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基本目标是读准音,识记形,规范写。由于识记量大、时间集中识记要求高,学生往往越学越没有兴趣。如何让学生始终充满兴趣地学习汉语拼音呢?
一、示范观察法
教师示范涉及读和写两个方面,而读更重要,因为读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型的变化,听教师音调的长短,用心体会发音方法,并做出相应回应,比写难度更大。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看听”习惯。所谓“看听”就是边看边听边模仿。如教学复韵母“iu”的读音时,教师先提出“看老师口型, 听老师发音”的要求,然后嘴巴微张成扁平状重发“i”的音,再收拢嘴快速滑向“ou”的音,一口气读出“iu”。示范后,及时引导学生反馈:读“iu”时口型由扁到圆,读音是先重后轻连读发。有了这样的铺垫,再让学生练习,难度就会减小。
教师示范时还可以加上态势语。教学第1课《ɑ o e》时,读准带调单韵母的音是难点。教材提供了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帮助学生读准四声,但读第二、三声时,学生频频出现读不准调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看图,一边说口诀“小车带鹅去旅行,平地开车ēēē,加油上坡ééé,下坡又上ěěě,快速下坡èèè”,一边用手势画出声调的走势,然后引导学生练读几遍,最后结合生活创设语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二声和三声的区别。经过训练,学生正确区分出了两种声调的不同。
二、歌诀记忆法
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编写口诀、顺口溜,能帮助学生把握读准音、识记形、规范写的规律,促进其思维发展。
第9课《ɑi ei ui》是第一次出现复韵母。复韵母的发音方法与单韵母不同,抽象地讲解发音部位与方法既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又不利于学生模仿。如果教师把发音方法编成简单易懂的口诀,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教学“ɑi ei”时,教师可以编写这样的口诀:“嘴巴先张大,牙齿再对齐,ɑi ɑi ɑi;嘴巴先扁扁,牙齿再对齐,ei ei ei。”學生边读口诀边观察教师的口型边练习,很快就能掌握这几个字母的正确发音。
顺口溜的例子,笔者以第5课《ɡ k h》来介绍。教学这三个字母时,教师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ɡ像9,9像ɡ,小9冒充老大哥,黑猫警长来识破,谁有小钩谁是ɡ。k,k, k,磕鸡蛋,磕了鸡蛋炒米饭,米饭米饭炒熟了,快点快点来吃饭。h像一把小竹椅,小猴把它当马骑,骑在马上打喷嚏,扑通一声摔下地。”
有的字母甚至可以编成谱子唱出来。如教学第3课《b p m f》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自编出儿歌,并随机为儿歌谱成曲(如下),带着学生唱。
∣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 1- ∣
乐乐 广播 b b b 爷爷 上坡 p p p
∣ 5 5 ∣ 4 4 ∣ 3 3 ∣ 2 - ∣ 4 4 ∣ 3 3 ∣ 2 2 ∣ 1- ∣
两个 门洞 m m m 拐杖 加横 f f f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很快就读准了这几个字母的读音,并记住了它们的形状。
三、卡片演示法
卡片演示法指教师把读音或写法上容易出现错误的字母制作成卡片,通过直观演示,形象地帮助学生读准音、记准形的教学方法。
读音方面,笔者以“o”为例。读“o”时,学生往往因为口型不正确,将其误读成“wo”。此时,拼音卡片就派上了用场。教师手持卡片“o”,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并告诉他们:“读‘o’的时候,嘴巴要像卡片上的‘o’一样,圆圆的,并保持这个口型不变。”借助卡片直观指导,学生就能正确读出这个字母的音了。
识记形方面,“b d p q”是明显的例子。教师先出示“b”的卡片,然后轻轻旋转让它变成“d p q”。这一变化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时,教师出示四个字母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怎么区别它们,最后和学生一起念顺口溜,“右下半圆b b b,左上半圆d d d,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在愉快的朗读声中,学生轻松地辨析清了这组字母的异同。
四、情境创设法
1.巧用情境图
情境图是部编本拼音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画面精美趣味化、情节完整故事化、示音示形生活化、凸显细节生活化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
