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持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國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引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构建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彰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党的领导;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1-0125-05
一、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持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表现出极强的文化自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注重对包括党员在内的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文化素质方面的改造和提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纲领,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袖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提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比如,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把文化看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形成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不断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进程。
软实力是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国家软实力由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意识形态吸引力、国民素质以及对外软实力等要素构成,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不断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使中华文化的智慧和在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文化成果自然而然地对其他国家和民族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能够认同而且愿意分享的精神财富,进而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开启了包括建设文化强国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则要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是因为:首先,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其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且还能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最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战略举措。正如习近平在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为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需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发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更加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和统帅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是必须在场的重要因素,必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指引。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不仅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且也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仅实现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能够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不仅提高国家的硬实力,也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发展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思想保证。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视为异类,长期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仅会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失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难以确保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更谈不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当然,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來源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或载体。但是,文化资源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家现实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尊崇和继承的前提下进行提炼和转化。因此,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辩证统一起来。
一方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不能割断自己的文化血脉来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为此,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继承和弘扬[3]。
另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是对文化属性的自我确认、自我命名,而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能量转换,是通过广泛传播之后,一种可以发挥作用的现实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够实现它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使之成为一种推进文化社会发展的力量,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仅仅是传统,不能变成力量[4]。为此,要对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不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改写与重构,即对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反映中国人民意愿,才能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在不断彰显的文化自信中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彰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优秀文化,这些不同文明成果不仅是世界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库,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学习借鉴的共同财富,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是强调不同之处,而是突出强调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不是将世界的多样性看成对抗和摩擦,以霸权的心态加以防范和排斥,而是把它看作世界发展的活力。2014年3月,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要注意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要在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时坚持民族本位,体现主体性,尤其要注重挖掘我们民族文化宝库,突出其特色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如此,还要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6]。
另一方面,要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为此,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当然,我们学习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绝不能简单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是要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增添中国的材料和元素。
(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广阔空间,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不断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突出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而且要在制度上确保有充裕的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新体系,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五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理顺外宣体制,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的扶持机制,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通过不断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
(五)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在已经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中不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也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更是民族文化自信极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极大提高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坚持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四個伟大”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对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保持先进性、能够统领全局、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践行者。二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复杂多变的内外严峻形势下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并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向全体人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要求下,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9.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4-12.
[3]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01).
[4]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J].东岳论丛,2012(1):41-4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6]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1).
【责任编辑:张亚茹】
关键词:党的领导;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1-0125-05
一、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持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表现出极强的文化自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注重对包括党员在内的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文化素质方面的改造和提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纲领,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袖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提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比如,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把文化看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对形成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植根于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不断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进程。
软实力是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国家软实力由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意识形态吸引力、国民素质以及对外软实力等要素构成,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不断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使中华文化的智慧和在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文化成果自然而然地对其他国家和民族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能够认同而且愿意分享的精神财富,进而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开启了包括建设文化强国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则要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是因为:首先,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其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而且还能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最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挫败西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战略举措。正如习近平在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为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需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发挥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更加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和统帅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马克思主义是必须在场的重要因素,必然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指导作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指引。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不仅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且也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仅实现物质文明的进步,也能够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不仅提高国家的硬实力,也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发展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思想保证。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视为异类,长期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仅会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失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难以确保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更谈不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为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当然,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來源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或载体。但是,文化资源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家现实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尊崇和继承的前提下进行提炼和转化。因此,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辩证统一起来。
一方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不能割断自己的文化血脉来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为此,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继承和弘扬[3]。
另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是对文化属性的自我确认、自我命名,而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能量转换,是通过广泛传播之后,一种可以发挥作用的现实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够实现它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使之成为一种推进文化社会发展的力量,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仅仅是传统,不能变成力量[4]。为此,要对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不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必要的改写与重构,即对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5]。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反映中国人民意愿,才能向世人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在不断彰显的文化自信中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彰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优秀文化,这些不同文明成果不仅是世界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库,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学习借鉴的共同财富,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是强调不同之处,而是突出强调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不是将世界的多样性看成对抗和摩擦,以霸权的心态加以防范和排斥,而是把它看作世界发展的活力。2014年3月,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要注意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要在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时坚持民族本位,体现主体性,尤其要注重挖掘我们民族文化宝库,突出其特色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如此,还要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6]。
另一方面,要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为此,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当然,我们学习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绝不能简单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是要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增添中国的材料和元素。
(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广阔空间,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不断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突出社会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要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而且要在制度上确保有充裕的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新体系,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五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理顺外宣体制,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的扶持机制,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通过不断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力。
(五)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实践中丰富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在已经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中不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也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更是民族文化自信极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极大提高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坚持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四個伟大”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文化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对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保持先进性、能够统领全局、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践行者。二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复杂多变的内外严峻形势下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并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向全体人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四是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要求下,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9.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4-12.
[3]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01).
[4]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J].东岳论丛,2012(1):41-4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6]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1).
【责任编辑:张亚茹】