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之情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Q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实现了诗歌语言维度的最大化,具有虚实相生、时空合一、视角通透等特点,给人无尽的遐想。而“烟”字更是演绎出了诗歌语言的曼妙多姿。
  《说文解字》上讲:“烟,火气也。”《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烟,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混有未完全燃烧的微小颗粒的气体。”古今两个很具代表性的工具书,对“烟”做出了相同的解释,即指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日常生活中,“烟”对人们的感官刺激则往往令人生厌:它使眼睛流泪,难以睁开;气味呛人,让人咳嗽不停,喷嚏连天,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同时还伴有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烟”却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里的“孤烟”、“长烟”虽指带有战火气息的狼烟,却也勾勒出了风平浪静时塞外风光的空阔、静穆和雄奇,以“烟”的笔直如柱的新形象勾勒出了人心中的寂寥之情,令人浮想联翩。这些都带着“烟”的较为实在的特征,给人以干燥绵渺之意。
  宋代理学家邵雍(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几笔便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一个“烟”字,既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又让人想到那山村水乡“山色空朦雨亦奇”的泼墨远景。此时的“烟”便由先前的干燥生出了些许雨意,似乎让人融近了朗润的山,绵绵的雨,连心也湿漉漉的。这是以“烟”作比了。事实上,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对略带雨意的“烟”真可谓情有独钟。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金碧辉煌、庙宇重重的佛寺,隐现掩映在迷蒙的雾雨之中,朦胧迷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因碧天绿波的映衬呈现出翠色。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在云雾波涛迷漫中,模糊不可寻求。
  此处的“烟”,很显然是指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故虽言“烟”,实为“雾”;不是“火气”,而是“水气”。看来,“烟”除了其本义外,常用来指烟状物,即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气体,如:烟雾、烟霞、云气、雾霭等,都具有使视野模糊不清的特征。这就是中国文字形、义一体而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这种以“烟”代“雾”的普遍现象很可能就是由于视觉上的相似而借用的。如“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居庸关对联)。
  而有些大概是为了以“误解”而生趣,增强形象性,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把香炉峰看作一个大香炉,把蒸腾的水汽看作袅袅升起的紫烟。巧用双关,烟中有喻,喻中生情,不是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吗?若要说的太实,那就大煞风景了。
  而这种以“烟”代“雾”的现象更多地用来表现作者的一种独特感受,尤其是在寂寞消沉、失意惆怅,前途渺茫、迷惘不安的境遇下。例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写江上水雾笼罩,浩茫无际,故乡也被雾霭隐没到了更深远的所在,乡关何处,渺茫不见,诗人不由触景生愁,日暮怀归。烟景与愁情紧密结合,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以及归思难禁的复杂感情。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一川烟草”即遍地的雾气和春草。全句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所感到的“闲愁”恰如暮春雨后的春草日胜一日的滋长,又如随风起舞的柳絮挥之不去,更似绵绵春雨,浸润一切,笼罩一切。南宋人罗大经评论说:“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蒙。借暮春之景抒怀,纵笔言今情,使人见景伤情,魂销肠断,感情极为凄婉。由此可见,当“烟”含有些许的“水汽”时,那种如雾般缠绕的迷蒙、怅惘也就应境而生了,正是那无声无色无形的“悲愁”的化身。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多种特性交织而出的意境:化虚为实,以“烟雾”的实写“悲愁”的虚,借形象来写情感,虚实相生,在形象中感染着我们,勾起每个人心底最为柔软的情思,想起那如烟的往事。
  “烟”中含有悲与愁,“烟”中亦有喜与乐。君不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吗?这哪有离别的悲愁,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载欣载奔的神往。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网纵横,迷蒙水汽蒸腾出无尽的美梦。还有那一湾瘦西湖,一城轻杨柳,以及那香气四溢的芍药、琼花,无不揽尽天下精灵毓秀。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为的就是一睹扬州风情万种的三月烟花。李白笔下的“烟花”是恰似漫天烟雾的柳絮呢?还是缠绵朦胧的烟雨呢?抑或是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呢?或许仅是扬州芍药那氤氲而出的香味就已经让人沉醉其中,双眼迷离了吧。难怪《石头记》中将生于江浙一带的黛玉描绘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含露者,是写黛玉两目常似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般,再添上那轻若游丝、淡如素娟的眉宇,怎不令人怜爱?罥烟、含露,仅在眉目之间就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真乃文学大师曹雪芹的传神之笔。
