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线,以技术教学为重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过于统一的教学管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视了对小学生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恶。为了克服以上弊端,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笔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开放型体育课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开放型体育课
一、保护学生的创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任务就不会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技术、技能就不会得到有效提高。开放型体育课以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创造兴趣为出发点,让小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之后,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与兴趣,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小学生更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小学体育教学中用得最多的往返跑接力,练习前我有意不作任何往返技术讲解,让学生自由发挥。小学生在练习时绕过障碍的往返技术呈现多样化,有的慢跑绕过障碍,有的用后转身绕过障碍,最后在学生们的演示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互相比较,自己选择,选出最合理的往返技术,这样学生们既提高了创造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学生速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开放型体育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民主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萌发创造动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创造性,开阔小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因此,首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生协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二、开放型体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包括课前都要制订好统一的教学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其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其结果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体育教学效果就不明显。开放型体育课要求我们在制订小学体育教學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学生,让个性差异比较大的学生去适应同一个目标。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可以引导学生制订自我发展目标,是与自己进行比较,而不是与他人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
2、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课程的组织形式放开灵活是开放型体育课最直接的体现。小学学生有头脑,有思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步调一致,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因此,取消和放宽某些限制是开放型体育课的重点。能放则放、放而不乱、严而不死是开放型体育课重要组织特征。比如,学生做准备活动时不必每次都带队慢跑,可以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分散跑,放松不必有固定的动作。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如投篮的动作和离篮架的远度不要过分限制,应根据能力高低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另外,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特别要注意来回辅导,不能把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片面地理解为“放羊式”教学,课前不做精心准备。开放型体育课上教师看起来很轻松,但工夫下在课前,课堂组织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在轻松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学习,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3、注重评价的多样性。以前对小学生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的评价是比较单一的,只是按照一定的项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是多少分,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透过评价不能看出学生个体差异性。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笔者认为开放型体育课应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不能唯分数论。传统的评价方法只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把60分作为及格与不及格的分界线,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学生大都不愿意把成绩通报给家长看,因为这些分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想使这一现状予以改观,就必须彻底摒弃分数观念,打破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不良做法。让学生通过学习看到希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向上,满怀信心地提高身体素质。
二是可以把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重要评价依据来进行评价。以前一些小学生因为体育素质差的原因,三年级考试时往往不会及格,平时也加强练习了,但这时候标准也有了很大提高,四年级还是不能及格,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学生因为缺乏成就感,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多关心这些学生,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对于少数表现极差的同学,也要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要给予积极向上的表扬,因为学生进步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学生的体质也是在一点点得到不断改善,体育教学和教书育人一样,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鼓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搞好开放型体育课,其途径与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多加思考,积极探索,就能在小学开放型体育课教学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开放型体育课
一、保护学生的创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任务就不会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素质、技术、技能就不会得到有效提高。开放型体育课以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创造兴趣为出发点,让小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之后,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与兴趣,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小学生更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小学体育教学中用得最多的往返跑接力,练习前我有意不作任何往返技术讲解,让学生自由发挥。小学生在练习时绕过障碍的往返技术呈现多样化,有的慢跑绕过障碍,有的用后转身绕过障碍,最后在学生们的演示过程中,我让学生们互相比较,自己选择,选出最合理的往返技术,这样学生们既提高了创造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学生速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开放型体育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民主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萌发创造动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的创造性,开阔小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因此,首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生协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二、开放型体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包括课前都要制订好统一的教学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其教学方法也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其结果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体育教学效果就不明显。开放型体育课要求我们在制订小学体育教學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学生,让个性差异比较大的学生去适应同一个目标。在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上,可以引导学生制订自我发展目标,是与自己进行比较,而不是与他人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进步。
2、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课程的组织形式放开灵活是开放型体育课最直接的体现。小学学生有头脑,有思维,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步调一致,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因此,取消和放宽某些限制是开放型体育课的重点。能放则放、放而不乱、严而不死是开放型体育课重要组织特征。比如,学生做准备活动时不必每次都带队慢跑,可以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让学生分散跑,放松不必有固定的动作。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中,如投篮的动作和离篮架的远度不要过分限制,应根据能力高低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另外,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特别要注意来回辅导,不能把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片面地理解为“放羊式”教学,课前不做精心准备。开放型体育课上教师看起来很轻松,但工夫下在课前,课堂组织才能做到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在轻松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学习,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3、注重评价的多样性。以前对小学生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的评价是比较单一的,只是按照一定的项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是多少分,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透过评价不能看出学生个体差异性。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笔者认为开放型体育课应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不能唯分数论。传统的评价方法只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把60分作为及格与不及格的分界线,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学生大都不愿意把成绩通报给家长看,因为这些分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想使这一现状予以改观,就必须彻底摒弃分数观念,打破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不良做法。让学生通过学习看到希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向上,满怀信心地提高身体素质。
二是可以把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重要评价依据来进行评价。以前一些小学生因为体育素质差的原因,三年级考试时往往不会及格,平时也加强练习了,但这时候标准也有了很大提高,四年级还是不能及格,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学生因为缺乏成就感,会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多关心这些学生,只要学生有进步,就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对于少数表现极差的同学,也要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要给予积极向上的表扬,因为学生进步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学生的体质也是在一点点得到不断改善,体育教学和教书育人一样,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鼓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搞好开放型体育课,其途径与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多加思考,积极探索,就能在小学开放型体育课教学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