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艰难历程,从三个阶段的重要文献的推出到三个层面的教法改革的推进,让我们看到语文教改在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其日趋严重的形式化倾向不仅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其剑走偏锋带来的诸多弊端更使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受到削弱,而顺势的盲目追捧使我们不少的教育者迷失在形式主义的歧路上。因此,针对教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辨正,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让语文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朴素立场,坚持守正出新,才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语文教改 重要文献教法改革 问题辨析 教改建议 守正出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样,我国的语文教育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与时俱进。回顾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回到朴素的立场,坚持守正出新,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三个阶段的重要文献
从宏观上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语文教学具有文献意义的论争有三次:
第一阶段是以叶圣陶、吕叔湘为代表。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不高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在《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上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文章,质疑了讲深讲透的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观点,指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
第二阶段是以陈钟梁和韩军为代表。陈钟梁1987年8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是一篇语文教育的主要文献,该文高举人文性大旗,从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韩军的《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等有影响的文章,对语文教学中的技术主义、工具性泛滥、人文品位缺失作了批评。并由此引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热烈讨论,最终得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一个折中的结论。
第三阶段是以李海林和王荣生为代表。2005年,李海林教授连续发表《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等文章,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指出了语文课改的误区,并对“泛语文”、“反文本”等七种倾向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这些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些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王荣生是我国第一位语文教学论博士,其学位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厘清四类课文及其教学价值,其《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一文,明确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李、王二人的观点,是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体现。
二、三个层面的教法改革
教学改革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根据笔者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教法改革,大致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教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对全国语文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归入此类。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主四式教学理论,其核心是学生主体;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欲望。三位教师的教学法已经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且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第二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语文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王尚文的语感教学、程翔的目标教学、魏书生的六步教学、余映潮的板块教学、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李镇西的情感教学。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为全国语文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
第三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语文教师的经典课例所体现出的教学方法。三十年来,涌现出众多语文名师,根据笔者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郭初阳、范美忠和郑桂华。郭初阳执教的《珍珠鸟》、《老王》,博学独到,将思考引向深入;范美忠执教的《孔乙己》,忠于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郑桂华执教的《散步》、《安塞腰鼓》,质朴自然,语文味浓。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课例中感受到当代语文教学的深度魅力。
三、“五对问题”的分析辨正
推进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普遍存在的形式化的课改,和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课改专家余文森通过调查,概括了七类常见病: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探究的泛化和神化;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者李海林在《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中对普遍存在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七类有代表性的倾向作了批判。
根据笔者深入课堂的发现和所作的研究思考,认为下列五对问题不容忽视:
“走过文本与走进文本”。“走过文本”是以文本作为训练的材料,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走进文本”是以文本作为学习本身,是一种深入的学习。阅读文章的特点是披文入情,溯流探源。语文教学要在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情感脉络,进而探究表达效果,也就是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名作重读”和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其核心是还原法)为语文教师钻研文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新课程借鉴了接受理论,提倡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其实是有界的,那就是文章的内在规定性。不同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可能一千个读者就一定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很多读法其实是错误的。而且从教学的角度看,即使一篇文章有不同的几种解读,也不一定要学生了解每一种解读。关于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中已经从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感受体验和品味语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感受体验,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也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但感受体验同样不是万能的,而且站在语文本体论的立场上,语文学习是要特别重视语言学习。学语文其实就是学习和提升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语文要突出“语文味”。因此,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新课标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能过分夸大文学教育。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热爱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文学教育的重点侧重于形象、情感与审美。换句话说,前者是培养未来公民,后者是培养未来作家。首都师范大学余彤辉博士认为,文学教育不是语文教育的救命稻草。过分夸大文学教育的作用,用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话说,是可爱而不可行。
