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追求多元化的本质是审美客体对于艺术、文化、思想等的多元化情趣追求。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流行艺术、人文思想等越来越像向开放型、零散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出现多元化态势。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也影响并改变着人们感知美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期待、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
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创作及动画电影的产业发展一直是近年来被探讨的重要电影话题。目前,动画电影占据越来越重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其受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充分向各个年龄阶段、各类社会层次扩展,国产动画电影的审美态势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分析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审美追求的多元化,不仅能帮助深入了解现今的社会审美行为现象,而且助于认识隐藏在这些社会审美行为背后的思维根源。
悦心悦意——表现情感之美
情感之美主要是指审美主体透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 在无目的中直观地体悟到审美客体所蕴涵的某些较为深刻的情感或意趣, 从而获得的情感升华和审美享受,最终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在近百年的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国产动画电影在形式、内容、题材上不断进行着创新与更替,甚至不乏自我否定,但始终不曾改变的是对情感的书写。在这一点上,国产动画电影有着清晰可见的继承与发扬。
动画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义为充溢着人文情怀的电影门类。2019年春节档动画影片《白蛇,缘起》,失去记忆的白蛇与捕蛇人许宣在国师的追杀下懵懂心生,追求爱与自由的许宣甘愿舍弃人类身份成为妖怪,在两人离别之际,白蛇用尽最后一丝气力保住许宣的魂魄,等待五百年后的再次相遇。据可考历史文献,白蛇传的故事原型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左思所撰的《魏都赋》,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白蛇故事最吸引世人的莫过于修炼成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的爱情故事,这段跨越种族、礼教的爱情却被传颂至今,无论是在1500年前的魏晋时期还是于当下,归根结底,都始终离不开人类所固有的最原始的对爱情的渴望和美好想象,是人类对情感需求的最基本表现。《白蛇,缘起》口碑与票房的双赢,不仅仅在于画面制作的精致与美妙,同时也反映了当今快节奏生活之下人们对于爱情的缺失以及对纯真情感生生不息的美好景愿。动画影片《风语咒》中不乏对亲情的表现。表面上对瞎仔不管不顾的梅姐,却为治好瞎仔眼疾来往药铺两千多次;在听到瞎仔喊“妈妈”时,已出卖灵魂成为罗刹的梅姐逆着罗刹大军向儿子的方向奔去,身为母亲的梅姐是最心甘情愿不计后果,愿意以生命和灵魂交换儿子的一双眼睛,即便变成丑恶的怪兽也依然守护着自己的儿子,这其中所表现的母子亲情不禁令观众为之动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由华人石之予导演的《包宝宝》对中国式家庭伦理亲情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影片中,将所有爱与关注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家庭妇女,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意愿为中心的畸形的关爱,面对即将离开家门的孩子,这种畸形的爱甚至使她最终吃掉了孩子。
当今社会,代际亲情矛盾普遍增多,影片《包寶宝》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式亲情问题能够引发观众的深度共鸣,而影片结尾的大团圆结局也恰好符合人们对于“合家团圆”“家和万事兴”的情感寄托与美好期待。
在有限的人类艺术的叙事模式之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做以表现,其最终目的总是离不开的——激发人心理最原始的本性。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以及民间传统的朴素价值观念等,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形成了内心深处约定俗成的民族化审美情结,而这些审美情结也逐渐渗透到动画电影的创作之中。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越来越重视情感方面的诉求,其中不乏包括男女爱情、母子亲情、师徒深情此类最普遍常见却又深刻足以产生共鸣的情感。不难看出,在人与人心理距离逐渐疏远的当下社会,电影观众也乐意进入到导演所创造的特定情节之中,借助影像中的人物来抒发、释放自我情感。情感作为人最原始的冲动,是始终无法缺少和避免的人类本性,同时也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各门类艺术也包括动画电影,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媒介与艺术手段,去创造独特的艺术世界,并终以最大的程度来激发人的情感共鸣。
