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教学时多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善于用生本理念落实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揭示数学概念形成与完善的必然性、合理性,完成概念教学。
关键词: 数学概念 兴趣 生本 合作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是重解题轻概念, 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 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自主对概念进行抽象概括, 自觉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而郭思乐教授所提倡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一、 数学概念结合生本活动的重要性
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这是认识的理性阶段。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形成的概念又会进一步发展。
各种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各种不同的途径,都有它的现实模型。对于中学数学概念的具体内容,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因此,从认识发展观点来看,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根据概念产生的具体途径,从学生接触的具体内容或现实模型引入,同时,从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角度,让学生处于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当前概念教学普遍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把定义告诉学生,并让他们熟记;有的教师通过尽可能多的正面例子来帮助學生把握概念;有的教师更倾向于概念的应用。当然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对数学概念功利性的运用,追求的是学生能用概念进行解题。课后练习仅仅是加深记忆,而不是一种认识活动,学生并不能达到深刻理解,而是停留在表面,或者一知半解,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概念的内涵。
三、生本教学理念下概念教学的思考和实操
首先,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肯定科学训练对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作用的同时,教师应重视对数学概念的讲解,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概念知识。将讲和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概念讲解赢得时间。其次,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开发重要力量的角色转变。概念教学最好不要囿于课本,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尽量还原概念生成的原始情景。从生本理念出发,还可以提倡以下几点做法。
(1)提倡自主探索。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有选择地感知外界信息,建构其独特而又有个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书本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实践中亲身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在“合作学习”中,无论是提出解法还是改进解法,甚至是出现失误,只要积极参加,学生都会从中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3)提倡激发兴趣。①思路要新。例如开展一节竞赛,包括组与组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从整体上分为自学、合作、展示、评价等几个步骤,打破传统套路,使所有的同学在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去学习。②方法要活。“导演”是一个名词,但“导”和“演”是不同的概念。教师着力进行“导”,让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去“演”,调动学习兴趣,扩大参与面,拉高学生积极性,使整个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③环境要松。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才会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学生们在解题时的沉着的表情,清晰的讲述,大胆的发问,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潜移默化。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鼓励学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以“争论”激发学习的兴趣,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提倡只在适时帮助。过去的教育一般认为学生在学习前是无知的,教师内心是灌输者,总是不相信学生,担心他们出错,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本应由学生本人完成的学习任务。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有学习的本能和天性,学生的起点绝不为零。尽可能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高度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诚然,学生是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是处于辅助性地位。教师存在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灌满一壶水,是提出学习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精神面貌会焕然一新,教育生涯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的、合理的,一个完美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界长期自然、合理“进化”的结果。“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用生本理念落实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揭示数学概念形成与完善的必然性、合理性,完成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郭耀文:《生本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2]林伟民,侯建成:《活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艺术》
[3]顾君:《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拨》 新课程学习 2011,(5)
关键词: 数学概念 兴趣 生本 合作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是重解题轻概念, 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概念产生的源头, 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自主对概念进行抽象概括, 自觉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而郭思乐教授所提倡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一、 数学概念结合生本活动的重要性
逻辑学认为,概念是反映事物(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过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这是认识的理性阶段。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形成的概念又会进一步发展。
各种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各种不同的途径,都有它的现实模型。对于中学数学概念的具体内容,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因此,从认识发展观点来看,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根据概念产生的具体途径,从学生接触的具体内容或现实模型引入,同时,从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角度,让学生处于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当前概念教学普遍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把定义告诉学生,并让他们熟记;有的教师通过尽可能多的正面例子来帮助學生把握概念;有的教师更倾向于概念的应用。当然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对数学概念功利性的运用,追求的是学生能用概念进行解题。课后练习仅仅是加深记忆,而不是一种认识活动,学生并不能达到深刻理解,而是停留在表面,或者一知半解,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概念的内涵。
三、生本教学理念下概念教学的思考和实操
首先,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肯定科学训练对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作用的同时,教师应重视对数学概念的讲解,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概念知识。将讲和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概念讲解赢得时间。其次,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课程资源开发重要力量的角色转变。概念教学最好不要囿于课本,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尽量还原概念生成的原始情景。从生本理念出发,还可以提倡以下几点做法。
(1)提倡自主探索。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有选择地感知外界信息,建构其独特而又有个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书本的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实践中亲身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提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在“合作学习”中,无论是提出解法还是改进解法,甚至是出现失误,只要积极参加,学生都会从中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3)提倡激发兴趣。①思路要新。例如开展一节竞赛,包括组与组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从整体上分为自学、合作、展示、评价等几个步骤,打破传统套路,使所有的同学在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去学习。②方法要活。“导演”是一个名词,但“导”和“演”是不同的概念。教师着力进行“导”,让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去“演”,调动学习兴趣,扩大参与面,拉高学生积极性,使整个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③环境要松。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才会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学生们在解题时的沉着的表情,清晰的讲述,大胆的发问,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潜移默化。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鼓励学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以“争论”激发学习的兴趣,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提倡只在适时帮助。过去的教育一般认为学生在学习前是无知的,教师内心是灌输者,总是不相信学生,担心他们出错,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师代替学生完成本应由学生本人完成的学习任务。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有学习的本能和天性,学生的起点绝不为零。尽可能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高度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诚然,学生是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居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而是处于辅助性地位。教师存在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灌满一壶水,是提出学习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精神面貌会焕然一新,教育生涯变得美好而有意义。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的、合理的,一个完美的数学概念,是数学界长期自然、合理“进化”的结果。“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用生本理念落实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揭示数学概念形成与完善的必然性、合理性,完成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郭耀文:《生本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2]林伟民,侯建成:《活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艺术》
[3]顾君:《生本课堂更需教师适时精讲拨》 新课程学习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