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意思考,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的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小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有意留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有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作者单位 河南省兰考县固阳镇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庚子岁末,上海书画出版社又迎来一部新书——《来楚生墨妙集萃》(后简称《墨妙》)的出版,这部书由笔者与程鹏主编.新书刚上架,立刻受到读者的追捧.经网评,《墨妙》还获得2020
期刊
在海派书画家群体中,王一亭是个十分重要的中坚人物,他就像前期的胡公寿一样,对海派书画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对领军人物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胡公寿与王一亭可以讲是上海这
期刊
期刊
一rn在清中期书坛,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是刘墉(1720—1805)、翁方纲(1733—1818)、梁同书(1723-1815)、王文治(1730-1802)四家了.他们年纪相差最大不过13岁,可算同代.
期刊
人们常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如金色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温暖的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及时的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使用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从而使语文课堂对学生更具吸引力,使教师对学生更具亲和力,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求知欲。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评价学生,才能构建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