐渐提升,也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创设故事情境,赋予作品新的含义
依据美学规律,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也就是说,欣赏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从作品中得出同创作者构思时完全不同的结论来。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根据艺术品的不同内容适度创设故事情境,为的是通过鲜活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作品中去,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感情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从而提升审美体验。美术教师在构建具体的故事情境时,不能信马由缰,而应充分结合美術作品的具体特点,适度发挥。这样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也不致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比如,在学习欣赏苏州拙政园的月亮门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讲月亮门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由于月亮在空中有时圆,有时缺,所以人们将人世间的好事同圆月的意象相对应,将人世间的缺憾事同缺月的意象相对应。因此,在建筑中做个月亮门,寓示着人们对于团圆、美好、圆满的幸福生活的企盼。通过文化教育,学生会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类美术作品渐生浓厚的兴趣。
三、创设表演情境,体会作品的意境与内涵
创设表演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作品,在接到表演任务后会细心琢磨,构思如何表演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一举一动都要拿捏得十分到位。其他同学在欣赏台上同学的表演时,有时会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间对美术作品产生新的领悟,这都是难以预见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美术课堂,还能有机会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新的解读。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内容让学生配上相应的音乐,音乐既能带动台上同学的表演热情,又能令台下欣赏的同学产生全新的审美体验。
比如,在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幅名画时,教师就可以亲自登台,扮演柏拉图,并让全班同学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扮演亚里士多德,其他同学分别扮演柏拉图的诸位弟子。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既可以根据画面上的人物形象来模仿其动作神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范和气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台上表演的某个情境画下来作为纪念。通过此类活动,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内涵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美术作品欣赏课也会提升参与兴致。
在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讲此画的创作过程。当时,阿姆斯特丹的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币),都想在画作占据一个好位置。如果按照射手们的要求进行创作,可能现在人们就不知道世上有这幅画了。画家没有满足雇主的要求,而是依从艺术创作规律对人物位置进行适当分配,突出主次,因为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呈现出一种紧张、神秘、动感的队伍出行的氛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画家身上的艺术精神,然后再让学生精研每位射手的神态、表情和身姿。接下来,该组织表演了。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每个学生心中都会升起敬畏之心。在表演之前,学生一定会精研原作。经过长期此类练习,学生的审美水平必定提升。
总结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上开展情境式教学有许多工作需要美术教师深耕细作。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选取适当美术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其次,教师应将画家创作时的具体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最后,教师还应选好情境设计方式,力争让学生从最适宜的角度去贴近美术作品,把握其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郝吉国.创新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2.
[2]赵淑桂.试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453.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课;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27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感悟美术创作原理,学习美术创作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审美水平。可是,由于初中生的审美素养还不是很高,有时面对高深的美术作品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针对此种现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开展情境教学进行探讨。
一、创设视觉情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创设视觉情境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的原型实物来摸索美术创作方法和创作规律。在原型实物的选择上,教师既可以选择1:1的原型实物,也可以选择原型实物的构成要素。不同的视觉材料会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通过观察1:1的原型实物,学生可以从观察角度和艺术构思上体悟美术作品作者的创作方法;通过观察原型实物的构成要素,学生可以学到作者如何整合艺术品的各个构成部分,由此悟到线条组合技巧和色彩搭配技巧。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AR技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美术作品和实物原型。借助于高科技设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距离靠近,学生身上的审美潜能会被有效调动起来,审美体验会直线上升。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审美意愿会逐渐提升,也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创设故事情境,赋予作品新的含义
依据美学规律,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也就是说,欣赏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从作品中得出同创作者构思时完全不同的结论来。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根据艺术品的不同内容适度创设故事情境,为的是通过鲜活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作品中去,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感情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从而提升审美体验。美术教师在构建具体的故事情境时,不能信马由缰,而应充分结合美術作品的具体特点,适度发挥。这样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也不致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比如,在学习欣赏苏州拙政园的月亮门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讲月亮门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由于月亮在空中有时圆,有时缺,所以人们将人世间的好事同圆月的意象相对应,将人世间的缺憾事同缺月的意象相对应。因此,在建筑中做个月亮门,寓示着人们对于团圆、美好、圆满的幸福生活的企盼。通过文化教育,学生会对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类美术作品渐生浓厚的兴趣。
三、创设表演情境,体会作品的意境与内涵
创设表演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作品,在接到表演任务后会细心琢磨,构思如何表演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一举一动都要拿捏得十分到位。其他同学在欣赏台上同学的表演时,有时会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间对美术作品产生新的领悟,这都是难以预见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美术课堂,还能有机会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新的解读。教师还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内容让学生配上相应的音乐,音乐既能带动台上同学的表演热情,又能令台下欣赏的同学产生全新的审美体验。
比如,在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幅名画时,教师就可以亲自登台,扮演柏拉图,并让全班同学选出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扮演亚里士多德,其他同学分别扮演柏拉图的诸位弟子。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既可以根据画面上的人物形象来模仿其动作神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范和气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台上表演的某个情境画下来作为纪念。通过此类活动,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内涵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美术作品欣赏课也会提升参与兴致。
在欣赏伦勃朗的《夜巡》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讲此画的创作过程。当时,阿姆斯特丹的射手们每人出一百弗罗仑(荷币),都想在画作占据一个好位置。如果按照射手们的要求进行创作,可能现在人们就不知道世上有这幅画了。画家没有满足雇主的要求,而是依从艺术创作规律对人物位置进行适当分配,突出主次,因为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呈现出一种紧张、神秘、动感的队伍出行的氛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画家身上的艺术精神,然后再让学生精研每位射手的神态、表情和身姿。接下来,该组织表演了。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每个学生心中都会升起敬畏之心。在表演之前,学生一定会精研原作。经过长期此类练习,学生的审美水平必定提升。
总结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上开展情境式教学有许多工作需要美术教师深耕细作。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美术基础选取适当美术作品来让学生欣赏。其次,教师应将画家创作时的具体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最后,教师还应选好情境设计方式,力争让学生从最适宜的角度去贴近美术作品,把握其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郝吉国.创新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2.
[2]赵淑桂.试论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