“课内语文与课外语文”。语文教学当然是课内为主,但语文学习却要以课外为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即所谓的功夫在诗外。从目前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来看,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有的篇目缺乏经典性,有的篇目与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尤其是阅读量太少,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博士的话说,学生一学期只学二三十篇文章怎么学得好语文呢?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都规定了课外阅读篇目(建议),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未按要求组织学生阅读,而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功利化和浅显化的倾向。关于课外阅读的探索,青岛二中的王泽钊编有《新语文》,深圳育才中学严凌君编有《青春读书课》系列,四川古蔺教研室罗怀海编有《亲近文学》系列教材,这种探索对于营养不良的课内阅读的补充,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
四、语文教学的五点建议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出现生机,但我们需要守正出新,返璞归真。明确一个前提。语文教师应该是爱读书的人,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新课改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新课改最后的达成效果。说得严重些,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根据我们的调查,语文教师的阅读严重不足,知识结构明显不合理。甚至出现教材中推荐的名作连语文教师自己都没有读过的现象。因此,建议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与学科挂钩,多读作品、形成教师自己的评价视角,是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强调二个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兴趣与习惯。根据于漪老师的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可有可无,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语文成了“小四子”。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喜欢上了语文,才有内在的驱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要靠自己的才华吸引学生,用语文的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比如朗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记录的习惯,摘抄的习惯,日记的习惯,修改的习惯,等等。
走出三大误区。语文独立设科已有百年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先后存在唯政治化、纯工具论、泛人文性三大误区。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消解了政治化的霸权,摆脱纯工具论的制约后,人文性却大行其道,人文帽子满天飞,使很多语文教师失去判断力而盲目跟风,语文教学的人文泛化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课堂热闹而无效,学生语文素养难见提高。因此有人提出本色语文、本真语文、绿色语文,以表达对语文返璞归真的迫切期待。
牢记四字方针。传统教育讲究熟读深思,多读多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把百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对文章做法就自然学会了,赏析和写作也就不在话下。鲁迅先生也反对单纯的写作技巧训练,明确表示自己写作并无秘诀。叶圣陶先生提倡写下水作文。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在于实践。要说语文学习有何秘诀,多读多写就是语文学习的秘诀,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厘清五类阅读。笔者对语文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发现语文教师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品位不高,阅读方向迷失,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令人大失所望。笔者把语文教师的阅读梳理为文本、作者及其时代、名家评析、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五类阅读,而经典文本研读是第一位的,其阅读品位依次递减,教学设计是最低级的阅读。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最青睐的却是教参和教学设计类的阅读,他们深陷轻浅而粗糙的快餐化阅读困境中。如果说,阅读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无疑,这样肤浅的、缺乏品位的、舍本逐末的功利性阅读是难以奏效的。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A].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海林.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05(1).
[4]李海林.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上、下)[J].上海:语文学习,2005(4),(5).
[5]王富仁.语文教育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1.周娜,(1957-),女,四川泸县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语文教育;2.罗怀海,(1967-),男,四川古蔺人,古蔺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高级讲师,泸州市名师,四川省首届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改 重要文献教法改革 问题辨析 教改建议 守正出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样,我国的语文教育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与时俱进。回顾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回到朴素的立场,坚持守正出新,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三个阶段的重要文献
从宏观上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语文教学具有文献意义的论争有三次:
第一阶段是以叶圣陶、吕叔湘为代表。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不高的问题;叶圣陶先生在《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上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文章,质疑了讲深讲透的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的著名观点,指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是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其次才看写得好不好。
第二阶段是以陈钟梁和韩军为代表。陈钟梁1987年8月在《语文学习》上发表的《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是一篇语文教育的主要文献,该文高举人文性大旗,从教育思想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韩军的《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等有影响的文章,对语文教学中的技术主义、工具性泛滥、人文品位缺失作了批评。并由此引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热烈讨论,最终得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一个折中的结论。
第三阶段是以李海林和王荣生为代表。2005年,李海林教授连续发表《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等文章,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指出了语文课改的误区,并对“泛语文”、“反文本”等七种倾向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这些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些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王荣生是我国第一位语文教学论博士,其学位论文《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厘清四类课文及其教学价值,其《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一文,明确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李、王二人的观点,是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体现。
二、三个层面的教法改革
教学改革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根据笔者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教法改革,大致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教学理论层面的教学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对全国语文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归入此类。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主四式教学理论,其核心是学生主体;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欲望。三位教师的教学法已经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且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第二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语文教学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王尚文的语感教学、程翔的目标教学、魏书生的六步教学、余映潮的板块教学、窦桂梅的主题教学、李镇西的情感教学。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为全国语文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