悦意悦神——传达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是审美主体凭借一定的审美素养用心感受和体悟,是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愉悦感受, 是最直接、最易获得的对美的享受,也是一种以直觉和感觉为特征的感受。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传达意境之美虽不似对情感表现那般普遍常见,但也有着传统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对于意境之美的审美期待。
我国动画电影在进行意境表现时,往往从中国古代绘画、音乐中汲取营养,借鉴造型元素、表现手段等。早期中国动画电影以水墨动画的形式表现饱含民族特色的动画影片被称之为“中国学派”,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齐白石画作为蓝本的影片《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中所涉及的角色和场景均为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的常用题材。1963年完成的动画短片《牧笛》是源自李可染先生的《牧童与牛》。 影片中以大篇幅色彩展示了千尺飞瀑和高山峻岭的宏大气象,营造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哪吒闹海》则运用了工笔重彩绘画的章法,其中的山水奇石、亭台楼阁虚实有致、层次分明,在气象上营造了动静相合、开阔通透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动画电影神奇的艺术魅力。2018年上映的动画短片《白鸟谷》中,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在音乐中充分推进,开篇便是茂盛葱郁的山林,光辉斜映、红枫蓝石,意境唯美、空灵,颇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诗意,动画背景融合了传统中国山水绘画的技法与色彩,大块区域的色彩填充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清脆的鸟鸣、悠长的笛音婉转动听,电影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的情态,抒发着人生感悟,不同的山水韵味、形态呈现了不同的情怀。烟霭、山峦、天空是虚无缥缈的,它们的聚散生动而玄妙,如同中国古典绘画常常用作表现意境之美的手法—虚实相映,赋予了它们活泼荡漾的生命力,将意境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娱乐之风盛行的现实背景下,部分中国动画电影注重发扬中华美学传统、表现意境之美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国产动画电影历史数据的归纳整理中,可直观看到,21世纪后尤其是近五年(2014年—2018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对于意境美的表现已越来越少,这与视觉文化背景下很多人难以沉静下来的心态有关。在当前“互联网+”这一时代大环境之下,电影越来越像一顿快餐,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消费的起,并且消费能力呈不断攀升状。但浮躁的社会风气已促使现代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在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快餐文化”的特性。因此,表现传统文化艺术的空间意境营造手法,是中国动画电影当下提升创作品质、加快发展步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立足点。 悦神悦志——引发哲理之思
悦神悦志是对动画电影深层次价值传达的美学期待。李泽厚将哲理美阐释为“主体在凝视观照审美对象时, 经由知觉、想象、情感, 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相互作用, 而被唤起的那种情绪上的愉悦状态、精神意志上的昂扬意志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或完善动力”。经过近百年的创新演变,如今的动画电影在创作目的上更加倾向于引导个体在在美的享受中完成个体认知水平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人内心的和谐安乐之道。在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中,以黑色幽默的方式、隐喻的手法尖锐揭示了历史上的权谋政客和帝王的御民之术,具有强烈的文化批评和反思色彩。在架空于现实的极权社会中,吉安老爷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花生人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的精神,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几乎所有人安心于被安排了的命运且麻木不仁,他们只拥有短暂的生命 ,如同砧板上待宰的鱼肉却浑然不觉。