教学拼音8《zh ch sh r》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启发他们发挥想象,说说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表述图意时,从蜘蛛、刺猬吃果子、狮子、值日等词语中初步感知了“zh ch sh r”的发音。然后,教师把情境图完整地描述一遍:“太阳出来了,森林学校新的一天又来到。今天该长颈鹿值日,她早早来到学校,正在准备擦黑板上“日出”这个词。还没上课呢,猴子姐姐抽空织着围巾,蜘蛛弟弟抢着织网,小刺猬忙着吃果子。狮子大王端端正正地坐着,等老师来上课。”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借助情境图感知了“zh ch sh r”的读音,识记了它们的形,还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
2.趣编小故事
教学枯燥的拼音规则时,采用读读记记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拼音规则融入故事中,能提升学生兴趣,让他们深刻地记忆所学内容。
教学“i”上标调去点的规则,教师可以编这样的故事:“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头上戴着蝴蝶结。她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头上的点就没有了。”配合讲述,教师通过课件演示“i”加上声调后变成 “ī í ǐ ì”的形态。教学“ü”上标调两点不能省去的规则,教师可以这么编故事:“小鱼(ü)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这可不行。看,快要下雨了,它游到水面上来吐泡泡,把声调帽子也顶了起来,所以写成ǖ ǘ ǚ ǜ。”教学“ü”与“y”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ü”要去两点的规则,可以这样编故事:“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小ü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答应带小ü去玩。小ü开心了,赶紧擦掉眼泪,戴上帽子,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瞧,他们一起写成yū yú yǔ yù。”边听故事边看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变化。 3.联系生活场
对于难度较大的发音,教师可以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发音记忆。例如:教学“er”的读音时,教师可以联系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由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说的词语“儿子”“鱼饵”过渡到特殊韵母“er”的发音。教学整体认读音节“ri”时,教师可以提问:“今天,是你值日吗?”这种联系生活經历的对话能帮助学生寻找到发音记忆,从而降低发音难度。
五、教材巩固法
部编本教材在拼音教学的编写上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多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不同,并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比如,第一至四课,教材呈现的内容板块是由易到难、逐一增加的,第一、二课依次出现的是情境图、练声区、书写区和随机知识区,第三课增加了词语和识字,第四课增加了儿歌。至此,拼音部分的六板块内容全部呈现出来。对于教材中新增的“识字”“词语”和“儿歌”,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识字”“词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当堂学习的拼音认读。简单的儿歌,可以激励学生试拼;难读的儿歌,教师可以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认字、读词、读儿歌,能自我检测拼音认读情况,教师再顺学而导,教学效果就会提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所述都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不能只用某种单一的教法,而要多法并用。如教学第12课“ɑn”的三拼读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三拼法口诀“声轻、介短、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接着,出示教材第46页的拼读图表,教师示范拼读“ɡuān”,再鼓励学生运用口诀尝试拼读“ɡuān kuān huān”。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卡片在小组内做“找朋友”拼读游戏:生1-4分别说,“我是声母ɡ”,“我是介母u”,“我是韵母ān”,“三拼连读ɡuān”。然后,学生再尝试拼读“juān quān xuān”。对比两组拼读音节,学生会质疑:“在书写音节时,ü的两点怎么不见了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强化拼写规则:j q x三兄弟很淘气,又去找好朋友小ü做游戏,小ü见到好朋友特别有礼貌,连忙彬彬有礼地摘下两顶小帽,还拉上小伙伴ān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最后,唤起学生回顾ü遇到j q x的去点规则:“j q x 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小ü见了j q x,摘下礼帽笑嘻嘻。”这个片断中,教师综合运用歌诀记忆法、示范引领法、情境创设法,让学生掌握了三拼读法的基本规则。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口回民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一、示范观察法
