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流行在中学语文课堂的顺口溜,揭示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不得不激发一线教师思考:作为中国古典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为什么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力求探究学生讨厌文言文的原因,进而找到对策。
问题一:语言的发展加深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度
斗转星移,事过境迁。语言的发展也不是静如止水,一成不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中学生已很难理解“元亨利贞”的含义了,简短的四个字发散开来可就是鸿篇巨制,就如晨钟暮鼓,撼人心扉。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变异现象,比如“江”与“河”,在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而今天却泛指江河:“牺牲”古代指的是祭祀或祭拜用品,现在则是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或者是为坚持信仰而死等。这样的词语演变还有很多,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几千年里复杂多变的语言确实相当有难度,使得学生出现厌学文言文的现象。
对策:创设趣味课堂,扫除学生语言学习障碍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汉字的结构大致可分为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等,其中大多数是形声字。不同的形旁表达的含义自然不同。“冫”常与“寒冷”有关,如“冰冷”“凛冽”“冬”“凌”等;带“氵”的字与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明确了形旁的区别,学生在学习文字的时候,就会少出一些错误,晦冗的语文课堂也就有了新鲜的空气。文言文里的词语很多都有特定的含义,对语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就要千方百计在课堂上把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识变成生鲜活泼的故事,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学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刺激,学习活动五彩纷呈,学的知识丰富而又实用。让他们既获得知识,又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更有文学氛围和文化气息。
问题二:机械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果说语言的发展、词语的变异是学生厌学文言文的原因之一,那么不少语文教师课堂教法的单一、机械则是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又一把利刃。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可教师又是怎样解读这一文本的呢?笔者有幸成为一次市级公开课的评委,听的课文是《鸿门宴》。上课伊始,教师就花了6分钟的时间介绍有关《史记》的文学常识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接着,教师又花了25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总结文本的古汉语知识,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句子。要求学生笔译。最后,教师用10分钟粗略地分析了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一节课下来,讲课者说得有滋有味,自己沉浸在愉悦之中;而学生双目无神。早已神游于九天之外;评课的教师也一个个摇头叹息。一节本应该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鸿门宴》解读课,让这位教师肢解得四肢残缺,惨不忍睹。
对策:更新教育理念,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对“言”与“义”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学生能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我在课文中,课文也在我中”的境界。课堂上学生并不想获得生硬、死板的知识,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大量案例表明,学生不能理解、感受、欣赏的地方,往往就是这篇文章最紧要,作者最为讲究、刻意表达的地方,即这篇文章的特质所在。尽管“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但并不是说“怎么教”就无足轻重。因此,教师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有针对性的问题,难易适中,课堂上教学无定法,法随文章化,因势引导,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文化熏染、浸润、浸泡”,既让学生悟“言”之道,又能引导他们品“文”之美,力争让学生达到“做一个文化人”的目的,而不是只是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被动、机械地学习,成为学习的奴隶。如《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烛之武在秦晋两国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时临危受命,凭三寸不烂之舌勇退秦军的故事。这是高一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笔者在介绍了文言文学习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后,就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分点讨论,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让学生自己确立本文的重难点。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粗略地把握了文意。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塑造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这篇文章带给我们哪些感受。通过教师的生发、引导,烛之武就不是凝固在课文中的一个历史人物,而是生活在我们周围,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活生生的英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烛之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蔺相如、范仲淹、林则徐、谭嗣同等一大批先驱者的光辉。诚如叶圣陶所言“课文无非就是例子。”通过分析,学生们发现,烛之武也就成了《心灵的选择》《留给明天》《带着感动出发》《仰望星空》等高考作文的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语文课的内容丰富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劲头十足,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问题三:文言文高考试题弱化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很多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文言文高考的试题,仅仅考查一些文言词汇。笔者对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文言文设分在19分左右,客观题除了北京卷、天津卷、广东卷、山东卷、浙江卷为4道题外,其他省市都是3道题,只有北京、浙江两省市考查了句读。客观题基本上都是翻译,2~3题不等,唯独湖南卷独树一帜,考查了文章内容的赏析。就客观题来说。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审读文本,平时作业训练的一些解题技巧就足以完成,并且正确率还不会太低。翻译无非是考查一些特殊句式、关键的实词、虚词等,只要关键词语翻译得当,即便整个语句不够通顺,也只不过象征性地扣1~2分而已。高考作为与学生前途密切相关的大事,既然只重视“言”,而忽视“文”,课堂教学必然会深受影响,进入重“言”不重“文”的怪圈,文言文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对策:走出命题僵局,注重文本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基于此,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命制,在题型的选择上就不应泥古不化,模式单一。除了字词,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者还应该设计文本解读、深层内涵一类的题目,让真正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学生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如2011年湖南卷文言文的试题就独具匠心,在传统字词的考核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文意,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要想回答问题,首先得疏通文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在筛选出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组织答案。这种考核,一方面提高了答题的难度,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学生靠经验猜答案的尴尬。
