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歌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实现了诗歌语言维度的最大化,具有虚实相生、时空合一、视角通透等特点,给人无尽的遐想。而“烟”字更是演绎出了诗歌语言的曼妙多姿。
《说文解字》上讲:“烟,火气也。”《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烟,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混有未完全燃烧的微小颗粒的气体。”古今两个很具代表性的工具书,对“烟”做出了相同的解释,即指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日常生活中,“烟”对人们的感官刺激则往往令人生厌:它使眼睛流泪,难以睁开;气味呛人,让人咳嗽不停,喷嚏连天,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同时还伴有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烟”却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里的“孤烟”、“长烟”虽指带有战火气息的狼烟,却也勾勒出了风平浪静时塞外风光的空阔、静穆和雄奇,以“烟”的笔直如柱的新形象勾勒出了人心中的寂寥之情,令人浮想联翩。这些都带着“烟”的较为实在的特征,给人以干燥绵渺之意。
宋代理学家邵雍(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几笔便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一个“烟”字,既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又让人想到那山村水乡“山色空朦雨亦奇”的泼墨远景。此时的“烟”便由先前的干燥生出了些许雨意,似乎让人融近了朗润的山,绵绵的雨,连心也湿漉漉的。这是以“烟”作比了。事实上,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对略带雨意的“烟”真可谓情有独钟。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金碧辉煌、庙宇重重的佛寺,隐现掩映在迷蒙的雾雨之中,朦胧迷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因碧天绿波的映衬呈现出翠色。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在云雾波涛迷漫中,模糊不可寻求。
此处的“烟”,很显然是指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故虽言“烟”,实为“雾”;不是“火气”,而是“水气”。看来,“烟”除了其本义外,常用来指烟状物,即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气体,如:烟雾、烟霞、云气、雾霭等,都具有使视野模糊不清的特征。这就是中国文字形、义一体而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这种以“烟”代“雾”的普遍现象很可能就是由于视觉上的相似而借用的。如“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居庸关对联)。
而有些大概是为了以“误解”而生趣,增强形象性,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把香炉峰看作一个大香炉,把蒸腾的水汽看作袅袅升起的紫烟。巧用双关,烟中有喻,喻中生情,不是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吗?若要说的太实,那就大煞风景了。
而这种以“烟”代“雾”的现象更多地用来表现作者的一种独特感受,尤其是在寂寞消沉、失意惆怅,前途渺茫、迷惘不安的境遇下。例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写江上水雾笼罩,浩茫无际,故乡也被雾霭隐没到了更深远的所在,乡关何处,渺茫不见,诗人不由触景生愁,日暮怀归。烟景与愁情紧密结合,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以及归思难禁的复杂感情。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一川烟草”即遍地的雾气和春草。全句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所感到的“闲愁”恰如暮春雨后的春草日胜一日的滋长,又如随风起舞的柳絮挥之不去,更似绵绵春雨,浸润一切,笼罩一切。南宋人罗大经评论说:“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蒙。借暮春之景抒怀,纵笔言今情,使人见景伤情,魂销肠断,感情极为凄婉。由此可见,当“烟”含有些许的“水汽”时,那种如雾般缠绕的迷蒙、怅惘也就应境而生了,正是那无声无色无形的“悲愁”的化身。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多种特性交织而出的意境:化虚为实,以“烟雾”的实写“悲愁”的虚,借形象来写情感,虚实相生,在形象中感染着我们,勾起每个人心底最为柔软的情思,想起那如烟的往事。
“烟”中含有悲与愁,“烟”中亦有喜与乐。君不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吗?这哪有离别的悲愁,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载欣载奔的神往。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网纵横,迷蒙水汽蒸腾出无尽的美梦。还有那一湾瘦西湖,一城轻杨柳,以及那香气四溢的芍药、琼花,无不揽尽天下精灵毓秀。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为的就是一睹扬州风情万种的三月烟花。李白笔下的“烟花”是恰似漫天烟雾的柳絮呢?还是缠绵朦胧的烟雨呢?抑或是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呢?或许仅是扬州芍药那氤氲而出的香味就已经让人沉醉其中,双眼迷离了吧。难怪《石头记》中将生于江浙一带的黛玉描绘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含露者,是写黛玉两目常似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般,再添上那轻若游丝、淡如素娟的眉宇,怎不令人怜爱?罥烟、含露,仅在眉目之间就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真乃文学大师曹雪芹的传神之笔。
“烟”之曼妙,在于它的袅娜,在于它的迷蒙,在于那亦真亦幻的无尽的联想。而古今文学大师们正是巧借中国文字音、形、义一体的特征,成就了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成就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韵味和强大的张力维度。而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关键在于领略到躲在文字背后的那一丝丝情感,由文字摇曳而出的变幻多姿的形象。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武钢四中]
