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曾经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要实现教师发展的道路,要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内化新的教育理念并转化为自己新的教学实践行为;不断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意识;提高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自觉性,逐渐形成新的教学基本功和习惯。
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可以通过学校科研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参加教研活动的听-说-评课,当然也可以通过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一般过程,首先是发现日常教学的问题,反思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对策实施后的变化;最后是思考选择有效对策再实践,提升总结形成教育经验。
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好的交流沟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良性沟通,有效互动。比如不注意教学的连续性,在一个单元的每节课中都增加了类似的生活情境。不注意问题设计的真实性,有的问题设计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有的问题设计诱导学生用繁琐方法求解,不但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而且还违背了数学问题解决舍繁求简的原则。不注意沟通的实质性,即教师只是注意从表面上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却没有注意从本质上揭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如果把上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可以看到,教师是用“数学问题”+“生活情境”的“加法”思维方式来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数学与现实生活沟通问题认识的肤浅,这种简单化和表面化的认识,成为了影响教师实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深层次沟通的直接障碍。
案例一:某老师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课前做了调查,搜集了数据,如一个人的身高,学习课本的价格,教室的长、宽、高等等。下面请你们围绕教室的长、宽、高提出相应的问题。
学生1:教室的长和宽共长多少米?
学生2:教室的长比高多多少米?
老师:我们已经测量了教室的长是5.65米,宽是8.4米,高是3.35米,怎么列式?
学生1: 求教室的长和宽共长多少米用加法计算:5.65+8.4
学生2:求教室的长比高多多少米用减法计算:5.65-3.35
老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表面上看,师生都很主动,学生课前结合生活实际的调查和搜集数据,课上的主动质疑提出问题,思维较活跃。老师对学生的状态也较满意。
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现象,仔细琢磨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实际。例如,教室的长与宽相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求教室长、宽、高的平均数?诸如此类,等等。
教师为“沟通”而创设情境,学生为“质疑”而提出问题,所有这些在不经意间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缺乏沟通的真实状况
案例二:老师出示蔬菜价格:菠菜每斤1.235元,青菜每斤0.765元……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编应用题。在这基础上,老师继续提出问题。
老师:老师想买4.6斤菠菜,1.4斤青菜,要多少钱呢?
学生纷纷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为多位小数,接下来就引出近似值问题。
这个案例的数据看似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问题的提出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把它置于真实生活情境中时,我们有得思考这个问题的真实性。青菜的价格、菠菜的价格在现实中存在么?我们购买蔬菜时是这种买法么?
问题本身脱离了生活情境,违背了基本常识。但学生很少会提出质疑。我觉得对于这类问题没有必要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去提出问题,而不是拘泥于生活情境。
案例三:某老师在教授长方形认识的时候提到: 老师在进行房屋装修,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的石板压碎成两部分。如果说要按照原样配一块,那要带一块去还是两块都带去?
学生就有的说要带两块,有的说要带第一块,有的说要带第二块。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以后就问了:根据第一块的角没有长宽,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吗?那第二块呢?这个时候教师会来引導。
粗粗一看,觉得这个课学生讨论的挺激烈的。但我觉得像这样的设计忽视了生活中的情境,从数学角度虚拟地去配花岗岩。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带着花岗岩去配。老师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没有设置一块都不需要带的选项。实际上完全可以度量出长宽。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经验。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只关注了情境,而忽视了真正的沟通。这种情境又往往是脱离实际的,属于假沟通。
我们关于两个世界沟通的问题认识到位了吗?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实现数学和现实生活沟通的教学策略,我们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通过数据搜集和观察调查等活动,具体的感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第二、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生活原型,理解知识的内涵,寻找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三、课外的教学拓展和延伸,通过实践活动和主题作业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内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课外得到了扩展和延续。由几个不同的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案例,围绕某一个核心问题,反映这个核心问题变化的进展过程,及教师的不同认识水平和教学状态。
要更好的解决问题就要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数学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应用,到处都是学习案例,只要我们认真发掘,勤于思考,紧贴生活。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和乐趣。
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可以通过学校科研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参加教研活动的听-说-评课,当然也可以通过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一般过程,首先是发现日常教学的问题,反思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对策实施后的变化;最后是思考选择有效对策再实践,提升总结形成教育经验。
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好的交流沟通。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良性沟通,有效互动。比如不注意教学的连续性,在一个单元的每节课中都增加了类似的生活情境。不注意问题设计的真实性,有的问题设计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有的问题设计诱导学生用繁琐方法求解,不但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而且还违背了数学问题解决舍繁求简的原则。不注意沟通的实质性,即教师只是注意从表面上呈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却没有注意从本质上揭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
如果把上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可以看到,教师是用“数学问题”+“生活情境”的“加法”思维方式来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数学与现实生活沟通问题认识的肤浅,这种简单化和表面化的认识,成为了影响教师实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深层次沟通的直接障碍。
案例一:某老师在“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已经在课前做了调查,搜集了数据,如一个人的身高,学习课本的价格,教室的长、宽、高等等。下面请你们围绕教室的长、宽、高提出相应的问题。
学生1:教室的长和宽共长多少米?