文言文里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文课堂是学习文言文的绝佳场所。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领略典雅厚重的文言文之美。
问题一:语言的发展加深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难度
斗转星移,事过境迁。语言的发展也不是静如止水,一成不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语言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中学生已很难理解“元亨利贞”的含义了,简短的四个字发散开来可就是鸿篇巨制,就如晨钟暮鼓,撼人心扉。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特殊句式等语言变异现象,比如“江”与“河”,在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而今天却泛指江河:“牺牲”古代指的是祭祀或祭拜用品,现在则是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或者是为坚持信仰而死等。这样的词语演变还有很多,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几千年里复杂多变的语言确实相当有难度,使得学生出现厌学文言文的现象。
对策:创设趣味课堂,扫除学生语言学习障碍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汉字的结构大致可分为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等,其中大多数是形声字。不同的形旁表达的含义自然不同。“冫”常与“寒冷”有关,如“冰冷”“凛冽”“冬”“凌”等;带“氵”的字与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明确了形旁的区别,学生在学习文字的时候,就会少出一些错误,晦冗的语文课堂也就有了新鲜的空气。文言文里的词语很多都有特定的含义,对语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就要千方百计在课堂上把枯燥乏味的文言知识变成生鲜活泼的故事,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学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刺激,学习活动五彩纷呈,学的知识丰富而又实用。让他们既获得知识,又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更有文学氛围和文化气息。
问题二:机械的教学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果说语言的发展、词语的变异是学生厌学文言文的原因之一,那么不少语文教师课堂教法的单一、机械则是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又一把利刃。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可教师又是怎样解读这一文本的呢?笔者有幸成为一次市级公开课的评委,听的课文是《鸿门宴》。上课伊始,教师就花了6分钟的时间介绍有关《史记》的文学常识与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接着,教师又花了25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总结文本的古汉语知识,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句子。要求学生笔译。最后,教师用10分钟粗略地分析了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一节课下来,讲课者说得有滋有味,自己沉浸在愉悦之中;而学生双目无神。早已神游于九天之外;评课的教师也一个个摇头叹息。一节本应该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鸿门宴》解读课,让这位教师肢解得四肢残缺,惨不忍睹。
对策:更新教育理念,让语文课有语文味
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对“言”与“义”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学生能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进入“我在课文中,课文也在我中”的境界。课堂上学生并不想获得生硬、死板的知识,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大量案例表明,学生不能理解、感受、欣赏的地方,往往就是这篇文章最紧要,作者最为讲究、刻意表达的地方,即这篇文章的特质所在。尽管“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但并不是说“怎么教”就无足轻重。因此,教师要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有针对性的问题,难易适中,课堂上教学无定法,法随文章化,因势引导,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文化熏染、浸润、浸泡”,既让学生悟“言”之道,又能引导他们品“文”之美,力争让学生达到“做一个文化人”的目的,而不是只是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被动、机械地学习,成为学习的奴隶。如《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烛之武在秦晋两国大兵压境、兵临城下之时临危受命,凭三寸不烂之舌勇退秦军的故事。这是高一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笔者在介绍了文言文学习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后,就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分点讨论,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让学生自己确立本文的重难点。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粗略地把握了文意。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塑造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的,学习这篇文章带给我们哪些感受。通过教师的生发、引导,烛之武就不是凝固在课文中的一个历史人物,而是生活在我们周围,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活生生的英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烛之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蔺相如、范仲淹、林则徐、谭嗣同等一大批先驱者的光辉。诚如叶圣陶所言“课文无非就是例子。”通过分析,学生们发现,烛之武也就成了《心灵的选择》《留给明天》《带着感动出发》《仰望星空》等高考作文的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语文课的内容丰富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劲头十足,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问题三:文言文高考试题弱化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很多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文言文高考的试题,仅仅考查一些文言词汇。笔者对2011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文言文设分在19分左右,客观题除了北京卷、天津卷、广东卷、山东卷、浙江卷为4道题外,其他省市都是3道题,只有北京、浙江两省市考查了句读。客观题基本上都是翻译,2~3题不等,唯独湖南卷独树一帜,考查了文章内容的赏析。就客观题来说。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审读文本,平时作业训练的一些解题技巧就足以完成,并且正确率还不会太低。翻译无非是考查一些特殊句式、关键的实词、虚词等,只要关键词语翻译得当,即便整个语句不够通顺,也只不过象征性地扣1~2分而已。高考作为与学生前途密切相关的大事,既然只重视“言”,而忽视“文”,课堂教学必然会深受影响,进入重“言”不重“文”的怪圈,文言文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对策:走出命题僵局,注重文本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基于此,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命制,在题型的选择上就不应泥古不化,模式单一。除了字词,高考文言文的命题者还应该设计文本解读、深层内涵一类的题目,让真正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学生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如2011年湖南卷文言文的试题就独具匠心,在传统字词的考核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文意,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要想回答问题,首先得疏通文意,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在筛选出文本信息的基础上。组织答案。这种考核,一方面提高了答题的难度,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学生靠经验猜答案的尴尬。
文言文里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文课堂是学习文言文的绝佳场所。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领略典雅厚重的文言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