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当代的乡村仍然普遍存在着机械的行列式布局和满铺式层层叠加,违章违规乱建的破败荒凉感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当代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利用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来解读杭州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案例,学习如何正确的使用建筑现象学并将它运用于现代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当代农村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东梓关村;场所精神;新农村;示范村
1:背景与问题
2014年12月1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办法》,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杭派民居示范点”,首批入选的示范村就包括杭州富阳东梓关村[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大环境背景下,设计师孟凡浩和他的团队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大规模的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和操作模式。
东梓关村地处于杭州市富阳场口镇的西部,整个村庄由东梓和屠家两个自然村组成[2]。当今伴随着工业化和铁路、空运、高速路的快速发展,东梓关村在农业和水道航运的地位逐渐的失去,这个历史文化村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的空心化十分明显,年青人口的外流,居住人群年龄结构单一;东梓关村由于宅基地制度的固化,建筑群体所形成的空间单一,大多都是行列式的排布,传统村落多样化的场所感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有些村民把在城市建筑中的一套带入村庄,在村子里建起所谓仿欧式的小洋楼,建筑高度、仿欧的柱式已经成为农户的个人财力和价值的指向。
2: 建筑现象学在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2.1建筑现象学的含义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采用科学分析法探讨“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问题,提出“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概念[3];建筑现象学就建筑、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精神层次方面上,将建筑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外在形式,透过现象来表达人们对建筑和环境的精神需求[4]。
2.2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现象学的应用
2.2.1江南意向—历史文脉下的富阳东梓关村
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有它自己所存在的内在机制—历史文脉,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不能够背道而行。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因钟情于富春山水駐守于此,将眼前的旷世美景绘就了宏幅巨制《富春山居图》,描绘出了江南自然山水的魅力[5];“江山千里,元气淋漓”,在《千里江山图》中描绘出传统的江南乡村建筑群落,并展现出建筑应与自然相契相融的景象。这些传统的历史文化是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记忆,在传承中不是只留于表象的承接,而是需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以当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历史文脉元素,以当代的建筑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江南意向来诠释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所展现出的场所精神。
2.2.1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屋顶意向
在谈到“徽派民居”让人联想的建筑现象是粉墙黛瓦,马头翘角,但是难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兵营式”营造模式,在东梓关村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新杭派民居”的形式,来表达出水墨雅致所散发的温婉气韵,写意的表达江南意境。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群屋顶在传统民居人字屋面中微曲和起翘做法基础上,重构传统屋顶,将以前对称的人字形坡屋面符号进行打断,形成不对称坡的屋面,把几组单元的建筑进行连接,不对称坡形成连续的序列,使屋面关系相互呼应,建筑的屋面又与远处高低起伏的远山相呼应,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乡村布局;深灰色屋顶和白色墙体相呼映衬,将传统屋顶意向向现代化进行转译。
2.2.2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平面、空间意向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平面设计从四基本的单元为意向的出发点,进而衍生出多种组团形式,再由这些组团构成一个整体的村落,并在设计中迁移一座老房子复建在中心的位置,改造成乡村图书馆,形成整体的聚落场所感;对于东梓关村的46户人家,在设计上并没有分别制定46种设计户型,选择只包含四个基本单元为一组的设计方案,原因有三点:①中国传统聚落的多样性是于至上而下自发生长而来的,时间跨度大,涉及个人因素众多,而当代的村落机制早已完全不同,采用完全传统的方式未必适合当代的新农村建设。②46个完全不同的户型,在以后房屋的分配上很难做到公平,将会引起村民们很大的争议。③46户人家中,每家的人口结构、生活习惯都存在着差别,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有限的时间节点上无法进行每户定制化设计。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空间设计上,摆脱传统农村房屋排兵布阵的形式,采用”E“、“F”等平面形态,使每户平均占地由之前的0.55亩变成0.49亩,相对于兵营式布局组团模式更加的节地;传统农村房屋的公共空间分布在道路两边,邻里交流活动少,很难形成具有场所感的街道空间,东梓关村中采用组团式布局围合成一个半公共空间,私密性好,利于邻里交流于活动;传统农村房屋的庭院空间单一,枯燥无味,东梓关村中在以往前后院的模式下增加中间天井,可以满足住户的多样性的要求;在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个别户主还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在建筑外立面上贴上具有诗意的民宿文化标签,在建筑内部的天井进行创意性的改造,将天井的地面下挖,下挖处注满干净的水,水里面养上小鱼、小龟和一些观赏性的水生植物,在水面上搭起结构框架,框架上铺上可供人行走的玻璃,局部少个一两块玻璃,并在周围设置一些木制栏杆,在玻璃地面上放置一些休息的桌椅,桌椅放置茶水和书籍,重新建构的天井形成了一个具有江南园林式的“精神场所”,让来往的旅客在小小的天井内就能感受到自己与环境,建筑相融,让自身在这个场所中感到惬意自在。