就像大护法所说,这里“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所有人都活在被恐惧建设起来的幻想里”。被伪装起来的花生人看似是有臉有肢体的人形生物,但他们不被允许交流,甚至要相互揭发和陷害,被安排在由王权和神权共同编织的强权阴谋之中,他们食以种族幼体,在面对随时可能被处决的恐惧中蝇营狗苟。这些,与当代社会所宣扬的民主精神背道而驰,在专制强权的统治之中,行为变态、人性扭曲,隐藏在残酷现象之下的是对这一架空社会的深深绝望。抛开对人性的反思和体制的批判。捏造是非、鼓吹神权的吉安老爷对花生镇施以残暴统治,为私利私欲残忍处置毫无反抗之力的花生人,但在最终却被自己的亲信杀害,体现了“天道循环”的历史观;知晓真相的花生人突破思想枷锁,对神权与王权产生质疑,勇敢团结、发起反抗。虽然我们可以预想花生人最终的结局并不美好,但是影片却向我们展示了个体获得自我认可之后所产生的“生生不息”的生命价值观。
但比较遗憾的是,在如今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中,涵盖哲理思考的动画电影寥寥可数。动画制作集团对电影商业化的谋利追求和对自己成为道德观念教育者和政治话语规训者的极力避让,使得我国的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出现庸俗化和反智化倾向。如《太空熊猫》《汽车总动员》系列,单线性的幼稚情节穿插着诸如“白痴”“兔崽子”等低俗语言,使动画电影原有的教育功能逐渐缺失,很难从中获取“育人”、“立人”的价值观念。动画电影的精髓在于人通过观影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意识上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影响着低龄观众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成人观众内在的伦理道德行为、精神文化意识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虽然动画电影应避免无用的说教和规劝,但如果一味的追逐低智娱乐化与市场的盈利,则很难创作出经典且可久远流传的作品。
结语
对国产动画电影审美追求多元化的探索,归根结底,是对大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的探讨。在迎合社会审美趋向、大众审美情趣的同时提升动画电影艺术思想性,已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来看,普遍侧重于情感美的表达,意境美的表现相对较少,而对哲理美的思考更是缺失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动画电影创作过程中,正确把握情感、意境、哲理三方面的美学表现,在收益票房的同时达到均衡三者间的关系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制作精良动画电影、赢得口碑肯定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8.
[2] 王灵丽.浅析美国动画电影叙事结构的“变”与“不变”[J].新闻 传播,2013(08).
[3] 彭国斌.从《里约大冒险》解构美国式动画电影创作特征[J]. 电影文学,2011(19).
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创作及动画电影的产业发展一直是近年来被探讨的重要电影话题。目前,动画电影占据越来越重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其受众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充分向各个年龄阶段、各类社会层次扩展,国产动画电影的审美态势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分析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审美追求的多元化,不仅能帮助深入了解现今的社会审美行为现象,而且助于认识隐藏在这些社会审美行为背后的思维根源。
悦心悦意——表现情感之美
情感之美主要是指审美主体透过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 在无目的中直观地体悟到审美客体所蕴涵的某些较为深刻的情感或意趣, 从而获得的情感升华和审美享受,最终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在近百年的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国产动画电影在形式、内容、题材上不断进行着创新与更替,甚至不乏自我否定,但始终不曾改变的是对情感的书写。在这一点上,国产动画电影有着清晰可见的继承与发扬。