第三个层面的教法改革,指语文教师的经典课例所体现出的教学方法。三十年来,涌现出众多语文名师,根据笔者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郭初阳、范美忠和郑桂华。郭初阳执教的《珍珠鸟》、《老王》,博学独到,将思考引向深入;范美忠执教的《孔乙己》,忠于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郑桂华执教的《散步》、《安塞腰鼓》,质朴自然,语文味浓。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课例中感受到当代语文教学的深度魅力。
三、“五对问题”的分析辨正
推进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普遍存在的形式化的课改,和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课改专家余文森通过调查,概括了七类常见病: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探究的泛化和神化;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者李海林在《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中对普遍存在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等七类有代表性的倾向作了批判。
根据笔者深入课堂的发现和所作的研究思考,认为下列五对问题不容忽视:
“走过文本与走进文本”。“走过文本”是以文本作为训练的材料,是一种肤浅的学习,“走进文本”是以文本作为学习本身,是一种深入的学习。阅读文章的特点是披文入情,溯流探源。语文教学要在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理解情感脉络,进而探究表达效果,也就是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名作重读”和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文本细读”(其核心是还原法)为语文教师钻研文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新课程借鉴了接受理论,提倡多元解读,但多元解读其实是有界的,那就是文章的内在规定性。不同读者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可能一千个读者就一定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很多读法其实是错误的。而且从教学的角度看,即使一篇文章有不同的几种解读,也不一定要学生了解每一种解读。关于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在《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中已经从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感受体验和品味语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感受体验,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也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但感受体验同样不是万能的,而且站在语文本体论的立场上,语文学习是要特别重视语言学习。学语文其实就是学习和提升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语文要突出“语文味”。因此,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新课标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能过分夸大文学教育。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热爱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文学教育的重点侧重于形象、情感与审美。换句话说,前者是培养未来公民,后者是培养未来作家。首都师范大学余彤辉博士认为,文学教育不是语文教育的救命稻草。过分夸大文学教育的作用,用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话说,是可爱而不可行。
“课内语文与课外语文”。语文教学当然是课内为主,但语文学习却要以课外为主,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即所谓的功夫在诗外。从目前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来看,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有的篇目缺乏经典性,有的篇目与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尤其是阅读量太少,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博士的话说,学生一学期只学二三十篇文章怎么学得好语文呢?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都规定了课外阅读篇目(建议),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并未按要求组织学生阅读,而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功利化和浅显化的倾向。关于课外阅读的探索,青岛二中的王泽钊编有《新语文》,深圳育才中学严凌君编有《青春读书课》系列,四川古蔺教研室罗怀海编有《亲近文学》系列教材,这种探索对于营养不良的课内阅读的补充,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
四、语文教学的五点建议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出现生机,但我们需要守正出新,返璞归真。明确一个前提。语文教师应该是爱读书的人,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新课改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新课改最后的达成效果。说得严重些,是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根据我们的调查,语文教师的阅读严重不足,知识结构明显不合理。甚至出现教材中推荐的名作连语文教师自己都没有读过的现象。因此,建议教师的继续教育要与学科挂钩,多读作品、形成教师自己的评价视角,是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强调二个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兴趣与习惯。根据于漪老师的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可有可无,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语文成了“小四子”。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喜欢上了语文,才有内在的驱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要靠自己的才华吸引学生,用语文的魅力感染学生。同时,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比如朗读的习惯,背诵的习惯,记录的习惯,摘抄的习惯,日记的习惯,修改的习惯,等等。
走出三大误区。语文独立设科已有百年历史,尤其是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先后存在唯政治化、纯工具论、泛人文性三大误区。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消解了政治化的霸权,摆脱纯工具论的制约后,人文性却大行其道,人文帽子满天飞,使很多语文教师失去判断力而盲目跟风,语文教学的人文泛化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课堂热闹而无效,学生语文素养难见提高。因此有人提出本色语文、本真语文、绿色语文,以表达对语文返璞归真的迫切期待。
牢记四字方针。传统教育讲究熟读深思,多读多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把百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对文章做法就自然学会了,赏析和写作也就不在话下。鲁迅先生也反对单纯的写作技巧训练,明确表示自己写作并无秘诀。叶圣陶先生提倡写下水作文。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在于实践。要说语文学习有何秘诀,多读多写就是语文学习的秘诀,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厘清五类阅读。笔者对语文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过调查,发现语文教师的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品位不高,阅读方向迷失,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令人大失所望。笔者把语文教师的阅读梳理为文本、作者及其时代、名家评析、教学参考书、教学设计五类阅读,而经典文本研读是第一位的,其阅读品位依次递减,教学设计是最低级的阅读。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语文教师最青睐的却是教参和教学设计类的阅读,他们深陷轻浅而粗糙的快餐化阅读困境中。如果说,阅读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无疑,这样肤浅的、缺乏品位的、舍本逐末的功利性阅读是难以奏效的。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A].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海林.无中生有式创造性阅读批判[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05(1).
[4]李海林.语文教学的自我放逐(上、下)[J].上海:语文学习,2005(4),(5).
[5]王富仁.语文教育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6]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1.周娜,(1957-),女,四川泸县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语文教育;2.罗怀海,(1967-),男,四川古蔺人,古蔺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高级讲师,泸州市名师,四川省首届高中语文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