学生2:教室的长比高多多少米?
老师:我们已经测量了教室的长是5.65米,宽是8.4米,高是3.35米,怎么列式?
学生1: 求教室的长和宽共长多少米用加法计算:5.65+8.4
学生2:求教室的长比高多多少米用减法计算:5.65-3.35
老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表面上看,师生都很主动,学生课前结合生活实际的调查和搜集数据,课上的主动质疑提出问题,思维较活跃。老师对学生的状态也较满意。
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现象,仔细琢磨一下学生提出的问题,几乎都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实际。例如,教室的长与宽相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求教室长、宽、高的平均数?诸如此类,等等。
教师为“沟通”而创设情境,学生为“质疑”而提出问题,所有这些在不经意间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缺乏沟通的真实状况
案例二:老师出示蔬菜价格:菠菜每斤1.235元,青菜每斤0.765元……老师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编应用题。在这基础上,老师继续提出问题。
老师:老师想买4.6斤菠菜,1.4斤青菜,要多少钱呢?
学生纷纷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为多位小数,接下来就引出近似值问题。
这个案例的数据看似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问题的提出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把它置于真实生活情境中时,我们有得思考这个问题的真实性。青菜的价格、菠菜的价格在现实中存在么?我们购买蔬菜时是这种买法么?
问题本身脱离了生活情境,违背了基本常识。但学生很少会提出质疑。我觉得对于这类问题没有必要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去提出问题,而不是拘泥于生活情境。
案例三:某老师在教授长方形认识的时候提到: 老师在进行房屋装修,工人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的石板压碎成两部分。如果说要按照原样配一块,那要带一块去还是两块都带去?
学生就有的说要带两块,有的说要带第一块,有的说要带第二块。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以后就问了:根据第一块的角没有长宽,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吗?那第二块呢?这个时候教师会来引導。
粗粗一看,觉得这个课学生讨论的挺激烈的。但我觉得像这样的设计忽视了生活中的情境,从数学角度虚拟地去配花岗岩。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带着花岗岩去配。老师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圈套,没有设置一块都不需要带的选项。实际上完全可以度量出长宽。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积累经验。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只关注了情境,而忽视了真正的沟通。这种情境又往往是脱离实际的,属于假沟通。
我们关于两个世界沟通的问题认识到位了吗?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实现数学和现实生活沟通的教学策略,我们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通过数据搜集和观察调查等活动,具体的感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第二、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生活原型,理解知识的内涵,寻找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三、课外的教学拓展和延伸,通过实践活动和主题作业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内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课外得到了扩展和延续。由几个不同的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案例,围绕某一个核心问题,反映这个核心问题变化的进展过程,及教师的不同认识水平和教学状态。
要更好的解决问题就要注重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即把数学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学生需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这是真正从内心感到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动。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应用,到处都是学习案例,只要我们认真发掘,勤于思考,紧贴生活。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