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另一种境界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几年前,去北京旅游。
  在游客川流不息的王府井大街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小摊子。
  摊主来自山东,以紫砂泥为游人在现场塑像。围观者如蚁附膻,然而,这赵姓艺人,却有着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只见他手中握着一大团紫砂泥,纹丝不动地端详坐在眼前的人。
  大而圆的眸子,精光四射,深沉得像两口井,敏锐得像两把匕首。
  看、看、看,专心一致地看,抓到特征之后,他动手了。
  搓搓、捏捏;挑挑、挖挖;握握、放放;那团原本死气沉沉、奄奄一息的紫砂泥,就在他十指不断的拨弄下,蓦地有了一种随时会发出声音的生命力。
  赵姓艺人聚精会神地塑,头发、脸形、轮廓、五官,一一现形,渐渐成型。
  围观者啧啧惊叹:瞧,栩栩如生哪!
  最绝的是:塑成品不是那种木口木脸依样画葫芦的相似,他以慧心将人物内在的个性也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恬淡的、睿智的、活泼的、调皮的,等等,不一而足;可说是形似、貌似、神似。周遭赞美如潮涌来,赵姓艺人充耳不闻,只心无旁骛地塑、塑、塑。
  一个时辰过后,大功告成,他对眼前那名喜上眉梢的顾客说道:“我还得上色,您明日来取吧!”
  其他旁观者心动地探询:“多少钱塑一个?”赵姓艺人应:“两百元。”
  那人嫌贵,以商量的口气问道:“便宜一点,可以吗?”
  赵姓艺人以一种毫无转圜余地的语调斩钉截铁地应道:“不可以。”
  那人不肯罢休,死纏烂打:“这塑像,才四寸而已,两百元,太贵了呀!”
  这一回,赵姓艺人被激怒了,开口时,声音好似冰雹铸成的:“为人塑像,很累的,你知道吗!”说毕,如老僧入定,不再开口了。
  很累。
  啊!很累。
  寥寥两个字,涵括了千言万语。
  当两人对坐时,被塑者无思,他千思。他将多年来的美学基础和天分,化为创作的原动力,然后,凝聚万千力道于十指,倾注对雕塑奔泻如江河的热忱,也揉进了个人如朝圣般的虔诚和敬意,才能成就一个完美无瑕的雕塑品。
  倘若这时有人批评:“咦,怎么不像的?”他的信誉、他的成就、他的功力、他的整个世界,便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分崩离析,破、碎、断、裂,毁于一旦。
  这样的考验,严峻而又严酷,他能不全神贯注吗?他能不全力以赴吗?
  所以,他当然累。
  实际上,唯有对从事的工作有大敬、有大爱,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才会一丝不苟,力求完美。
  倾尽全力而后觉得累,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也是对自己一种圆满的交代。
其他文献
我在北京看过一场法语版的话剧,现场很多粉丝,大半是年轻的女孩,她们做cosplay的装扮,或者穿汉服,人手一台相机,演出过程中全程拍摄,而演出结束的一瞬间,她们迅速冲到台前,手机、相机、鲜花一应俱全,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我一边鼓掌,一边看着这群女孩。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到纽约出差,拍摄间隙一个人在街上乱转,逛累了,在第五大道打车。司机是一个阿拉伯大叔,车子开得飞快,他每说一句话都要回头看看我,吓得
期刊
公元前307年,秦軍攻占宜阳后,秦武王同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进入太庙,面对九鼎中的雍州鼎,与一众大力士较起了劲,非要比试举鼎。结果争强好勇的秦武王在奋力举鼎时,因血脉爆裂而死。  这是记载于《资治通鉴》中周赧王八年的一则史事,原文为“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从“好以力戏”可见,秦武王举鼎而死某种意义上并非偶然事件,而有极其深刻的人性必然。“好
期刊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有座矿井被震塌,1000多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当时有位副矿长也在井下参加劳动。他一边安抚群众的情绪,一边组织人员四处寻找出口。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处高50多米、直径不到1米的通风口,上面有一架钢筋棍简易梯子。发现这个生命通道后,人们都争先恐后往上爬。这时副矿长高声喊道:“大家都听我的命令!女同志先走,然后是50岁以上的老工人,再往后是40岁、30岁、20岁的工人,再往后是科室人员
期刊
玉米秆儿  直挺挺泛着青涩  细篾儿条  小刀子一样闪烁光泽  关东山孩子嚼甜秆儿  一口下去  就將长长的岁月撕裂  咔嚓咔嚓  嚼着阳光赐予的甘甜  咔嚓咔嚓  品咂泥土分泌的喜悦  哪怕  嘴丫子划出了鲜血  那也是  大自然制造的无边快乐  咀嚼中  尝到了  老玉米的精魂  吸收了  黑土地的魂魄  领略了  关东山的风雨  看到了  老父亲汗水发光的颜色  没有咀嚼  怎能感知大地的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