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送二宝到幼儿园时,学校还没开门,在幼儿园门口碰到一对父子正向园内张望。那对父子客气地向我们问好,父亲自我介绍说他姓李,是附近的商户,想把孩子送到这所幼儿园。
我向他介绍,说这所幼儿园很正规,老师也很有爱心,孩子在这里肯定很开心。李先生点点头表示赞同,他请求我:“能不能让你家孩子陪我家孩子玩一会儿?他们以后就是小伙伴了,熟悉一下。”我欣然同意,赶忙招呼儿子:“快跟新来的小朋友打个招呼,一起玩吧!”
两个孩子很快就玩在了一起,等幼儿园开门。我跟李先生说:“我陪你一起进去,你去了解一下孩子入园的事宜吧!”李先生却说:“不急,过两天再说吧,谢谢你!”然后就牵着孩子要离开,他家孩子却央求道:“我还要和小哥哥再玩一会儿。”一副不舍的样子。李先生却不答应,说:“今天不行,明天再来找小哥哥玩吧!”
第二天,李先生果然又早早带着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说是专门让他家孩子找我儿子玩的。到幼儿园开门时,李先生又带着他儿子离开了,仍然不是要入园的样子。
就这样一连过了四天。
我耐不住好奇心,问李先生:“你说让孩子入园,为什么每天只是在幼儿园门口玩一会儿就离开了呢?门店上的事脱不开身吗?”
李先生解释:“不是门店上的事,孩子入园的手续前两天我已经办完了,但考虑到孩子对这里的环境比较陌生,所以我事先想让他熟悉一下,交个朋友,免得入园后孤单,哭天喊地地闹。今天我就准备让他正式入园。”
我立即明白了李先生的用意,原来一连数天,他是带孩子在这里熟悉环境的,以消除孩子入园的心理障碍。这种事先“预谋”的做法,效果如何呢?效果那是相当好:幼儿园开门的时候,李先生喊他孩子与我家儿子分别,要回家。他家孩子照样说:我要和小哥哥再玩一会儿。这时李先生说:“要不,你和小哥哥一起去教室里玩吧?”他儿子一口答应下来,牵着我儿子的手,快快乐乐进了幼儿园,完成了毫無生疏感的入园程序。
看到孩子快快乐乐入园的情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当初送儿子入园时的情形:儿子不想入园,我是按照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来个当机立断,把他硬塞给老师,然后扭头就走,任凭他哭天喊地。而且,这种哭天喊地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周才有所改观,其间我的内心也备受煎熬。
对比一下李先生的做法,我忽然意识到,为了让孩子完成某种“人生跨越”的进程,大人除了可以当机立断,也可以来个循序渐进。李先生诱导他家孩子快乐入园的做法,虽然只是一个家教特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家长,但这种循序渐进的家教思维,值得借鉴。
我向他介绍,说这所幼儿园很正规,老师也很有爱心,孩子在这里肯定很开心。李先生点点头表示赞同,他请求我:“能不能让你家孩子陪我家孩子玩一会儿?他们以后就是小伙伴了,熟悉一下。”我欣然同意,赶忙招呼儿子:“快跟新来的小朋友打个招呼,一起玩吧!”
两个孩子很快就玩在了一起,等幼儿园开门。我跟李先生说:“我陪你一起进去,你去了解一下孩子入园的事宜吧!”李先生却说:“不急,过两天再说吧,谢谢你!”然后就牵着孩子要离开,他家孩子却央求道:“我还要和小哥哥再玩一会儿。”一副不舍的样子。李先生却不答应,说:“今天不行,明天再来找小哥哥玩吧!”
第二天,李先生果然又早早带着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说是专门让他家孩子找我儿子玩的。到幼儿园开门时,李先生又带着他儿子离开了,仍然不是要入园的样子。
就这样一连过了四天。
我耐不住好奇心,问李先生:“你说让孩子入园,为什么每天只是在幼儿园门口玩一会儿就离开了呢?门店上的事脱不开身吗?”
李先生解释:“不是门店上的事,孩子入园的手续前两天我已经办完了,但考虑到孩子对这里的环境比较陌生,所以我事先想让他熟悉一下,交个朋友,免得入园后孤单,哭天喊地地闹。今天我就准备让他正式入园。”
我立即明白了李先生的用意,原来一连数天,他是带孩子在这里熟悉环境的,以消除孩子入园的心理障碍。这种事先“预谋”的做法,效果如何呢?效果那是相当好:幼儿园开门的时候,李先生喊他孩子与我家儿子分别,要回家。他家孩子照样说:我要和小哥哥再玩一会儿。这时李先生说:“要不,你和小哥哥一起去教室里玩吧?”他儿子一口答应下来,牵着我儿子的手,快快乐乐进了幼儿园,完成了毫無生疏感的入园程序。
看到孩子快快乐乐入园的情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当初送儿子入园时的情形:儿子不想入园,我是按照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来个当机立断,把他硬塞给老师,然后扭头就走,任凭他哭天喊地。而且,这种哭天喊地的情形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周才有所改观,其间我的内心也备受煎熬。
对比一下李先生的做法,我忽然意识到,为了让孩子完成某种“人生跨越”的进程,大人除了可以当机立断,也可以来个循序渐进。李先生诱导他家孩子快乐入园的做法,虽然只是一个家教特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家长,但这种循序渐进的家教思维,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