2.2.3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性场所的营造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活动中心打破了当代传统农村模式下的活动中心因长期封闭而失去活力的使用状态,将几个方盒子相互交错放置在平面上,用连续起伏的屋面覆盖在这几个方盒子上面,活动中心一层形成开放的空间,二层局部联通起来,开放的空间能够满足不同时态下的功能需求;村民活动中心起着承载全村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设计以多个较小的尺度单元承载生活的多样性,这些一个个独立的小场景单元符号可以让人们在联通内外的灰空间下面自由穿梭,村民集会、看戏、议事、红白喜事都可以通过对这些单元符号进行合理的布局,将空间再一次整合;这座村民活动中心的屋顶采用钢构,外包木材,顶部设置多个采光的天窗,下压的屋檐和外延的挑台板限定出安静的空间;村民活动中心的空间序列由这些小场景单元符号和联通的廊道变得立体、丰富;建筑材料上采用青砖并在墙面上形成凹凸感,与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共同呈现自然、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营造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所感。 2.2.4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场所的可持续性营造
场所精神具有可持续性,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概述。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在建筑表面涂上白色的涂料既可以美观外表,还能够在夏季减少热量的吸收;建筑上还采用灰面砖以及仿木纹金属等商品化成熟的材料,减少了石头、木头、夯土的使用;屋面的平台放置光伏板和光热板,可以获取室内外的照明与生活热水的使用,还可以维持立面和屋面的连续感和整洁感,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效果,每户都留有放置设备的平台。
2.3建筑现象学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
2.3.1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对建筑现象学运用的理解偏差
1)农村中出现多个村庄所用的建筑意向相同,导致多个村庄都是一个模式,抛弃了各个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人文风俗等的差异,盲目跟风,使这些村庄毫无地方特色和场所记忆。2)许多农村在建设新农村中意识到要继承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色,但存在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色正确的进行现代化转译。3)农村中各村庄存在着相互攀比的现象,把传统的村庄全部拆掉,重新建立“新”农村,对新农村的理解出现偏差,使村庄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文脉的丢失,具有历史文脉的村庄民居遭到严重破坏[6]。
2.3.2富陽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现象学运用的借鉴
1)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将中国农村中的传统历史文脉抽象出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建筑现象学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建筑形式、风格等符号的简单模仿、照搬照抄,而是将传统建筑意向中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并将它运用到现实的建筑创作中去。
2)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将当地传统的建筑坡屋顶抽象出来重新构成,把新重构的屋顶意向与远处连续起伏的山脉相呼应实现了传统屋顶向现代化的转译;不同地域的村庄,其当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艺、风俗习惯等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些“具体现象”和“抽象现象”我们不能够完全否定,而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应用,给当地居民熟悉的场所感。
3: 结论
通过建筑现象学对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解读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现象学是对事物的一种深层次精神感受和认知,不是一种直接手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正确的运用建筑现象学可以让人们在处理人、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中和谐共生,正确指导新农村建设中场所感的营造。
2、正确的运用建筑现象学能够避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千村一律的现象。
3、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能照抄照搬、全盘否定,需要在传统村庄地域、文化风俗、建筑材料、建筑技艺等建筑意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传统建筑记忆的精神场所进行现代化转译。
参考文献
[1]《“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办法》,2014年12月17日颁布,杭政办函〔2014〕158号
[2]吕若禾、王楠,《让“网红村”变身最美示范村——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蹲点调研报告》[Z],
浙江文明网,朱党其,2018年10月16日
