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绍谈《西藏残牍》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残牍,不分卷(移本)。不著撰人姓氏。清光绪三十一年,英兵入藏,达赖喇嘛出亡,诏以班禅额尔德尼留摄后藏,兼管全藏事务。英国派卧克纳入后藏,强迫班禅额尔德尼赴印,会见英太子。尔时驻藏办事大臣有泰极力阻止……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商卓特巴等受印度政府运动遂怂其成行。于是年番闰九月十二日启程,由江孜过帕克里、靖西、亚东等处赴印晤英储。旋于十二月由印返,翌年正月十五日抵后藏。此书详载当时来往公牍,印政府之手段强毅,藏臣之知识浅薄,班禅额尔德尼置(中)朝名于不顾,均可得知其原委矣。
  这是署名吴燕绍的一件手札。右侧有附言:“是书恍惚见过。可与马吉符、张荫堂诸作核对”。从内容看,主要是介绍了一部无名氏的《西藏残牍》,认为此书详细地记载了当年班禅额尔德尼赴往印度,与英太子会见的重要史料。由此,让我们重新审视一段早已逝去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好河山成了列强角逐的战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也伸向圣洁的西藏高原。英国军队于1888年和1904年两度进犯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喇嘛率领西藏僧俗民众进行了英勇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特别是第二次抗英戰争中,江孜军民面对用机枪大炮武装起来的侵略者,用大刀、长矛、火枪、土炮、甚至是抛石器,英勇抗击侵略者达三个月之久。这就是著名的“江孜保卫战”。
  帝国主义列强终于明白,靠武力是无法征服西藏的,于是改变策略,在西藏上层统治者中培植亲帝分离主义势力。1904年,英军侵入拉萨,执掌前藏政教大权的十三世达赖喇嘛逃往内地,而执掌后藏政教大权的九世班掸喇嘛,被英国人胁迫到印度,去见英国皇太子。
  英国人要班禅跪拜,班禅说:“我只在我国大皇帝前跪拜,其余不行。”结果仍执平常礼。英国人又游说“西藏独立”,并许诺在“独立”后由班禅执掌大权,但遭到班禅严词拒绝。英国人无可奈何,又利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在西藏引起的不满心理,挑拨藏汉民族关系,进一步染指西藏事务。
  吴燕绍(1968-1944),出生于吴江松陵望族。从小敏而好学,对于文史百家涉猎很广,是紫阳书院的高材生。后来主持过吴江县书院,与陈去病、钱崇威、费树蔚等人结为师友。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吴燕绍到南京参加秋试。对着三场策问中有关于西北地理的题目,“竞瞠目不能句读”。对于一个以“经时济世”为己任的读书人来说,这几乎是奇耻大辱。落第后,他开始发愤阅读辽金元史、一统志、西域四种、藩部要略、蒙古源流、蒙古游牧记及朔方备乘等大量有关边疆的典籍。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吴燕绍考中进士,任内阁中书。看到很多满清官员对边疆的历史源流、地理沿革知之甚少,他深感忧虑,萌生了深入研究的念头,希望能“书生报国”。宣统时,吴燕绍任理藩院主事,在北档房行走。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他将有关蒙古、西藏、新疆的旧档都精心纂录下来。还随肃亲王去蒙古考察,搜集边事掌故。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珍稀文档和资料。辛亥革命后,吴燕绍供职于蒙藏院,他负责主编的《蒙藏回白话报》在边地尤为风行。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清史馆成立,开始编修《清史稿》。馆长赵尔巽多次到吴燕绍家中,敦请他撰写独缺西藏一篇。他花费一年时间,六易其稿,完成了西藏列传部分初稿。1929年前后,吴燕绍被北大史学系聘为讲师,专门讲授西藏史,与钱穆、孟森、傅斯年、顾颉刚等名教授比肩。在此期间,他还写成了被称为“体系庞大,史料丰富”的《西藏史大纲》。
  有“民国第一外交家”美誉的顾维钧,于1913年参与了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他回忆说:“西藏问题是和英国争论的问题……中国的这块地方在满清王朝初期收进中国版图,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块地方不大为国人所知。甚至政府首脑也不大清楚……我在所谓蒙藏事务局中找到了这些人。其中有一位姓吴的学者(即吴燕绍)任该局参事,堪称西藏专家。认识他真是有幸,这对我的工作极有帮助,我不时需要与他磋商,征询他的意见……吴先生对这个地区的知识如此丰富,对我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给予网满的解答。”
  吴燕绍逝世后,留下了煌煌巨作《清代蒙藏回部典汇》的书稿。这部书稿共1500万字,汇辑了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至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满清王朝有关边疆地区的圣训、起居注、上谕、奏章、军机密档、图书等各类原始资料,绝大部分以工整的小楷手书,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凝聚而成的心血结晶。历经波折,未能问世。2004年,吴燕绍孙子吴锡祺得知中华书局正向学界广泛征集古籍整理的珍贵书稿,将此稿无偿授予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完成了祖父和父亲的心愿。
  《西藏残牍》究竟为何人所著,尚待考证。但从我们见到的这件手札,足以从一个侧面显现藏学专家吴燕绍对西藏问题的洞见。
其他文献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高度重视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问题上,肯花大力气,能够打持久战,善于采取好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后来集结成《摆脱贫困》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对当地脱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最近,我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一些讲话和文章,很有启发。党的十八大以来,
