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小学生语文教学创新的要求,也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接轨,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能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166-01
  1.巧妙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學,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课堂的趣味性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高,也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激发和调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他们对于语文知识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小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能够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也能使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高效,因此,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日月潭》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布置几个小问题:作者在写作《日月潭》是有怎样的心境?这篇文章蕴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放映一段与《日月潭》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要求小学生在观看和聆听的过程中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能够突破传统语文课堂的束缚,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蕴藏的内涵是比较深刻的,相同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采用的教学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训练学生语文学科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创新,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为他们更加高效的进行后续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比如,在进行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独坐敬亭山》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信息技术对课本中原有的内容进行创新,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诗中记录的景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图片更加真实的感受人与敬亭山互相眺望时的优雅意境。在学生们观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原有的诗歌内容进行创新和发散,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看到的景色联想诗人在写作前后经历了什么样的活动和情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锻炼,也能对课文的内容产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3.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课外内容,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
  小学语文学科涵盖的知识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更是在体验不同的生活、经历各式各样的情感变化。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基础阶段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意识,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引入课外的内容,开拓小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能够了解到更加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语文是一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的学科,其也是一门课内外有着高度联系的学科,因此,在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适当的引入一些课外的内容,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比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们学习和感受文章中描述的美好景色,在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与桂林山水风光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小学生能够在观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桂林风光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非常有效的发散,这对于开拓他们的创新视野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媒介,也是传递教学信息和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工具。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介绍了巴彦高勒矿井的概况、矿井外部建设条件、矿井资源条件、井田勘探程度及开采条件,并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结论:巴彦高勒矿井井田外部建设条件较好,资源可靠,煤层厚度大,倾角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人格,也有助于他们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并从榜样示范、家校合作、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入手,从而实现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61-02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之下,各行各业都对人才提出了极高要求,除了要求人才拥有极强的获取与解决信息的技能之外,还要拥有优良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来实现,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扎实学生信息素养基础的有效途径。对此,小学教师必须深化对课程价值的认知,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心
摘 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载体与媒介,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高年级的习作训练,还是中低年级的阅读、识字训练,两者本质都是为了促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随着智能化概念的融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十分乐于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但忽视了小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为题,结合当前课堂教学方式与实际教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国家还需要各种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说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阶段的主体课程,学习好语文的同时还可以吸收到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精华,小学语文的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提高语文成绩、影响课堂效果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现代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育活动中,有大部分的小学生正在被动的接受着语文阅读知识和其它学科相关知识,那么
摘 要:初中语文在学生的发展阶段承担的任务巨大,除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新时代下语文教学中要发展人的全面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还需要将语文学习与德育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中发展德育教育的培养。只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工作,才能
顶板破裂会激发弹性波。测量有关破裂的位置,不仅有助于对危险区做出正确评价和判断,而且也可对灾害的发生做出预测并及时报警。在矿山微地震定位中,地震波的走时计算的精确性对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责。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方面,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人格修养的提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培养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