动画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义为充溢着人文情怀的电影门类。2019年春节档动画影片《白蛇,缘起》,失去记忆的白蛇与捕蛇人许宣在国师的追杀下懵懂心生,追求爱与自由的许宣甘愿舍弃人类身份成为妖怪,在两人离别之际,白蛇用尽最后一丝气力保住许宣的魂魄,等待五百年后的再次相遇。据可考历史文献,白蛇传的故事原型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左思所撰的《魏都赋》,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白蛇故事最吸引世人的莫过于修炼成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的爱情故事,这段跨越种族、礼教的爱情却被传颂至今,无论是在1500年前的魏晋时期还是于当下,归根结底,都始终离不开人类所固有的最原始的对爱情的渴望和美好想象,是人类对情感需求的最基本表现。《白蛇,缘起》口碑与票房的双赢,不仅仅在于画面制作的精致与美妙,同时也反映了当今快节奏生活之下人们对于爱情的缺失以及对纯真情感生生不息的美好景愿。动画影片《风语咒》中不乏对亲情的表现。表面上对瞎仔不管不顾的梅姐,却为治好瞎仔眼疾来往药铺两千多次;在听到瞎仔喊“妈妈”时,已出卖灵魂成为罗刹的梅姐逆着罗刹大军向儿子的方向奔去,身为母亲的梅姐是最心甘情愿不计后果,愿意以生命和灵魂交换儿子的一双眼睛,即便变成丑恶的怪兽也依然守护着自己的儿子,这其中所表现的母子亲情不禁令观众为之动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由华人石之予导演的《包宝宝》对中国式家庭伦理亲情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影片中,将所有爱与关注全部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家庭妇女,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意愿为中心的畸形的关爱,面对即将离开家门的孩子,这种畸形的爱甚至使她最终吃掉了孩子。
当今社会,代际亲情矛盾普遍增多,影片《包寶宝》中所表现出的中国式亲情问题能够引发观众的深度共鸣,而影片结尾的大团圆结局也恰好符合人们对于“合家团圆”“家和万事兴”的情感寄托与美好期待。
在有限的人类艺术的叙事模式之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做以表现,其最终目的总是离不开的——激发人心理最原始的本性。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以及民间传统的朴素价值观念等,早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国人,形成了内心深处约定俗成的民族化审美情结,而这些审美情结也逐渐渗透到动画电影的创作之中。新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越来越重视情感方面的诉求,其中不乏包括男女爱情、母子亲情、师徒深情此类最普遍常见却又深刻足以产生共鸣的情感。不难看出,在人与人心理距离逐渐疏远的当下社会,电影观众也乐意进入到导演所创造的特定情节之中,借助影像中的人物来抒发、释放自我情感。情感作为人最原始的冲动,是始终无法缺少和避免的人类本性,同时也是所有艺术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各门类艺术也包括动画电影,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媒介与艺术手段,去创造独特的艺术世界,并终以最大的程度来激发人的情感共鸣。
悦意悦神——传达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是审美主体凭借一定的审美素养用心感受和体悟,是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愉悦感受, 是最直接、最易获得的对美的享受,也是一种以直觉和感觉为特征的感受。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传达意境之美虽不似对情感表现那般普遍常见,但也有着传统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对于意境之美的审美期待。
我国动画电影在进行意境表现时,往往从中国古代绘画、音乐中汲取营养,借鉴造型元素、表现手段等。早期中国动画电影以水墨动画的形式表现饱含民族特色的动画影片被称之为“中国学派”,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齐白石画作为蓝本的影片《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中所涉及的角色和场景均为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的常用题材。1963年完成的动画短片《牧笛》是源自李可染先生的《牧童与牛》。 影片中以大篇幅色彩展示了千尺飞瀑和高山峻岭的宏大气象,营造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哪吒闹海》则运用了工笔重彩绘画的章法,其中的山水奇石、亭台楼阁虚实有致、层次分明,在气象上营造了动静相合、开阔通透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了动画电影神奇的艺术魅力。2018年上映的动画短片《白鸟谷》中,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在音乐中充分推进,开篇便是茂盛葱郁的山林,光辉斜映、红枫蓝石,意境唯美、空灵,颇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诗意,动画背景融合了传统中国山水绘画的技法与色彩,大块区域的色彩填充形成有效的视觉冲击,清脆的鸟鸣、悠长的笛音婉转动听,电影通过描绘自然山水的情态,抒发着人生感悟,不同的山水韵味、形态呈现了不同的情怀。烟霭、山峦、天空是虚无缥缈的,它们的聚散生动而玄妙,如同中国古典绘画常常用作表现意境之美的手法—虚实相映,赋予了它们活泼荡漾的生命力,将意境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娱乐之风盛行的现实背景下,部分中国动画电影注重发扬中华美学传统、表现意境之美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国产动画电影历史数据的归纳整理中,可直观看到,21世纪后尤其是近五年(2014年—2018年),在影院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对于意境美的表现已越来越少,这与视觉文化背景下很多人难以沉静下来的心态有关。