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故事:只“争”不“让”的小彭(小彭爸爸叙述)
上周五,我女儿小彭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桌子上放着半个西瓜,拿起勺子就要剜最中心的那块西瓜瓤吃。妻子连忙跑过来说:“宝贝,奶奶生病了,想吃西瓜,妈妈特意去买来给奶奶吃。如果你想吃,我们就切开来和奶奶一起吃,但是你不能用勺子剜着吃。”女儿听了,抱着西瓜嘴里大喊:“我就是喜欢吃中间这块,我就是要剜着吃,你们不会多买点吗?”说完就拿勺子剜下了最中间的那块吃了起来。妻子非常生气,劈头盖脸就给孩子一顿训斥,奶奶听到了,赶紧将西瓜夺过来放到女儿面前,哄道:“我们宝贝吃,奶奶不吃!”妻子看到这个情形,没好气地说:“都是你们惯的,有一点好东西就要跟别人抢,从来不晓得让一让大人,以后怎么得了?”女儿跟奶奶争西瓜那阵子,我正在修理门框,听着他们吵吵闹闹也没顾着劝。当然,也是因为没有想到什么好辙,想着打打骂骂肯定是不行的。看着女儿含着泪,撅着嘴,却依然自顾自地吃着西瓜,我的内心很复杂。
二、问题聚焦孝德养成,迫在眉睫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孝”德为首,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笔者作为班主任在与班内家长交流时发现,像小彭这样并不是个例,许多家长都会提到孩子对长辈“回嘴顶嘴”,显得没大没小。言者无意,作为听者的班主任留意到孩子的“孝”德养成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受家庭结构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往往四个大人甚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孝”德在很多孩子身上看不到。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孩子想要,大人们都会尽量满足,孩子也习以为常地认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都要让给自己,甚至不考虑长辈的需要,也不会关心长辈,哪怕在长辈面前让一让,这些都做不到。因此,在现在这个美德缺失比较严重的时代,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进行“孝德”教育尤为迫切和必要,它将影响孩子终身的发展,影响家庭的成长和谐。
三、行动转化:班级“孝德”养成教育活动。
活动一·利用关键词,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养成“孝”道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孝”这个字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从心出发养成孝德。因此本学期开学,笔者就对全班学生及家长提出了一月一个关键词:三月——尊重,四月——了解,五月——理解,六月——感恩。这些关键词要求家长和孩子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互相感恩。以三月“尊重”关键词为例:杨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老师今天跟我们讲了关于尊重的话题,原来爸爸妈妈也是可以尊重我的,我决定给妈妈写一封信:妈妈,我长大了,有个人的隐私权,我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微信或QQ了,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走歪路,可是我已经长大了,您再这样不尊重我,我会讨厌您的!”从杨同学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尊重,慢慢变成了厌恶家长,忤逆家长,那还何来孝道可言?根据学生周记反馈,学生和家长在交流何为“尊重”时,很多家长都主动承认了以前有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并表示改进。孩子们也主动表示以后在行动上表现出对家长的尊重,主要为不顶撞父母,有事情主动商量,尽量做到让父母放心。亲子关系得到缓和,孝德教育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才能让孩子们打开心扉,撒下孝德之种。
活动二·利用班会课,交流感受父母辛劳。
笔者设计了“父母的一天”主题班会课,观察并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去感受父母的辛劳,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和他们为家庭的付出并利用镜头、文字记录家长的一天。学生通过小组配合,自己制作相册、小報、PPT等各种形式整理记录父母的一天,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在班会课上与全班交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位孩子的汇报:
小陈同学一边哭一边讲述:我的爸爸是一个铁匠,附近农民伯伯们的锄头钉耙都出自我爸爸的手,上周六,我陪着爸爸工作了一整天,发现他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挥着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红通通的铁疙瘩,用汗水和手上的老茧制作出了一件件铁器。原来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用汗水换来的,我发誓我再也不乱花钱,不再提过分的要求,我爱我的爸爸。
小赵同学用一段生动的小视频记录作为理发师的爸爸一天:我的爸爸一天内为10多个人的理了头发,他整整一天没有坐下,就连午饭都是随便扒了一口就马上又投入了工作,我好心疼爸爸!