  “烟”之曼妙,在于它的袅娜,在于它的迷蒙,在于那亦真亦幻的无尽的联想。而古今文学大师们正是巧借中国文字音、形、义一体的特征,成就了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成就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韵味和强大的张力维度。而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关键在于领略到躲在文字背后的那一丝丝情感,由文字摇曳而出的变幻多姿的形象。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武钢四中]
其他文献
“江南女子的婉约”,是多数人对盛新凤老师执教风格的评价,这位来自浙江湖州的女老师从长相、声音再到执教风格,都浅浅荡漾着太湖的微波。她就像这个季节该有的桂花香,打开窗,香气便飘入,这般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佛盛老师的教学风格是这样清新、自然。   以《去年的树》《“番茄太阳”》《青海高原一株柳》三节公开课为例,本文重点探讨盛老师清新自然的课堂文本解读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一、紧扣课
《约客》是南宋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1170—1219)的传世名作,谢枋得《千家诗》题为《有约》,《宋诗纪事》称作《绝句》,素以写景清新明了,体物精细,抒情含蓄而余味深长著称。  通过仔细阅读本诗,我们可以发现,在短短28字的描绘中,《约客》实际上包含了三个世界:室外、室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诗中,这三个世界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我们在这里把它们分开来讲,考虑的主要是分析的方便明了,而绝不是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本中的长妈妈是鲁迅儿童时代的保姆,她帮鲁迅找到了“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山海经》给了少年鲁迅强烈的“震悚”并产生无比的“敬意”,因而也使鲁迅对长妈妈终生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阿长与〈山海经〉》形成了单一的阅读视角和解读——诠释者较多地注目于从政治角度和民粹立场来阐释,把阿长阐释为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化身,而忽略了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描写是读懂本章节的关键,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依次做一扼要分析。  第一处。原文如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西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分析:这是作者关于地坛景象的描述,他究竟突出了地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只要抓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且富有韵律美的文学体裁,诗人往往用简单的语言反映生活或者思想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思想以及经历投射在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创作出具有表现美、情志美以及意境美的诗词作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必须要了解古诗词的美学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鉴赏古诗词,并领略其中独特的美感。而鉴赏古诗词最绕不开的就是“意象”,“意”即作者融于诗词当中的情感、思想,“象”是
教育部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纵观市面上流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如统编版、苏教版、沪教版等,均将说明文阅读作为八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这其中,统编版与苏教版均选编叶圣陶的名篇《苏州园林》作为精读课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两本教材有一些差异,而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对教材的比较研究十分有必
一、诗人自白:照见作者主体意志   自我评价是古诗作者主体意志的再现,是了解作者其人的第一手资料。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这两句是作者人生志向的真实流露。李商隐和唐代的其他诗人一样,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而不安于平凡消极的生活状态。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所录入的李商隐诗歌多数是他的《无题》一类,这就导致学生在刻板印象中认为李商
2017年无锡市开始采用了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课外诗词诵读,自读课本,拓展延伸的篇目,则共同组成了初中统编版教材课外阅读的内容。教材要求初中学生三年共要阅读12部名著和24部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这么大的阅读体量对于初中生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很多一线老师可能都没有读过几部完整的名著,那么如何在教学当中高效有序地指导学生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意境似乎抽象、空灵、难把握,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由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意象是具有一定情感指向或意义指向的景物,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所以抓住诗中的意象去理解感受“此景”中“此人”的“此情”,也就可以体味出诗的意境了。下面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进行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小说阅读教学应摆脱陈旧的范式,开辟出新的教学天地。笔者认为,深入小说作品核心,抓住每篇小说独具特色之处,基于学生阅读的初始体验,设计一整套主次有序,环环相扣的问题牵引,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说的意蕴才是小说教学应寻求的新天地。笔者就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展开探讨。   人们常说,看完欧·亨利的小说,读者通常会有三种表情:先是瞪大眼睛,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