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是艺术,看不见的是时间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几乎是这个尘世里与生命等同的母题,也是人类不可抗力的大能。
  当艺术遇见时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这是近期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有时候时间是流动的。
  人们总是说,艺术即永恒,但它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流转变化。那些经历了千百年时光考验,依旧能受人推崇的,称之为艺术经典;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兴起的艺术新形式,则称之为艺术潮流;那些翻腾在潮头浪尖成为艺术转折点的领头者,则会成为时间长河里被各种光芒加身的艺术大师。
  本期专题《新晋藏家携未来而来》中的一位80后影像藏家的一番话,让我再次意识到艺术与时间的关系还远远不止上述的这些。
  这位藏家感叹说,收藏很多时候是在与时间赛跑,因为那些新兴艺术品,如果不加紧步伐,往往就会错过收藏的黄金期。同时,其中的精品尖品,稍不注意也会与自己失之交臂。而那些抓住时间机遇的收藏者,日后往往成为某一艺术潮流的推波助澜者,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引领一种艺术风潮的,可以是艺术家,也可以是收藏者。
  正如本期专题关注的80后、90后藏家群体。当然收藏本身也可以是动态的,好比新兴的收藏门类盆景,其收藏的过程就是藏品在时间里不断生长的过程。
  有时候时间又是静止的。
  如果你时常在博物馆流连,便会轻易发现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品总是反映着这段时期的社会现实,因而收藏很多时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管窥、了解过去的好奇心。艺术品真正的价值也往往不在于其自身的“物”,而是它所承载的那个时空的信息,起到連接古与今的作用,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一句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艺术品也颇有几分这样的意味,我们已不复见古时的生活,借由留存至今的古物,可以触摸到一丝古时的气息。
  就如近期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秦汉文明展,即使时空相隔,两千多年前的生活轨迹和艺术生态依旧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而作为生命个体的人而言,观念意识是可以超越时间的。艺术不仅在风格上随着时间流变,艺术很多时候也因为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愈加成熟。好比漆画艺术家汪天亮,无论是大漆工艺的制作的还是个人艺术理念,都经过多年的沉淀而幻化出超越时空的理解,并且因此找到了自己。
  所以,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件艺术品时,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艺术,我们看不到的总是时间。
其他文献
佛语道“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参透万物,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明代的文人,比起紧张的仕途官场生涯,更热衷于闲暇如素的人生。他们在自己小天地中,以文学诗词之心,哿睛花木,物我两忘,这便是遣怀传情的明代文人插花。他们的闲情逸趣无意中造就了中式插花步向鼎盛,将人带入一个清幽高雅、饶富情趣而又神思无穷的意境。  花,亦通华,华夏人喜花、插花习俗古已有之。先民折枝于自然,精心布置于居室,以求天人合一。唐
期刊
“蘇”,一座物阜民丰的江南名城,“宫”,一座凝聚天下菁华的皇室居所,两者都是明清时期无可争议的中心。从永乐年间苏州制作的金砖被铺于修筑的大殿上,到乾隆皇帝盛赞苏州专诸巷玉雕“益出妙手”,这五百年间,紫禁城中的造办上演了无数的苏作惊艳,而姑苏古城也得到了历代帝王垂青,传统工艺登峰造极,盛名至今不衰。  8月13日,故宫博物院与苏州博物馆合作,携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珍品首次集结回乡展出,取
期刊