《说文解字》上讲:“烟,火气也。”《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烟,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混有未完全燃烧的微小颗粒的气体。”古今两个很具代表性的工具书,对“烟”做出了相同的解释,即指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日常生活中,“烟”对人们的感官刺激则往往令人生厌:它使眼睛流泪,难以睁开;气味呛人,让人咳嗽不停,喷嚏连天,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同时还伴有一种烦躁不安的心理。但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烟”却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里的“孤烟”、“长烟”虽指带有战火气息的狼烟,却也勾勒出了风平浪静时塞外风光的空阔、静穆和雄奇,以“烟”的笔直如柱的新形象勾勒出了人心中的寂寥之情,令人浮想联翩。这些都带着“烟”的较为实在的特征,给人以干燥绵渺之意。
宋代理学家邵雍(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几笔便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一个“烟”字,既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又让人想到那山村水乡“山色空朦雨亦奇”的泼墨远景。此时的“烟”便由先前的干燥生出了些许雨意,似乎让人融近了朗润的山,绵绵的雨,连心也湿漉漉的。这是以“烟”作比了。事实上,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对略带雨意的“烟”真可谓情有独钟。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金碧辉煌、庙宇重重的佛寺,隐现掩映在迷蒙的雾雨之中,朦胧迷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雾气,因碧天绿波的映衬呈现出翠色。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在云雾波涛迷漫中,模糊不可寻求。
此处的“烟”,很显然是指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故虽言“烟”,实为“雾”;不是“火气”,而是“水气”。看来,“烟”除了其本义外,常用来指烟状物,即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气体,如:烟雾、烟霞、云气、雾霭等,都具有使视野模糊不清的特征。这就是中国文字形、义一体而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这种以“烟”代“雾”的普遍现象很可能就是由于视觉上的相似而借用的。如“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居庸关对联)。
而有些大概是为了以“误解”而生趣,增强形象性,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把香炉峰看作一个大香炉,把蒸腾的水汽看作袅袅升起的紫烟。巧用双关,烟中有喻,喻中生情,不是更形象生动,饶有趣味吗?若要说的太实,那就大煞风景了。
而这种以“烟”代“雾”的现象更多地用来表现作者的一种独特感受,尤其是在寂寞消沉、失意惆怅,前途渺茫、迷惘不安的境遇下。例如: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写江上水雾笼罩,浩茫无际,故乡也被雾霭隐没到了更深远的所在,乡关何处,渺茫不见,诗人不由触景生愁,日暮怀归。烟景与愁情紧密结合,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以及归思难禁的复杂感情。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一川烟草”即遍地的雾气和春草。全句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所感到的“闲愁”恰如暮春雨后的春草日胜一日的滋长,又如随风起舞的柳絮挥之不去,更似绵绵春雨,浸润一切,笼罩一切。南宋人罗大经评论说:“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一片迷蒙。借暮春之景抒怀,纵笔言今情,使人见景伤情,魂销肠断,感情极为凄婉。由此可见,当“烟”含有些许的“水汽”时,那种如雾般缠绕的迷蒙、怅惘也就应境而生了,正是那无声无色无形的“悲愁”的化身。这,就是诗歌语言的多种特性交织而出的意境:化虚为实,以“烟雾”的实写“悲愁”的虚,借形象来写情感,虚实相生,在形象中感染着我们,勾起每个人心底最为柔软的情思,想起那如烟的往事。
“烟”中含有悲与愁,“烟”中亦有喜与乐。君不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吗?这哪有离别的悲愁,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载欣载奔的神往。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网纵横,迷蒙水汽蒸腾出无尽的美梦。还有那一湾瘦西湖,一城轻杨柳,以及那香气四溢的芍药、琼花,无不揽尽天下精灵毓秀。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为的就是一睹扬州风情万种的三月烟花。李白笔下的“烟花”是恰似漫天烟雾的柳絮呢?还是缠绵朦胧的烟雨呢?抑或是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呢?或许仅是扬州芍药那氤氲而出的香味就已经让人沉醉其中,双眼迷离了吧。难怪《石头记》中将生于江浙一带的黛玉描绘为:“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含露者,是写黛玉两目常似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般,再添上那轻若游丝、淡如素娟的眉宇,怎不令人怜爱?罥烟、含露,仅在眉目之间就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真乃文学大师曹雪芹的传神之笔。
“烟”之曼妙,在于它的袅娜,在于它的迷蒙,在于那亦真亦幻的无尽的联想。而古今文学大师们正是巧借中国文字音、形、义一体的特征,成就了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成就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韵味和强大的张力维度。而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关键在于领略到躲在文字背后的那一丝丝情感,由文字摇曳而出的变幻多姿的形象。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武钢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