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现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通过明确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目的和价值、明确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建立的逻辑本质及依赖的理论基础、构建一套在初中美术课中行之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在初中美术学科应用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教育 素质 评价 激励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被公认的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在一线教学中问题重重:
1.过分依赖终结性测评而忽视发展性形成性的测评。
2.过分忽视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美育和养成教育。给予“智育”至高无上的地位,使教育评价本身的路越走越窄。
3.过分突出“考试与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成果、竞赛成绩、发表文章、发明创造等体现其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
4.过分忽略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成绩。漠视教育规律核心是人的问题,漠视其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不能实现身心两健学创俱能。
通过揭示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借助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特别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学科手册能够将这些陈年诟病得到根本改善。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落实:
一、明确构建科学的初中美术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目的和价值。
其目的是为初中美术课教学与课堂管理提供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和美术课堂的行为表现给予合乎教育规范的导向性指导;为学生鉴别思想行为的优劣,及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自我管理等方面起到诊断性作用;为教师在实践中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情况,及时的检验和改进教育教学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价值是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潜能开发和社会发展成果在其身心结构中的积淀水平有一套较为明确的量化标准;有利于初中美术课教育教学设定落脚点,使其更规范科学系统化;有利于发挥强有力且持续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的提升。
二、构建一套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行之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该过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观念,构建评价手册的理论体系
(1)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公平公正地作出評价;
(2)解决怎么利用的问题。通过实施评价体系,使学生把评价过程作为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真正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实实在在地发挥评价学生的发展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解决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问题。作为一种既定量又定性的诊断性价值评价形式,要注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把日常生活片断事实和学生在中学生活中的整体表现相结合。
2、设定规则、遵循评价手册的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利于师生共同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又便于老师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与节奏。
(2)统一性原则。做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现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统一。对学生过去、现在的评价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见相统一。
(3)公开性原则。应该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3、构建内容,完成评价手册的具体操作
(1)手册的结构建立
建立指标矩阵,将课前课中自我管理的养成习惯成绩、自主学习与成果展示成绩、小组合作与交流成绩、随堂作品成绩、期中期末美术考试成绩、美术竞赛成绩、课堂能动性表现成绩、出勤表现成绩都纳入其中,并通过讨论确定矩阵元素中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3]通过归一化处理、一致性检验得到同层次组合权重,最终的权重就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总成绩的评定标准。
(2)手册的维度和等级设定
A、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手册从五个维度出发,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每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子项目;
B、等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或者给予评分。测评结果中的A等级赋予给全班大约20%的学生,B等级赋予给大约50%-60%左右的学生,C等级则赋予给全班15%的同学,D等级赋予给全班大约仅5%的同学。
4、实践应用、形成评价手册的具体操作细节
A、书面考试与实践评价相结合;B、期末考试与日常评价相结合;C、百分制与等级评价相结合;D、对学生常规全面评价与专项特长评价相结合;E、量化表征与质性描述相结合;F、静态判断与动态生成相结合。
推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改革考试制度的有力举措,其核心思想是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其目的是通过降低选拔作用,重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弱化只注重学习成绩,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不仅关注结果而且更注重过程。改变评价方法单一的现状,逐渐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我们任重道远,但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N]. 人民日报 , 1993年2月13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N]. 人民日报 ,1999 2 6 2 17(1) .
3.查有梁等 . 教育人才素质研究 [M]. 郑州 :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
4.戚建庄等 . 素质教育研究 [M]. 郑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
5.张凤华.海淀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R]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教育 素质 评价 激励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被公认的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在一线教学中问题重重:
1.过分依赖终结性测评而忽视发展性形成性的测评。
2.过分忽视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美育和养成教育。给予“智育”至高无上的地位,使教育评价本身的路越走越窄。
3.过分突出“考试与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成果、竞赛成绩、发表文章、发明创造等体现其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
4.过分忽略评价主体是学生而非成绩。漠视教育规律核心是人的问题,漠视其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不能实现身心两健学创俱能。
通过揭示这些问题我们发现,借助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特别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学科手册能够将这些陈年诟病得到根本改善。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落实:
一、明确构建科学的初中美术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目的和价值。
其目的是为初中美术课教学与课堂管理提供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对初中美术的学习和美术课堂的行为表现给予合乎教育规范的导向性指导;为学生鉴别思想行为的优劣,及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促进自我管理等方面起到诊断性作用;为教师在实践中更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情况,及时的检验和改进教育教学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其价值是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潜能开发和社会发展成果在其身心结构中的积淀水平有一套较为明确的量化标准;有利于初中美术课教育教学设定落脚点,使其更规范科学系统化;有利于发挥强有力且持续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的提升。
二、构建一套在初中美术课堂中行之有效的陪伴孩子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该过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观念,构建评价手册的理论体系
(1)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公平公正地作出評价;
(2)解决怎么利用的问题。通过实施评价体系,使学生把评价过程作为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真正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实实在在地发挥评价学生的发展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解决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问题。作为一种既定量又定性的诊断性价值评价形式,要注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把日常生活片断事实和学生在中学生活中的整体表现相结合。
2、设定规则、遵循评价手册的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利于师生共同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准备打下基础,又便于老师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与节奏。
(2)统一性原则。做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现状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统一。对学生过去、现在的评价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见相统一。
(3)公开性原则。应该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3、构建内容,完成评价手册的具体操作
(1)手册的结构建立
建立指标矩阵,将课前课中自我管理的养成习惯成绩、自主学习与成果展示成绩、小组合作与交流成绩、随堂作品成绩、期中期末美术考试成绩、美术竞赛成绩、课堂能动性表现成绩、出勤表现成绩都纳入其中,并通过讨论确定矩阵元素中各个指标的具体取值。[3]通过归一化处理、一致性检验得到同层次组合权重,最终的权重就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总成绩的评定标准。
(2)手册的维度和等级设定
A、根据实际情况拟订,手册从五个维度出发,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审美能力”、“表现能力”。每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子项目;
B、等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或者给予评分。测评结果中的A等级赋予给全班大约20%的学生,B等级赋予给大约50%-60%左右的学生,C等级则赋予给全班15%的同学,D等级赋予给全班大约仅5%的同学。
4、实践应用、形成评价手册的具体操作细节
A、书面考试与实践评价相结合;B、期末考试与日常评价相结合;C、百分制与等级评价相结合;D、对学生常规全面评价与专项特长评价相结合;E、量化表征与质性描述相结合;F、静态判断与动态生成相结合。
推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改革考试制度的有力举措,其核心思想是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其目的是通过降低选拔作用,重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弱化只注重学习成绩,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不仅关注结果而且更注重过程。改变评价方法单一的现状,逐渐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的重中之重,我们任重道远,但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N]. 人民日报 , 1993年2月13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N]. 人民日报 ,1999 2 6 2 17(1) .
3.查有梁等 . 教育人才素质研究 [M]. 郑州 :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1.
4.戚建庄等 . 素质教育研究 [M]. 郑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8.
5.张凤华.海淀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