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探索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直观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2 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3 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③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体虽然不导电,但①它是化合物;②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而NaCl溶液和Cu丝虽然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4 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备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决定了它无比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来说,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工作,首先有利于把课教得更好,保证教学质量。通过认真备课,教师熟悉了教学内容,掌握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熟悉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确立了教法,准备好了教具,设计好了教学进程、板书及作业,做到了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的质量就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第二,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备课的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成为合格技能人才的基础;但当前职教语文课程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职教语文教学的发展。当务之急必须改革中职语文课程,让语文教学在提高职校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技能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职业特点;技能人才  语文课是中职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学好语文,能够促
期刊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
期刊
【摘要】在电工专业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将抽象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努力扭转授课中重理论而轻应用的倾向,注意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拟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旁征博引、增加实训内容等方面,讨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工理论课教学;创新;教师;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其他外界因素。智力因素包括感知、想
期刊
【摘要】国家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是谋求教育发展的公平性与平衡性,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则是教育平衡发展的瓶颈。农村薄弱地区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在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创新实践模式,开展特色办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陕西泾阳县教育局已经成功的创新出一种特色模式,值得广大农村薄弱地区基础教育平衡发展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区域模式;教育平衡;内涵发展;资源共享;特色办学  新世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被引入到校园中,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或辅助者,采用传统的模式培养的教师,以及用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都不再适应校园网的教学环境,然而校园网在教学中的应用离不开教师。离开了教师,校园网不会发挥作用。因此在校园网环境下,教师应当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是一中文化,而文化是要被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解数学问题是对数学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就变成了理性认识,这种思想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为此、举例说明数学问题的分析与 解法,以求得这种感性认识的飞跃。  例1(2011?四川?理16)函数f(x)的定义域为A,若x1,x2∈A且f(x1)=f(x2)时总有x1=x2,则称f(x)为单函数。例如,函数f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素质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校本教研”应“时”而生。新时期的教育决定了教师应是研究型、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而教研恰恰是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存在着“不必研”的教研认识不足、“不善研”的教研意识不强和“不会研”的教研方法欠缺的种种实际问题。如何走出低谷,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记得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挑起地球”。那么,校本教研的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期刊
【摘要】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第一、架设心灵桥梁,领略作品内涵;第二、体会表面文字,感悟美好形象;第三、放飞自由思绪,彰显学生个性。解读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融生;想象力;注重;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学应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