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环境”防化侦察兵比赛是国际军事比赛大框架下的一个比赛项目,由俄罗斯举办,旨在检验各国“三防”部队在实际作战中的专业能力,增进各国“三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自2015年起,已经连续举办5年,项目设有“单车赛”、“射击赛”和“接力赛”3个比赛科目。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射击赛”全盘更新了科目设置,引入国际实用射击(IPSC)运动的场景设置和评判规则,改变了以固定射击姿势打击隐显靶、胸环靶的传统竞赛模式,收到良好效果与反响。
引入IPSC场景设置之原因
国际实用射击运动流行于欧美等国家,是一种源于军、警特种动态射击的竞技射击运动,其竞技精神为“精准、火力、速度”,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实用射击协会,在民间开展竞技射击活动。IPSC竞技射击有如下特点:一是设置不同道具模拟实战场景,如学校、街区、办公场所等;二是枪械可以依据战斗需要进行改装;三是必须在标示出的安全区域内完成射击;四是有一套严谨的评判系统。此类竞技射击模拟城镇作战环境下射击,其应用环境和理念与当今世界作战格局相吻合,符合俄罗斯作战转型理念需求,这就是俄方引入IPSC场景设置的原因。
新旧版射击赛科目规则比较
2019年之前的规则分为两个射击区,参赛人员配戴防毒面具,使用的自动步枪(AK-74或自带本国枪支)均采用单发射击,所有人员射击任务相同,未进行环境和任务区分。模拟场景为野战条件下进攻班组从下车开始进攻、迂回前进、屈伸跃进、突破前沿等几个阶段。靶标设置有身靶、半身靶等。在第一射击区要求根据目标(10~300m之间的10个隐显靶)的显示,在壕沟内采取站姿有依托射击。第二射击区要求对100m距离的6个靶标进行射击。评判标准是环数总分减去罚分为最终得分。
区域由2个改为3个,分别对应“伏击”、“警报”、“战斗侦察”3个射击科目,每个科目模拟的场景各不相同。参赛人员使用自动步枪(AK12或自带本国枪支),采用单发射击方式。比赛开始前,各参赛人员根据抽签结果确定参加哪一个科目的比赛,因此,射手必须掌握多种条件下的射击能力,以适应各种作战环境。下面对3个射击科目的场景设置作一说明。
“伏击”射击
该比赛类型被俄方称为“短程赛”,模拟场景为:处于警戒状态的防化分队在遭遇敌人伏击时的自卫还击射击。此比赛科目目标数量少(15~100m距离上设有6个标准IPSC靶标),射手运动距离短,不需要进行奔袭或自我防护。比赛程序为:射手不戴防毒面具,携带枪支(枪弹未上膛),站于防化侦察车车门处。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射手必须沿划定界限不断移动射击位置,对能看到的所有目标实施射击,射击姿勢根据不同障碍物的形状临时决定。单个目标射击2次,共射击12次,满分为60分。
“警报”射击
该比赛类型被俄方称为“中程赛”,模拟场景为:处于休整状态的防化分队在遭遇敌人袭击时的自卫还击射击。此比赛科目目标数量较多(15~100m距离上设有11个标准IPSC靶标),射手运动距离较长,需要携带奔袭背包,但无需佩戴防护面具。比赛程序为:射手不戴防毒面具、不带枪支立于方框界限门口处,枪支位于枪架上,枪弹未上膛,奔袭背包位于角落。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射手至背包处背上背包,到达枪架处取枪并装填枪弹,最后在划定界限内,不断移动射击位置对能看到的所有目标实施射击,射击姿势根据不同障碍物的形状临时决定。单个目标射击2次,共射击22次,满分为110分。
“战斗侦察”射击
该比赛类型被俄方称为“长程赛”,模拟场景为:防化分队在遭遇敌人化学袭击的情况下进行的自卫射击。此科目目标数量最多(10~100m距离上设有16个标准IPSC靶标),射手需要进行长距离的不断移动,移动时需要携带奔袭背包和防毒面具。比赛程序为:射手佩戴防毒面具,双手持武器置于腰际,枪弹未上膛,枪管朝向目标方向,立于射击区域外指定地点,第二个弹匣位于射手的弹匣袋内。计时器开始计时后,射手必须在划定界限内,不断移动射击位置,对能看到的所有目标实施射击,射击姿势根据不同障碍物的形状临时决定。单个目标射击2次,共射击32次,满分160分。 除场景贴近实战, IPSC竞技射击的评判标准也更加科学。根据IPSC标准靶纸的分区,计分标准为:射中A区域5分,射中C区域3分,射中D区域1分。同时引入“射击系数”,各人的总得分(靶标得分减去扣分)除以其总时间就是射击系数,即比赛不仅强调射击准确度,还注重选手所用时间。第一区即“伏击”射击科目区的目标较少,得分值低,同时每个人的用时均少;第三区即“战斗侦察”射击科目区的目标最多,得分值高,但每个人的用时均较多。为保证所有参赛人员排名的公正性,每个区分别计分,即在同一区的条件是均等的。各区根据参赛人员实际得分除以其比赛时间,所得的“射击系数”真实反映射手的射击技能。
