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世界冠军的梦与痛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研,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23岁,正是运动生涯的黄金年龄,陈研却不得不彻底地告别她的奥运金牌梦。
   在雅典奥运即将到来之际,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位天才的选手曾给中国泳坛带来的惊喜和遗憾。15岁那年,陈研的女子400米混合泳成绩排名世界第一,人们寄望于她在当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金牌,她却连决赛都没能进入;1998年,陈研以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身份夺得了两个项目的世界冠军,但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她又是三甲不入。而这次,她连实现梦想的机会都没有了。
   也是在2000年,也是游泳选手、陈研的同乡、曾经的世界冠军吕彬为她的一次错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1996年,因涉嫌兴奋剂,吕彬被禁赛两年,待她重新复出时,她期待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种信念支撑着她在训练中更加的勤奋。但在奥运会的资格选拔赛上,她只取得了两个项目的第三名,而只有前两名才能获得奥运的参赛资格。梦想破灭了,吕彬告别运动生涯,当起了教练,梦想依然在弟子身上延伸。
   在中国乃至世界,世界冠军最终梦断奥运的不在少数。
   仅就技术而言,世界冠军的含金量决不压于奥运金牌(后者由于综合性大赛的名额限止,使得一些顶尖选手无缘参赛)。但奥运毕竟是四年一次的世界各民族的盛大聚会,它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成为和平年代的精神狂欢和体能比拚,更有一些民族把它视为国力的象征和民族的荣耀。所以,夺取奥运金牌成为运动员一生最大的光荣与梦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批批的世界冠军们最终没能实现他们的奥运金牌梦,成为终生的遗憾,同时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光环只罩在那些金牌选手的身上。但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他们同样付出了努力,甚至是更大的牺牲和奉献,为保团体金牌而落选的“吊环王”董震,为对付外国选手而让球的国手,这些“失败者”身上梦想与痛苦的交织延伸了命运的悲壮感,而其间为梦想所付出的挣扎更能彰现出人性的力量,其人生的绝唱更令人回味。
   奥运的精神重在参与,我们在为出征的奥运健儿加油的同时,也不忘那些曾为梦想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人们,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哪怕有些曾经犯过错误。
其他文献
2021年4—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广西彩调剧《刘三姐》及《新刘三姐》都入选了展演名单,这既是广西地方剧种彩调剧的辉煌,也是广西刘三姐文化历久彌新的体现。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老艺术家黄婉秋回信,高度赞赏广西“刘三姐歌谣”的魅力,勉励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应该说
期刊
主持人的话: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史上,“当代文学”无疑是后起之秀,虽有莫言、阎连科、麦家、刘慈欣等风格各异的作家在国际文学奖项和书展中大放异彩,但纵观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感、影响力乃至实打实的销售量,则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于更富声名的“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显然意味着更多的变数。就时间范畴而言,其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期刊
在当代作家中,王蒙虽然长短小说兼善,但他却以短篇小说著名,这不仅是因为他20世纪50年代即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得名,尤其是他在80年代复出后,更是以短篇小说而再著新声,从《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及其后的《坚硬的稀粥》等,或以意识流的手法独领风骚,或以他早就擅长的政治讽喻独出机杼,因而受人瞩目。而他的短篇小说的确精彩纷呈,意气纵横,以其夫子自道,即所谓融“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
期刊
在路遥研究中,有关田晓霞的评论实在寥寥可数①。不过,有些意见很值得重视。邓万鹏指出,田晓霞受惠于家庭高起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门第。她在读中学时就感觉,没一个男生像孙少平那样跟她在广度和深度上交流思想。若干年后,当她以记者身份探访大牙湾煤矿,“实际上她是探訪了她的这个‘掏炭的男人’”。孙少平的精神力量所以在读者面前充分呈现,与晓霞这个非凡女子有极大的关系②。丁红梅、王圣认为,“在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世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文学中出现了“文化寻根”热。在传统文化复兴情势的促动下,中国本土意识、民族意识在新世纪文学中进一步深化。从“商州”系列、《浮躁》到《废都》《高老庄》,再到《秦腔》《老生》《山本》,贾平凹一以贯之地通过他的小说显示了鲜明的传统文化诉求,呈现了发掘民族传统思想底蕴和美学精神的完整脉络。作为延续这一脉络的最新美学实践,《暂坐》在处理当代都市生活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展现
期刊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前提是有人存盘。然而,网络空间里的资料,却正在因为各种原因而大量消失。网络媒介使讯息更迭的频率大大加速了。因此,挖掘整理网络文学史料的工作,忽然之间变得十分迫切。如果我们不尽快地把早期的一手材料尽可能全面地保留下来,不但未来网络文学史的写作将失去很多丰富性和可能性,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大势判断,中国网络文学从哪里来,未来可能到哪里去?  一般而言,文学史都是建立在文学史料基础上的,史
期刊
海内外学界在追忆《新青年》杂志对中国思想史的杰出贡献时,大多会说《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其实,《新青年》给现代中国带来的最具辐射力的观念,恐还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发易卜生专号产生轰动,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鲁迅为代表,将此剧当作是回应家庭婚姻、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问题的经典叙事来解读。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提出解决“娜拉出走”后的根本出路是经济独立,并发表
期刊
新书《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刊行,作为作者,有义务配合出版社“广而告之”。但与其云里雾里自我吹嘘,不如摘抄书中几段要紧的话,呈现大致立场,然后再加以渲染与铺排,展示自家研究思路之由来。至于功过得失,全靠读者评定;作者只能在不断“倒带”的过程中,略为自我辩解。  第一段话摘自附录一《关于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坚信,现代性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述方式。……我
期刊
一  以往曾经读过钟求是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它们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最难忘的,就是那篇写于2012年的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不可否认,这是20世纪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可以说,钟求是写出了一个不朽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个抒写命运的挽歌,一种情感接续另一种情感,情愫朴实、自然,情节起伏翻转,具有清冽的精神辐射力。确切地说,这个小说就是一篇人生和命运的寓言,它让凄婉伸展出力量,让等待和坚忍
期刊
一、学术专著该如何写  多年前,郑敏先生在她的专著前言中说:  写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先拟好大纲,尔后收集资料,查参考,依纲,对各章进行填充。书成后以纲领突出,体系醒目著称……另一种著述途径则并不预制纲领。作者在落笔之前往往早已深入到“野外”(field)进行勘测,边思考,边理解,边追究,直至感触累积,喷发为系列论文,当考察到一段落时,文章落入各个范畴,经过组装,成为书籍。①  前一类写作显然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