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绪稳定心理教育主要是指中职学校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各种情绪的生理正常值及心理情绪发生变化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控情绪手段,使自己经常能够保持良好的生理心境和乐观的心理情绪,能够科学合理调控自己的心理情绪,培养积极的自我情绪管理状态。让在校学生逐渐成长走向成熟,保持正常的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状态,为学生职业成功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
关键词:中职;情绪稳定;心理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114
一、中职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
中职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容易诱发不良后果,所以要善于发现和掌据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
1.逆反心理爆发导致错误强化直至对抗
中职在校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对于自尊、面子等问题都存有许多的错误和缺乏理解,容易使人产生与教师对抗的强烈逆反心理,并由此而容易激发愤怒的不良情绪,最终就会导致他们内心不自觉地严重抵触学校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
2.过激情绪引发行为失控
在不良情绪及心理因素双重驱动下,中职学校对学生们在心理情绪稳定教育上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这个时候的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去评价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的后果,以致逐渐产生失去自我情绪心理状态控制能力、造成学生行为管理举措失常、行为管理纪律制度失控,甚至还有可能直接产生违法乱纪的其他各种严重后果。
3.冷漠情绪导致性格偏僻怪异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受到了中考的挫折和其它各种原因等,所造成的不良情绪心理状态,对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的直接影响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在往往过于漠视周围一切,只沉迷于自己的小屋和空间,对周围任何事物毫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敬而远之,失去了周围朋友的亲切关心和相互帮助,参加活动的空间逐渐缩小,性格怪癖,行为诡异。
二、中职学生心理情绪调节的方法
1.帮助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树立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让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积极的、全面的自我认识,使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增进同学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际社交观。在与其他人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控制情绪,和谐关系,习惯自律,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心理等得到训练和增强。
帮助引导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学习过程中克服自我认知的各种偏见。例如:给人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帮助学生摆脱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提高人与人交往的质量。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原则,并掌握一些交往技巧。交往的原则主要是平等,互助,真诚守信,严律己,宽待人。交往的技能主要是谈话的技巧,聆听的技能和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如:动作、表情和目光进行交流等。
2.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和调动学生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教育实践表明,要使学习的目标性教育具有成效,必须以学生身心的特点为基础,组织并开展各种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报告、科技团体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学习的目标教育应与具体的学习目的相结合,避免说教空洞。将学生的需求、愿望、兴趣、信仰和情感转化成学生的一种动机。甚至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内在动机。
3.利用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合理地安排学习的内容。内容太深,学生望而却步,会降低学习的兴趣;教学的内容很浅,学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改进教学的方法。由于学困生的认知能力较低,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要灵活多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要有清晰的了解,并给予特殊关注。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加强对学习策略的分析指导,使其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培养自信,增强抗挫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启学生心灵,以阳光向上的心情去面对老师、同学,积极对待所参加的活動。在活动实践中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功的辛苦付出,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勇于面对成功和挫折,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4.进行自我意识的指导
自我意识的辅导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尊严、信心和自我接受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与悦纳他人的情感,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鼓舞和管理。可以与别人进行比较,总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分析他人的学习成绩。通过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正确评估,培养自己心理素养;通过心灵对话来化解内心冲突与矛盾;通过自我的鼓舞,克服了困难与挫折;通过诱导学生自我控制,使其学会解决自我意识方面的困惑,努力提高自我。
5.加强职业指导
人们在选择职业时,都会有个人的择业标准,也会对各种职业进行一番“评头论足”,这些评价实际上集中反映出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在择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必要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陈松林,《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常维国,《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沙洋师范专科学报。
[3]王君素,《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之管见——《难报三春晖》一课教学心得》,现代阅读(教育版)。
关键词:中职;情绪稳定;心理调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51-114
一、中职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
中职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与疏导,容易诱发不良后果,所以要善于发现和掌据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
1.逆反心理爆发导致错误强化直至对抗
中职在校学生由于正值青春期,对于自尊、面子等问题都存有许多的错误和缺乏理解,容易使人产生与教师对抗的强烈逆反心理,并由此而容易激发愤怒的不良情绪,最终就会导致他们内心不自觉地严重抵触学校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
2.过激情绪引发行为失控
在不良情绪及心理因素双重驱动下,中职学校对学生们在心理情绪稳定教育上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这个时候的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去评价自己的不良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的后果,以致逐渐产生失去自我情绪心理状态控制能力、造成学生行为管理举措失常、行为管理纪律制度失控,甚至还有可能直接产生违法乱纪的其他各种严重后果。
3.冷漠情绪导致性格偏僻怪异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受到了中考的挫折和其它各种原因等,所造成的不良情绪心理状态,对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的直接影响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在往往过于漠视周围一切,只沉迷于自己的小屋和空间,对周围任何事物毫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敬而远之,失去了周围朋友的亲切关心和相互帮助,参加活动的空间逐渐缩小,性格怪癖,行为诡异。
二、中职学生心理情绪调节的方法
1.帮助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树立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识。让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积极的、全面的自我认识,使全体学生充分了解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增进同学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际社交观。在与其他人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控制情绪,和谐关系,习惯自律,锻炼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心理等得到训练和增强。
帮助引导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学习过程中克服自我认知的各种偏见。例如:给人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等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帮助学生摆脱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提高人与人交往的质量。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原则,并掌握一些交往技巧。交往的原则主要是平等,互助,真诚守信,严律己,宽待人。交往的技能主要是谈话的技巧,聆听的技能和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如:动作、表情和目光进行交流等。
2.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和调动学生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教育实践表明,要使学习的目标性教育具有成效,必须以学生身心的特点为基础,组织并开展各种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报告、科技团体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学习的目标教育应与具体的学习目的相结合,避免说教空洞。将学生的需求、愿望、兴趣、信仰和情感转化成学生的一种动机。甚至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内在动机。
3.利用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合理地安排学习的内容。内容太深,学生望而却步,会降低学习的兴趣;教学的内容很浅,学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改进教学的方法。由于学困生的认知能力较低,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要灵活多变,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要有清晰的了解,并给予特殊关注。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加强对学习策略的分析指导,使其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培养自信,增强抗挫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启学生心灵,以阳光向上的心情去面对老师、同学,积极对待所参加的活動。在活动实践中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功的辛苦付出,消除学生自卑的心理,勇于面对成功和挫折,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4.进行自我意识的指导
自我意识的辅导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尊严、信心和自我接受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与悦纳他人的情感,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鼓舞和管理。可以与别人进行比较,总结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分析他人的学习成绩。通过对自己优点和不足的正确评估,培养自己心理素养;通过心灵对话来化解内心冲突与矛盾;通过自我的鼓舞,克服了困难与挫折;通过诱导学生自我控制,使其学会解决自我意识方面的困惑,努力提高自我。
5.加强职业指导
人们在选择职业时,都会有个人的择业标准,也会对各种职业进行一番“评头论足”,这些评价实际上集中反映出中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在择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必要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陈松林,《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常维国,《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沙洋师范专科学报。
[3]王君素,《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之管见——《难报三春晖》一课教学心得》,现代阅读(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