教师示范涉及读和写两个方面,而读更重要,因为读需要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型的变化,听教师音调的长短,用心体会发音方法,并做出相应回应,比写难度更大。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看听”习惯。所谓“看听”就是边看边听边模仿。如教学复韵母“iu”的读音时,教师先提出“看老师口型, 听老师发音”的要求,然后嘴巴微张成扁平状重发“i”的音,再收拢嘴快速滑向“ou”的音,一口气读出“iu”。示范后,及时引导学生反馈:读“iu”时口型由扁到圆,读音是先重后轻连读发。有了这样的铺垫,再让学生练习,难度就会减小。
教师示范时还可以加上态势语。教学第1课《ɑ o e》时,读准带调单韵母的音是难点。教材提供了小汽车行驶路线图帮助学生读准四声,但读第二、三声时,学生频频出现读不准调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看图,一边说口诀“小车带鹅去旅行,平地开车ēēē,加油上坡ééé,下坡又上ěěě,快速下坡èèè”,一边用手势画出声调的走势,然后引导学生练读几遍,最后结合生活创设语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二声和三声的区别。经过训练,学生正确区分出了两种声调的不同。
二、歌诀记忆法
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编写口诀、顺口溜,能帮助学生把握读准音、识记形、规范写的规律,促进其思维发展。
第9课《ɑi ei ui》是第一次出现复韵母。复韵母的发音方法与单韵母不同,抽象地讲解发音部位与方法既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又不利于学生模仿。如果教师把发音方法编成简单易懂的口诀,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教学“ɑi ei”时,教师可以编写这样的口诀:“嘴巴先张大,牙齿再对齐,ɑi ɑi ɑi;嘴巴先扁扁,牙齿再对齐,ei ei ei。”學生边读口诀边观察教师的口型边练习,很快就能掌握这几个字母的正确发音。
顺口溜的例子,笔者以第5课《ɡ k h》来介绍。教学这三个字母时,教师可以编这样的顺口溜:“ɡ像9,9像ɡ,小9冒充老大哥,黑猫警长来识破,谁有小钩谁是ɡ。k,k, k,磕鸡蛋,磕了鸡蛋炒米饭,米饭米饭炒熟了,快点快点来吃饭。h像一把小竹椅,小猴把它当马骑,骑在马上打喷嚏,扑通一声摔下地。”
有的字母甚至可以编成谱子唱出来。如教学第3课《b p m f》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自编出儿歌,并随机为儿歌谱成曲(如下),带着学生唱。
∣ 1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 1- ∣
乐乐 广播 b b b 爷爷 上坡 p p p
∣ 5 5 ∣ 4 4 ∣ 3 3 ∣ 2 - ∣ 4 4 ∣ 3 3 ∣ 2 2 ∣ 1- ∣
两个 门洞 m m m 拐杖 加横 f f f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很快就读准了这几个字母的读音,并记住了它们的形状。
三、卡片演示法
卡片演示法指教师把读音或写法上容易出现错误的字母制作成卡片,通过直观演示,形象地帮助学生读准音、记准形的教学方法。
读音方面,笔者以“o”为例。读“o”时,学生往往因为口型不正确,将其误读成“wo”。此时,拼音卡片就派上了用场。教师手持卡片“o”,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并告诉他们:“读‘o’的时候,嘴巴要像卡片上的‘o’一样,圆圆的,并保持这个口型不变。”借助卡片直观指导,学生就能正确读出这个字母的音了。
识记形方面,“b d p q”是明显的例子。教师先出示“b”的卡片,然后轻轻旋转让它变成“d p q”。这一变化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时,教师出示四个字母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怎么区别它们,最后和学生一起念顺口溜,“右下半圆b b b,左上半圆d d d,右上半圆p p p,左上半圆q q q”。在愉快的朗读声中,学生轻松地辨析清了这组字母的异同。
四、情境创设法
1.巧用情境图
情境图是部编本拼音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画面精美趣味化、情节完整故事化、示音示形生活化、凸显细节生活化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力。