[3]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王鹏鸣、苏聪,《建筑现象学视域下的挑河流域新农村王家磨村建设》[J],工业建筑,2017(4),58~62
[5]管建兴、袁泽平等,《风起田间吹江岸 改建新村如画来—杭州市富阳区描绘“富春山居新画卷”》[J],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11月15日,24~25
[6]周红肖、张琦,《新农村中的区域性符号审美建构方式》[J],山西建筑,2008,(35),15~16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东梓关村;场所精神;新农村;示范村
1:背景与问题
2014年12月1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办法》,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杭派民居示范点”,首批入选的示范村就包括杭州富阳东梓关村[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大环境背景下,设计师孟凡浩和他的团队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合乡村大规模的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和操作模式。
东梓关村地处于杭州市富阳场口镇的西部,整个村庄由东梓和屠家两个自然村组成[2]。当今伴随着工业化和铁路、空运、高速路的快速发展,东梓关村在农业和水道航运的地位逐渐的失去,这个历史文化村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的空心化十分明显,年青人口的外流,居住人群年龄结构单一;东梓关村由于宅基地制度的固化,建筑群体所形成的空间单一,大多都是行列式的排布,传统村落多样化的场所感已经不复存在,如今有些村民把在城市建筑中的一套带入村庄,在村子里建起所谓仿欧式的小洋楼,建筑高度、仿欧的柱式已经成为农户的个人财力和价值的指向。
2: 建筑现象学在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2.1建筑现象学的含义
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采用科学分析法探讨“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的问题,提出“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概念[3];建筑现象学就建筑、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在精神层次方面上,将建筑深层次的内容,通过外在形式,透过现象来表达人们对建筑和环境的精神需求[4]。
2.2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现象学的应用
2.2.1江南意向—历史文脉下的富阳东梓关村
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有它自己所存在的内在机制—历史文脉,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不能够背道而行。
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因钟情于富春山水駐守于此,将眼前的旷世美景绘就了宏幅巨制《富春山居图》,描绘出了江南自然山水的魅力[5];“江山千里,元气淋漓”,在《千里江山图》中描绘出传统的江南乡村建筑群落,并展现出建筑应与自然相契相融的景象。这些传统的历史文化是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记忆,在传承中不是只留于表象的承接,而是需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以当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历史文脉元素,以当代的建筑方式实现地域性表达,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江南意向来诠释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所展现出的场所精神。
2.2.1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屋顶意向
在谈到“徽派民居”让人联想的建筑现象是粉墙黛瓦,马头翘角,但是难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兵营式”营造模式,在东梓关村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新杭派民居”的形式,来表达出水墨雅致所散发的温婉气韵,写意的表达江南意境。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群屋顶在传统民居人字屋面中微曲和起翘做法基础上,重构传统屋顶,将以前对称的人字形坡屋面符号进行打断,形成不对称坡的屋面,把几组单元的建筑进行连接,不对称坡形成连续的序列,使屋面关系相互呼应,建筑的屋面又与远处高低起伏的远山相呼应,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乡村布局;深灰色屋顶和白色墙体相呼映衬,将传统屋顶意向向现代化进行转译。
2.2.2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平面、空间意向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平面设计从四基本的单元为意向的出发点,进而衍生出多种组团形式,再由这些组团构成一个整体的村落,并在设计中迁移一座老房子复建在中心的位置,改造成乡村图书馆,形成整体的聚落场所感;对于东梓关村的46户人家,在设计上并没有分别制定46种设计户型,选择只包含四个基本单元为一组的设计方案,原因有三点:①中国传统聚落的多样性是于至上而下自发生长而来的,时间跨度大,涉及个人因素众多,而当代的村落机制早已完全不同,采用完全传统的方式未必适合当代的新农村建设。②46个完全不同的户型,在以后房屋的分配上很难做到公平,将会引起村民们很大的争议。③46户人家中,每家的人口结构、生活习惯都存在着差别,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有限的时间节点上无法进行每户定制化设计。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空间设计上,摆脱传统农村房屋排兵布阵的形式,采用”E“、“F”等平面形态,使每户平均占地由之前的0.55亩变成0.49亩,相对于兵营式布局组团模式更加的节地;传统农村房屋的公共空间分布在道路两边,邻里交流活动少,很难形成具有场所感的街道空间,东梓关村中采用组团式布局围合成一个半公共空间,私密性好,利于邻里交流于活动;传统农村房屋的庭院空间单一,枯燥无味,东梓关村中在以往前后院的模式下增加中间天井,可以满足住户的多样性的要求;在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个别户主还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在建筑外立面上贴上具有诗意的民宿文化标签,在建筑内部的天井进行创意性的改造,将天井的地面下挖,下挖处注满干净的水,水里面养上小鱼、小龟和一些观赏性的水生植物,在水面上搭起结构框架,框架上铺上可供人行走的玻璃,局部少个一两块玻璃,并在周围设置一些木制栏杆,在玻璃地面上放置一些休息的桌椅,桌椅放置茶水和书籍,重新建构的天井形成了一个具有江南园林式的“精神场所”,让来往的旅客在小小的天井内就能感受到自己与环境,建筑相融,让自身在这个场所中感到惬意自在。