期刊
苏辙(公元1039- 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历任大名府推官、河南推官、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起居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御史中丞等职。写作两篇公文时,苏辙任右司谏一职,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①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甫登相位的司马光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王安石当政时期,司马光曾明确反对免役法,他在《乞罢免役钱
期刊
2018年元旦刚过,春节的脚步愈发临近。就在大家伙儿都沉浸在迎新纳福的喜悦中时,互助县威远镇红崖村的村民姜宝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家里的闺女已迈入高考的冲刺阶段,这孩子成绩拔尖又懂事乖巧,村里人人夸赞。可孩子上大学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姜宝仑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孩子心中的“大学梦”仿佛变得触不可及。日子就像掉进了枯井里,看不到未来……   与此同时,远在省城的另外一个家庭接到了扶贫选派的指令。“爸爸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面加强全省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群文干部的业务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1月17日晚,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广播电视台主办,青海省文化馆承办,各市(州)群艺馆协办的第九届青海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颁奖晚会在青海省文化馆群星剧场精彩上演。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波、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
期刊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当店艺术领域面对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讨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陕西省是我国历史文化大省,其当地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内涵。今年,随着陕西省加大文化产业的建设步伐,出现了以舞剧《长恨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陕西舞蹈作品的本土文化特性  (一)历史性  所谓舞蹈文化的历史性,是指舞蹈内
期刊
2020年9月18日,我和家人到西宁市北山脚下的美丽园游览,有感而发,抄录于后。  忆往昔  山上不长草  风吹石头跑  巨石悬头顶  雨来泥石浇  心中无宁感  祈求身能保  看今日  白鹅戏绿水  鲢鲤跃荷塘  一步一景色  一步一花香  生态日日美  人民心欢暢
期刊
今日昆山的群文舞台姹紫嫣红,流光溢彩。精彩的文艺演出,一靠软件优秀,就是表演节目要有高质量;二靠硬件優良,就是舞台搭建、音响配备、灯光设置、舞美制作等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依赖于经济实力的支撑。由于昆山经济形势自改革开放以后日益好转,所以昆山的群文舞台也在不断改善,已看到渐入佳境的发展态势。笔者从1980年师范毕业后分配进入文化馆工作,屈指算来,从事群文工作已有40多年,见证了改革
期刊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空间是认识存在的基础,具有精神属性。艺术空间具备有形和无形两种属性。有形的空间是画家用各种绘画材料、绘画语言和透视手法建构的画面空间,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存在,反映了画家对客观物象的呈现;无形的空间形态则是主题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画家通过构建空间的艺术形态而实现对客观对象的把握,进而通过艺术创作呈现自身的内在精神空间。同样,油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存在,具有着丰富的艺术语言
期刊
这是一段有趣的儿时记忆,那是我在陕西扶风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一天,小朋友们在操场边玩耍,一名叫武文堂的同学将一盆清水放在大伙面前,他用毛笔蘸了点黑墨放入水中,然后用树枝轻轻地搅动了几下,瞬间,浮动的水面上显现出许多梦幻般的抽象图画,大家一下子都惊呆了。接着他又把一张纸铺在水面上,过不多时,他将纸片小心翼翼地从水中提起,这样,一幅酷似中国水墨画的图画便展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无不拍手称奇,大喊太好玩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习主席的这段话有力地诠释了核铸强国梦的深远意义。“两弹一星”事业培养出了一支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科技和建设队伍;创造了国际科技史上的不平凡,为中国国防安全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这项艰苦卓绝的事业中所孕育出来的红色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