多么真切的亲身体验才会有如此的真情流露,班级里很多的孩子谈及自己观察父母后的感想都非常激动,很多孩子对自己曾经用莽撞的言语、不尊重的举动对待父母感到懊悔,希望能通过一些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和孝心。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孩子们的内心受到碰撞,产生了“想要孝顺父母长辈”的火花,让孝德的种子在心中不知不觉渐渐萌芽。
四、后续思考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只有长久地、持之以恒地加强传统孝道培养,才能使其认识到孝是人类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进而践行孝道。对父母的敬爱、对长辈的尊重推及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小彭同学的案例中,妈妈是一番训斥,爸爸则不知所措。如果当时彭爸爸能对孩子进行启发激励,循序诱导,最终孩子会有所改变,把好东西与长辈分享。彭爸爸的表现正是大多数家长的体现,如何帮助、引导家长掌握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在培养孩子孝德的道路上事半功倍也将是班主任与家长需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后续思考
五、结束寄语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根本任务影响着全国的中小学。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不能丢失,百善孝为先,培养孩子有孝心有孝行将使他们受益终生,在孩子心中播撒爱与善,将会造就孩子更美好的明天。
上周五,我女儿小彭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桌子上放着半个西瓜,拿起勺子就要剜最中心的那块西瓜瓤吃。妻子连忙跑过来说:“宝贝,奶奶生病了,想吃西瓜,妈妈特意去买来给奶奶吃。如果你想吃,我们就切开来和奶奶一起吃,但是你不能用勺子剜着吃。”女儿听了,抱着西瓜嘴里大喊:“我就是喜欢吃中间这块,我就是要剜着吃,你们不会多买点吗?”说完就拿勺子剜下了最中间的那块吃了起来。妻子非常生气,劈头盖脸就给孩子一顿训斥,奶奶听到了,赶紧将西瓜夺过来放到女儿面前,哄道:“我们宝贝吃,奶奶不吃!”妻子看到这个情形,没好气地说:“都是你们惯的,有一点好东西就要跟别人抢,从来不晓得让一让大人,以后怎么得了?”女儿跟奶奶争西瓜那阵子,我正在修理门框,听着他们吵吵闹闹也没顾着劝。当然,也是因为没有想到什么好辙,想着打打骂骂肯定是不行的。看着女儿含着泪,撅着嘴,却依然自顾自地吃着西瓜,我的内心很复杂。
二、问题聚焦孝德养成,迫在眉睫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孝”德为首,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笔者作为班主任在与班内家长交流时发现,像小彭这样并不是个例,许多家长都会提到孩子对长辈“回嘴顶嘴”,显得没大没小。言者无意,作为听者的班主任留意到孩子的“孝”德养成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受家庭结构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往往四个大人甚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孝”德在很多孩子身上看不到。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孩子想要,大人们都会尽量满足,孩子也习以为常地认为好东西都是自己的,都要让给自己,甚至不考虑长辈的需要,也不会关心长辈,哪怕在长辈面前让一让,这些都做不到。因此,在现在这个美德缺失比较严重的时代,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进行“孝德”教育尤为迫切和必要,它将影响孩子终身的发展,影响家庭的成长和谐。
三、行动转化:班级“孝德”养成教育活动。
活动一·利用关键词,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养成“孝”道的基础,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孝”这个字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从心出发养成孝德。因此本学期开学,笔者就对全班学生及家长提出了一月一个关键词:三月——尊重,四月——了解,五月——理解,六月——感恩。这些关键词要求家长和孩子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互相感恩。以三月“尊重”关键词为例:杨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老师今天跟我们讲了关于尊重的话题,原来爸爸妈妈也是可以尊重我的,我决定给妈妈写一封信:妈妈,我长大了,有个人的隐私权,我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微信或QQ了,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怕我走歪路,可是我已经长大了,您再这样不尊重我,我会讨厌您的!”从杨同学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尊重,慢慢变成了厌恶家长,忤逆家长,那还何来孝道可言?根据学生周记反馈,学生和家长在交流何为“尊重”时,很多家长都主动承认了以前有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并表示改进。孩子们也主动表示以后在行动上表现出对家长的尊重,主要为不顶撞父母,有事情主动商量,尽量做到让父母放心。亲子关系得到缓和,孝德教育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才能让孩子们打开心扉,撒下孝德之种。
活动二·利用班会课,交流感受父母辛劳。
笔者设计了“父母的一天”主题班会课,观察并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去感受父母的辛劳,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和他们为家庭的付出并利用镜头、文字记录家长的一天。学生通过小组配合,自己制作相册、小報、PPT等各种形式整理记录父母的一天,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在班会课上与全班交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位孩子的汇报:
小陈同学一边哭一边讲述:我的爸爸是一个铁匠,附近农民伯伯们的锄头钉耙都出自我爸爸的手,上周六,我陪着爸爸工作了一整天,发现他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挥着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红通通的铁疙瘩,用汗水和手上的老茧制作出了一件件铁器。原来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用汗水换来的,我发誓我再也不乱花钱,不再提过分的要求,我爱我的爸爸。
小赵同学用一段生动的小视频记录作为理发师的爸爸一天:我的爸爸一天内为10多个人的理了头发,他整整一天没有坐下,就连午饭都是随便扒了一口就马上又投入了工作,我好心疼爸爸!
多么真切的亲身体验才会有如此的真情流露,班级里很多的孩子谈及自己观察父母后的感想都非常激动,很多孩子对自己曾经用莽撞的言语、不尊重的举动对待父母感到懊悔,希望能通过一些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和孝心。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孩子们的内心受到碰撞,产生了“想要孝顺父母长辈”的火花,让孝德的种子在心中不知不觉渐渐萌芽。
四、后续思考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成熟、不稳定的时期,只有长久地、持之以恒地加强传统孝道培养,才能使其认识到孝是人类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进而践行孝道。对父母的敬爱、对长辈的尊重推及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小彭同学的案例中,妈妈是一番训斥,爸爸则不知所措。如果当时彭爸爸能对孩子进行启发激励,循序诱导,最终孩子会有所改变,把好东西与长辈分享。彭爸爸的表现正是大多数家长的体现,如何帮助、引导家长掌握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在培养孩子孝德的道路上事半功倍也将是班主任与家长需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后续思考
五、结束寄语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根本任务影响着全国的中小学。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不能丢失,百善孝为先,培养孩子有孝心有孝行将使他们受益终生,在孩子心中播撒爱与善,将会造就孩子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