2.2.3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性场所的营造
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活动中心打破了当代传统农村模式下的活动中心因长期封闭而失去活力的使用状态,将几个方盒子相互交错放置在平面上,用连续起伏的屋面覆盖在这几个方盒子上面,活动中心一层形成开放的空间,二层局部联通起来,开放的空间能够满足不同时态下的功能需求;村民活动中心起着承载全村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设计以多个较小的尺度单元承载生活的多样性,这些一个个独立的小场景单元符号可以让人们在联通内外的灰空间下面自由穿梭,村民集会、看戏、议事、红白喜事都可以通过对这些单元符号进行合理的布局,将空间再一次整合;这座村民活动中心的屋顶采用钢构,外包木材,顶部设置多个采光的天窗,下压的屋檐和外延的挑台板限定出安静的空间;村民活动中心的空间序列由这些小场景单元符号和联通的廊道变得立体、丰富;建筑材料上采用青砖并在墙面上形成凹凸感,与当地常见的建筑材料共同呈现自然、传统、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营造出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所感。 2.2.4富阳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场所的可持续性营造
场所精神具有可持续性,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概述。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在建筑表面涂上白色的涂料既可以美观外表,还能够在夏季减少热量的吸收;建筑上还采用灰面砖以及仿木纹金属等商品化成熟的材料,减少了石头、木头、夯土的使用;屋面的平台放置光伏板和光热板,可以获取室内外的照明与生活热水的使用,还可以维持立面和屋面的连续感和整洁感,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效果,每户都留有放置设备的平台。
2.3建筑现象学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
2.3.1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对建筑现象学运用的理解偏差
1)农村中出现多个村庄所用的建筑意向相同,导致多个村庄都是一个模式,抛弃了各个村庄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人文风俗等的差异,盲目跟风,使这些村庄毫无地方特色和场所记忆。2)许多农村在建设新农村中意识到要继承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色,但存在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性特色正确的进行现代化转译。3)农村中各村庄存在着相互攀比的现象,把传统的村庄全部拆掉,重新建立“新”农村,对新农村的理解出现偏差,使村庄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文脉的丢失,具有历史文脉的村庄民居遭到严重破坏[6]。
2.3.2富陽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现象学运用的借鉴
1)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将中国农村中的传统历史文脉抽象出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建筑现象学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建筑形式、风格等符号的简单模仿、照搬照抄,而是将传统建筑意向中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并将它运用到现实的建筑创作中去。
2)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中将当地传统的建筑坡屋顶抽象出来重新构成,把新重构的屋顶意向与远处连续起伏的山脉相呼应实现了传统屋顶向现代化的转译;不同地域的村庄,其当地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艺、风俗习惯等存在着差异,对于这些“具体现象”和“抽象现象”我们不能够完全否定,而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应用,给当地居民熟悉的场所感。
3: 结论
通过建筑现象学对东梓关村新农村建设的解读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现象学是对事物的一种深层次精神感受和认知,不是一种直接手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正确的运用建筑现象学可以让人们在处理人、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中和谐共生,正确指导新农村建设中场所感的营造。
2、正确的运用建筑现象学能够避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千村一律的现象。
3、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能照抄照搬、全盘否定,需要在传统村庄地域、文化风俗、建筑材料、建筑技艺等建筑意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传统建筑记忆的精神场所进行现代化转译。
参考文献
[1]《“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办法》,2014年12月17日颁布,杭政办函〔2014〕158号
[2]吕若禾、王楠,《让“网红村”变身最美示范村——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蹲点调研报告》[Z],
浙江文明网,朱党其,2018年10月16日
[3]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王鹏鸣、苏聪,《建筑现象学视域下的挑河流域新农村王家磨村建设》[J],工业建筑,2017(4),58~62
[5]管建兴、袁泽平等,《风起田间吹江岸 改建新村如画来—杭州市富阳区描绘“富春山居新画卷”》[J],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11月15日,24~25
[6]周红肖、张琦,《新农村中的区域性符号审美建构方式》[J],山西建筑,2008,(3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