教学拼音8《zh ch sh r》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启发他们发挥想象,说说动物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表述图意时,从蜘蛛、刺猬吃果子、狮子、值日等词语中初步感知了“zh ch sh r”的发音。然后,教师把情境图完整地描述一遍:“太阳出来了,森林学校新的一天又来到。今天该长颈鹿值日,她早早来到学校,正在准备擦黑板上“日出”这个词。还没上课呢,猴子姐姐抽空织着围巾,蜘蛛弟弟抢着织网,小刺猬忙着吃果子。狮子大王端端正正地坐着,等老师来上课。”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借助情境图感知了“zh ch sh r”的读音,识记了它们的形,还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
2.趣编小故事
教学枯燥的拼音规则时,采用读读记记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拼音规则融入故事中,能提升学生兴趣,让他们深刻地记忆所学内容。
教学“i”上标调去点的规则,教师可以编这样的故事:“小i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头上戴着蝴蝶结。她戴上声调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遮住了,头上的点就没有了。”配合讲述,教师通过课件演示“i”加上声调后变成 “ī í ǐ ì”的形态。教学“ü”上标调两点不能省去的规则,教师可以这么编故事:“小鱼(ü)没有眼睛就看不见了,这可不行。看,快要下雨了,它游到水面上来吐泡泡,把声调帽子也顶了起来,所以写成ǖ ǘ ǚ ǜ。”教学“ü”与“y”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ü”要去两点的规则,可以这样编故事:“小ü的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没人带小ü出去玩。小ü大哭起来。大y妈妈看见了,答应带小ü去玩。小ü开心了,赶紧擦掉眼泪,戴上帽子,和大y妈妈一起出去玩了。瞧,他们一起写成yū yú yǔ yù。”边听故事边看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变化。 3.联系生活场
对于难度较大的发音,教师可以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发音记忆。例如:教学“er”的读音时,教师可以联系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由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说的词语“儿子”“鱼饵”过渡到特殊韵母“er”的发音。教学整体认读音节“ri”时,教师可以提问:“今天,是你值日吗?”这种联系生活經历的对话能帮助学生寻找到发音记忆,从而降低发音难度。
五、教材巩固法
部编本教材在拼音教学的编写上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多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不同,并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比如,第一至四课,教材呈现的内容板块是由易到难、逐一增加的,第一、二课依次出现的是情境图、练声区、书写区和随机知识区,第三课增加了词语和识字,第四课增加了儿歌。至此,拼音部分的六板块内容全部呈现出来。对于教材中新增的“识字”“词语”和“儿歌”,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学。“识字”“词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借助当堂学习的拼音认读。简单的儿歌,可以激励学生试拼;难读的儿歌,教师可以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认字、读词、读儿歌,能自我检测拼音认读情况,教师再顺学而导,教学效果就会提升。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所述都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不能只用某种单一的教法,而要多法并用。如教学第12课“ɑn”的三拼读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三拼法口诀“声轻、介短、韵母响,三拼连读很顺当”。接着,出示教材第46页的拼读图表,教师示范拼读“ɡuān”,再鼓励学生运用口诀尝试拼读“ɡuān kuān huān”。在自读的基础上,借助卡片在小组内做“找朋友”拼读游戏:生1-4分别说,“我是声母ɡ”,“我是介母u”,“我是韵母ān”,“三拼连读ɡuān”。然后,学生再尝试拼读“juān quān xuān”。对比两组拼读音节,学生会质疑:“在书写音节时,ü的两点怎么不见了呢?”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强化拼写规则:j q x三兄弟很淘气,又去找好朋友小ü做游戏,小ü见到好朋友特别有礼貌,连忙彬彬有礼地摘下两顶小帽,还拉上小伙伴ān一起快乐地做游戏。最后,唤起学生回顾ü遇到j q x的去点规则:“j q x 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小ü见了j q x,摘下礼帽笑嘻嘻。”这个片断中,教师综合运用歌诀记忆法、示范引领法、情境创设法,让学生掌握了三拼读法的基本规则。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口回民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