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年内分配对作物生长、水资源利用和全球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降水集中指数(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PCI)能很好地表征降水在一年内的集中分散程度大小,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基于甘肃省27个气象台站1961—2017年的逐月、逐日降水数据,采用Sen斜率来计算PCI值的变化趋势,并采用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变换等方法来分析研究区PCI与若干气候环流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多年平均PCI值为20.3,最大值为26.3(1980年)、最小值为16.6(
为统筹国土空间管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参考依据,以南昌市为例,首先通过“三线冲突”强度指数识别“三线冲突”的类型和强度差异,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三线冲突”的空间特征;最后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探究“三线冲突”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加深对“多规冲突”的理解,为实现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南昌市“城镇—基本农田”、“城镇—生态”、“生态—基本农田”、“城镇—生态—基本农田”冲突的面积分别为7.391 km
2
潜在蒸散发(ET0)是区域水文循环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环节,也是估算实际蒸散、评价生态环境和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关键因子,分析ET0时空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在研究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第二松花江流域内及其周边11个气象站点1978—2018年逐日实测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Penman-Monteith法,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Kriging插值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近41年该流域平原区和山区ET0<
为了实现县域更精细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基于都匀市2008年、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方法构建都匀市村域“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并采用5大计量模型方法计算空间格局指数,对都匀市“三生空间”功能结构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都匀市村域“三生空间”多样化和信息熵指数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分布格局,整体水平较高且呈上升趋势;优势度指数分布格局则相反,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利用程度指数东西部差异较大,整
针对机械收割碾压再生稻导致稻茬损伤倒伏,抑制再生季腋芽萌发和降低产量的问题,设计一种再生稻机收碾压稻茬扶正装置。首先,开展齿爪式扶正器运动分析,构建运动过程速度方程,明确影响扶正性能的关键因素;其次,以装置前进速度、扶正速比和齿爪入茬角度为试验因素,扶正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开展全因素台架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前进速度和齿爪入茬角度均显著影响稻茬扶正成功率,且随着装置前进速度和齿爪入茬角度的增加,碾压稻茬扶正成功率有增大的趋势;影响碾压稻茬扶正成功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齿爪入茬角度、装置前进速度、扶正速比;
为识别国土空间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异规律,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功能发挥协同效应,以南昌市为例,利用2000年、2010年、2017年3期遥感解译数据,建立基于主导功能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土地动态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南昌市“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CLUE-S模型模拟了南昌市2030年不同情景下“三生”空间布局状况。结果表明:(1) 2000—2017年,南昌市“三生”空间发生变化面积56 354.60 hm2,生产空间、生态空间持续减少,生活
精准分析降雨型滑坡的稳定性,有利于深化对该类型滑坡灾害的评价和预测预报,但传统方法计算滑坡稳定性不仅忽略了计算参数的随机分布对滑坡产生的影响,也无法得出滑坡的失稳概率。以韶关地区典型的降雨型滑坡为例,建立降雨型滑坡分析模型及稳定性系数计算模型,再基于Monte-Carlo法,将破坏概率分析法结合剩余推力法运用到模型中,对研究区降雨型滑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饱和工况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破坏概率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基本稳定,破坏概率范围为31.3%~37.1%,处于中等偏低危险等级;在暴雨饱和工况下下欠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用灰色系统预测2021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选取2000年、2018年和2021年的协调度数据并用Arcview 3.3软件制图探索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最后用变异系数分析法分析协调度的时空动态差异,从而揭示协调度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 2000年协调、相对协调、相对不协调和不协调4种类型在长江经济带上相间分布;(2) 2018年相对协调类型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上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重大入侵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等粮食作物。辽宁省是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之一,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事关东北地区秋粮生产安全。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发现2020年有扩散至辽宁省的草地贪夜蛾成虫。Tpi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此次在辽宁省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为玉米型种群。8月10日~10月24日间,辽宁省共6个地级市的11个县级行政区41个乡镇先后确认发现雄蛾共计551头。其中,丹东市东港市15个乡镇累积发现草地贪夜蛾369头,宽甸满族自治县发现雄
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定量评价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0—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信息,运用建设用地当量系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近30年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不同尺度下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30年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影响强烈,其中1990—1997年影响最强烈,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2.17%,该时段人类活动对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改造程度最强烈,其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