在当前“互联网+”这一时代大环境之下,电影越来越像一顿快餐,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消费的起,并且消费能力呈不断攀升状。但浮躁的社会风气已促使现代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在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快餐文化”的特性。因此,表现传统文化艺术的空间意境营造手法,是中国动画电影当下提升创作品质、加快发展步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基本立足点。 悦神悦志——引发哲理之思
悦神悦志是对动画电影深层次价值传达的美学期待。李泽厚将哲理美阐释为“主体在凝视观照审美对象时, 经由知觉、想象、情感, 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相互作用, 而被唤起的那种情绪上的愉悦状态、精神意志上的昂扬意志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或完善动力”。经过近百年的创新演变,如今的动画电影在创作目的上更加倾向于引导个体在在美的享受中完成个体认知水平和自我修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人内心的和谐安乐之道。在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中,以黑色幽默的方式、隐喻的手法尖锐揭示了历史上的权谋政客和帝王的御民之术,具有强烈的文化批评和反思色彩。在架空于现实的极权社会中,吉安老爷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花生人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独立的精神,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几乎所有人安心于被安排了的命运且麻木不仁,他们只拥有短暂的生命 ,如同砧板上待宰的鱼肉却浑然不觉。就像大护法所说,这里“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所有人都活在被恐惧建设起来的幻想里”。被伪装起来的花生人看似是有臉有肢体的人形生物,但他们不被允许交流,甚至要相互揭发和陷害,被安排在由王权和神权共同编织的强权阴谋之中,他们食以种族幼体,在面对随时可能被处决的恐惧中蝇营狗苟。这些,与当代社会所宣扬的民主精神背道而驰,在专制强权的统治之中,行为变态、人性扭曲,隐藏在残酷现象之下的是对这一架空社会的深深绝望。抛开对人性的反思和体制的批判。捏造是非、鼓吹神权的吉安老爷对花生镇施以残暴统治,为私利私欲残忍处置毫无反抗之力的花生人,但在最终却被自己的亲信杀害,体现了“天道循环”的历史观;知晓真相的花生人突破思想枷锁,对神权与王权产生质疑,勇敢团结、发起反抗。虽然我们可以预想花生人最终的结局并不美好,但是影片却向我们展示了个体获得自我认可之后所产生的“生生不息”的生命价值观。
但比较遗憾的是,在如今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中,涵盖哲理思考的动画电影寥寥可数。动画制作集团对电影商业化的谋利追求和对自己成为道德观念教育者和政治话语规训者的极力避让,使得我国的国产动画电影逐渐出现庸俗化和反智化倾向。如《太空熊猫》《汽车总动员》系列,单线性的幼稚情节穿插着诸如“白痴”“兔崽子”等低俗语言,使动画电影原有的教育功能逐渐缺失,很难从中获取“育人”、“立人”的价值观念。动画电影的精髓在于人通过观影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意识上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仅影响着低龄观众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成人观众内在的伦理道德行为、精神文化意识以及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虽然动画电影应避免无用的说教和规劝,但如果一味的追逐低智娱乐化与市场的盈利,则很难创作出经典且可久远流传的作品。
结语
对国产动画电影审美追求多元化的探索,归根结底,是对大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的探讨。在迎合社会审美趋向、大众审美情趣的同时提升动画电影艺术思想性,已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来看,普遍侧重于情感美的表达,意境美的表现相对较少,而对哲理美的思考更是缺失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动画电影创作过程中,正确把握情感、意境、哲理三方面的美学表现,在收益票房的同时达到均衡三者间的关系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制作精良动画电影、赢得口碑肯定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8.
[2] 王灵丽.浅析美国动画电影叙事结构的“变”与“不变”[J].新闻 传播,2013(08).
[3] 彭国斌.从《里约大冒险》解构美国式动画电影创作特征[J]. 电影文学,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