曾几何时,明代文人生活企及的境界令后人追慕不已。从明人流传下来的器物中,可以一窥个中的优雅和淡然。近期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行的“晏如居藏明式家具展”,已惊艳业内。无独有偶,“荟雅南州——明代广东文人的艺术与生活”展(下称“荟雅南州”)也于9月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明代岭南文人的生活方式被整体呈现和解读。植根于岭南,又与大时代脉搏交汇,明代岭南文人生活有何特色?本刊采访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牛晓琰,一
期刊
在中国绘画上,无论山水还是花鸟,均“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人笔下的花鸟画,静谧、内敛而富有理性主义,体现宋人“格物致知”的观念。早在五代时,黄筌、徐熙花鸟画极高的写实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花乌画趋向成熟。“黄家富贵”的绘画风格在宋初被宫廷画院奉为花鸟画的楷模,达百年之久。直到崔白的出现,这种格局被打破了。  而崔白打破这“百年贯”的黄家画风的正是他的代表作品《双喜图》,这幅画高将近两米,画面上所绘的,
期刊
梦回大宋:花钱井喷式奠基  在宋代,由于皇帝偏好倡导道教,不排斥佛教,社会宗教生活丰富,市民社会繁荣,民众对精神生活需求增加,使宋代花钱品种极大地丰富起来,神怪花钱品种层出不穷,玄武、二郎、张天师、钟馗、关王、九曜、揭钵等题材盛行,与该时期画史记载吻合,本命星官与生肖题材广泛,契合市民社会个人需求勃兴的消费形态,庙宇在当时紧密地与市民生活挂钩,在宗教类花钱的流通中,庙宇是否承担了加持后的流通供给职
期刊
灵感源自POW WOW的艺术机构  美国土著印第安人有个欢乐的传统节日,叫Powwow,意为“精神领袖”,而这一“精神”通过文化形式来演绎。许多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在节日里身着盛装,披挂上各色靓丽、繁复到足以“闪瞎眼”的漂亮羽毛,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在加州的印度安人把这天当做大日子来庆祝,尽情展现部落文化。  2010年,有一个叫做的josperWono的艺术家、插图师、馆长,集结了一批同样的年轻艺
期刊
2014年,一款名为“马小慢”的龙泉青瓷雕塑作品,让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爱不释手。从此,龙泉青瓷生肖雕塑就开始与奥运文化结缘;随后,2015年,中国奥委会奔赴吉隆坡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又制作了“羊大美”,今年,又诞生了被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定为特别纪念品的“猴吉”。  龙泉青瓷是怎么与奥运会结上关系的呢?  这跟国际奥委会巴赫有关,他与原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同一天生日,同为12月29日
期刊
“无专鼎”,又名“焦山鼎”、“无直鼎”、“无惠鼎”、“娜惠鼎”等,西周晚期青铜器。高54.2厘米,窄沿方唇,颈微敛,腹稍鼓,双立耳,三蹄足。口下饰云雷纹填底的窃曲纹,腹饰垂鳞纹,足上部饰兽面。内壁铸铭文九十四字。原藏于镇江焦山定慧寺,据说曾人藏镇江博物馆,民国二十六年冬,被侵华日军炮火炸毁。  黄士陵,字牧甫,或作穆甫、穆父,号倦叟,别号黟山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书画篆刻家,他的篆刻艺术从古玺和商周
期刊
所谓“古物新作”、“古物新饰”,是以古董老物为主要元素,配以现代的设计和工艺,再加入新的贵重金属材料等,做出既“旧”且“新”的首饰。它所传达的内涵和气质是一种复古,更是一种融合了复古精神的时尚。  古董首饰沉淀历史  谈到古董首饰,人们可能会想到维多利亚时期贵重珠宝,中国宫廷饰物或者散落于民间的老银饰品。学术界对“古董首饰”有所定义,即从5000年前到上世纪中叶这段漫长历史时期内的珠宝首饰。但从收
期刊
9月,OCAT西安馆的秋季展将拉开帷幕,此前春季展和夏季展均呈现出大量西安元素,一反过去OCAT给人“专业高冷”的面目,此次秋季展开幕的两大展览同样“与西安有关”,值得关注。  单行道:李文栋|魏兴业收藏展  OCAT西安馆将于9月24日呈现“单行道:李文栋|魏兴业收藏展”。此次展览以“收藏”为主题,从另个角度来呈现当代艺术的面貌,并探讨收藏于艺术本身而言的根本意义。当然,也希望此举能以最直接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