最终名次判定方法为,射击系数第一名的最终得分为100分,其余参赛人员则以自己的相应比例(相应比例=本人射击系数/第一名射击系数)乘以100得出自己的最终分数。
从上页的比赛成绩排名表可看出(每个射击区由于目标数量不同,其满分分别为60分、110分、160分),第一名选手命中得分只有106分,第五名选手的命中得分是满分110分,但第一名的用时比第五名少了17秒,所以第一名的射击系数更高。第二名选手的得分是用自己的射击系数除以最高得分者的射击系数,再乘以100得出,即100×(0.6077÷0.6127)=99.18。其余名次以此类推。
团体分值则为团体所有选手的得分值之和,依次进行代表队成绩排序。
综上所述,两版比赛规则在办赛理念、靶标设置、场景布设、评价标准、运动方法上都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俄方办赛委员会为此开辟、建设了配备相应设备的新靶场,专门聘请持有国际实用射击协会资质的教练员担任比赛裁判,为比赛增添了新意和观赏性,吸引了许多国家参与,也激发了民众的观赛兴致和热情。
我军射击训练考核该怎么做?
俄方的新旧两版射击规则,凸显了当代军事变革的实战应用。我们可从中得出对今后我军部队射击训练和考核的有益启示。
作战环境的变化,要求战斗员必须掌握多种射击技战术
随着世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作战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恐怖分子或反政府武装意识到在传统的野战阵地作战,其取得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而利用人口稠密及建筑物作为掩护的城镇,可以发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实现其政治目的。
“伏击”、“警报”和“战斗侦察”模拟的是城镇作战中三种不同的作战场景,目标置于各种城市障碍物之中,目标距离近,对自身威胁大,且不易观察射击,射手必须在不断移动中寻找最佳射击位置及时机,对射手的心理、体能、射击技能都提出了极高要求。针对城镇作战特点,大赛规定:射手从下车开始,通过观察敌情,自行规划路线,快速装填弹药以及更换弹匣,快速识别目标,确定打击顺序,自觉选择最佳射击位置,不断变换站位、动作、节奏,应用不同的射击姿势、角度和瞄准方式,实现对层叠目标、敌我混杂目標“绝对快、相对准”的射击要求,实战特点更加凸显。
启示:不管现代军事科技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多么先进,永远不能放松基础技能的打磨,历练战斗员(射手)过硬的射击技战术水平,掌握多种射击技战术,就是提升其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
准确判断作战态势,方能应对战场不确定性
新版的场景设置从开阔地步兵班组进攻转变为城市环境作战、反恐行动,作战环境的改变使作战样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原来的“预有准备的阵地防御或进攻”变为应对“突发近距离快速反应作战”。目标的显示特点由“远距离、长时间”变为“多目标、近距离、短时间”,要求射手的基本技能由原来的“稳、准”向“快、准”转变。
目标设置上,改变传统的阵地作战模式,更多地设置装甲车、街道、室内等模拟布景,依托墙、桌、椅、窗孔、门等辅助射击。射击模式从以固定射击姿势打击隐显靶、胸环靶转变为运动中应对距离不同、高低不一、大小各异、遮挡角度有别的靶标以及人质干扰靶标,射手需不断观察判断目标类型,快速决策射击方案,并进行快速精准射击。射击方法由传统的掩体内固定阵位射击转变为移动搜索射击,射击姿势需因地制宜,灵活选择。
启示:要敏锐观察战场环境与目标,准确判断作战态势,具备临机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以灵敏的嗅觉应对未来战场的诸多不确定性。一个小小的判断失误,很可能导致全局的被动甚至失利。
突破传统“稳、准”理念,练就“快、准”技能
以前的比赛单纯以总得分排名次,改版后的比赛以射击系数排名次。新的评判体系突出了时间因素,充分体现了城镇作战的特点,由过去追求精度为主转变为追求精度与速度相结合。
启示:近距离作战,精确命中固然重要,但一味地追求高精度高命中率,就会失去宝贵的火力压制时间,后果就是自己可能被毁伤。作战不是游戏可以重头再来,一旦被毁伤将失去还击机会,意味着行动失败。因此,环境的改变要求我们在备战中应适当改变理念,突破传统的“稳、准”理念,练就“快、准”必备技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