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程度,它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如何的主要指标。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参与课堂的广度、深度、效度是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的主要指标。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对一些胆小而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不要担心回答出错,如果都回答正确,那课堂就不需要教师了。课后还可适时讲述名人勇于表达见解的成长故事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当学生参与课堂后,教师应对其参与的情况及时总结:如表现不佳,在表扬其勇气可嘉的同时指出需努力之处;表现不错,肯定其长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再者,在学习新内容前,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在预习中找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释疑时,教师可点出该学生的姓名并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有价值,学生就会有成功感、自豪感,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愿意参与课堂。
教师还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如对敢于参与且达到规定次数的学生发放心愿卡,教师可满足学生的一个心愿或学生可享受一次优待。在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用捆绑式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如教师出示问题后,可分类让小组成员作答,如小组成员个人说不好的,整个小组承担连带责任,激励小组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精彩的课堂导入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在导入方面更具优势,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欣赏歌曲、竞猜作者、聆听故事、知识抢答等方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可从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引入:“他忘记很多事情,但从未忘记爱你”。血浓于水,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这种爱渗透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这种深沉、永恒的爱意?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在刹那间感受到了这种爱,并用质朴感人的语言真实的表达出来。从而揭题。学生一下子被视频中的场景感动,很快融入文本的学习。
保持参与热情,教师还需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教学内容选择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难点、美点;“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学不会的不讲。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时尚而富于竞争力,有效而富于创意。教师可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开讲啦、超级演说家、成语大赛、变形记、名家名著印象、晒晒我的珍藏、舌尖上的智慧等。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可采取问题超市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薄雪覆盖下的山”一段的教法值得借鉴。教师先让学生自读,交流层次劃分,读出层次。该环节全员参与;接着出示五道阅读训练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两道。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欣赏“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5.说说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五道题每一道都有思考的价值而又难易有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状况进行选择,不会因为题目过于浅显不感兴趣或题目太难无从下手。
三、教给科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参与
其实很多学生原本有参与课堂的欲望,可是有时教师的问题确实不会解答,有心却无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善于倾听、灵活表达、学会概括、多角度思考等,并进行系列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教师让学生概括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不少学生根据鲁提辖为金氏妇女报仇的故事概括出他嫉恶如仇、仗义疏财、武艺高强的特点。教师此时可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之处再看人物,完善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启发学生归纳人物特点要依据文本,紧扣文本,而不是信马由缰,凭空而来。再如: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在了解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教师可问:这篇课文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一般会用课文结尾处的句子“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教师应在肯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再从其他角度思考,还有哪些启示呢?引导学生可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这一角度谈启示,还可从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谈启示等。通过有步骤、有重点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参与课堂的能力信心十足,课堂参与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笔者要说,课堂,只有学生真正全员参与,出现“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胜景,以生为本才不是一句空话。
一、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对一些胆小而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不要担心回答出错,如果都回答正确,那课堂就不需要教师了。课后还可适时讲述名人勇于表达见解的成长故事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当学生参与课堂后,教师应对其参与的情况及时总结:如表现不佳,在表扬其勇气可嘉的同时指出需努力之处;表现不错,肯定其长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再者,在学习新内容前,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在预习中找到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堂释疑时,教师可点出该学生的姓名并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有价值,学生就会有成功感、自豪感,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愿意参与课堂。
教师还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如对敢于参与且达到规定次数的学生发放心愿卡,教师可满足学生的一个心愿或学生可享受一次优待。在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用捆绑式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如教师出示问题后,可分类让小组成员作答,如小组成员个人说不好的,整个小组承担连带责任,激励小组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精彩的课堂导入对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在导入方面更具优势,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欣赏歌曲、竞猜作者、聆听故事、知识抢答等方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可从一段公益广告的视频引入:“他忘记很多事情,但从未忘记爱你”。血浓于水,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这种爱渗透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这种深沉、永恒的爱意?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在刹那间感受到了这种爱,并用质朴感人的语言真实的表达出来。从而揭题。学生一下子被视频中的场景感动,很快融入文本的学习。
保持参与热情,教师还需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教学内容选择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难点、美点;“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学不会的不讲。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时尚而富于竞争力,有效而富于创意。教师可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开讲啦、超级演说家、成语大赛、变形记、名家名著印象、晒晒我的珍藏、舌尖上的智慧等。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可采取问题超市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薄雪覆盖下的山”一段的教法值得借鉴。教师先让学生自读,交流层次劃分,读出层次。该环节全员参与;接着出示五道阅读训练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两道。1.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2.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说说“顶”“镶”为什么用得好?4.欣赏“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5.说说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五道题每一道都有思考的价值而又难易有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状况进行选择,不会因为题目过于浅显不感兴趣或题目太难无从下手。
三、教给科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参与
其实很多学生原本有参与课堂的欲望,可是有时教师的问题确实不会解答,有心却无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善于倾听、灵活表达、学会概括、多角度思考等,并进行系列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教师让学生概括鲁提辖这一人物形象。不少学生根据鲁提辖为金氏妇女报仇的故事概括出他嫉恶如仇、仗义疏财、武艺高强的特点。教师此时可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之处再看人物,完善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启发学生归纳人物特点要依据文本,紧扣文本,而不是信马由缰,凭空而来。再如: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在了解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产生的原因后,教师可问:这篇课文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一般会用课文结尾处的句子“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教师应在肯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再从其他角度思考,还有哪些启示呢?引导学生可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这一角度谈启示,还可从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谈启示等。通过有步骤、有重点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参与课堂的能力信心十足,课堂参与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笔者要说,课堂,只有学生真正全员参与,出现“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胜景,以生为本才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